老外打南拳,到这段位了?
正在进行的成都世运会,岛友们“种草”了哪些体育项目?
在成都的岛叔和岛妹,这几天可算长了见识。哪怕是常年采访体育赛事的老记者,也有一串项目是第一次听说。比如说浮士德球、短柄墙球、救生、力量举。虽然小众,但这些非奥运项目各有各的精彩,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观众和粉丝。
当然,也有老朋友。
本届世运会,武术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代表团的首金就从这里诞生。
即将迎来22岁生日的太极少女卢卓灵,一套动作行云流水;高久尚的猴棍更是惊艳全场,网友调侃,这套动作要是放进《黑神话:悟空》游戏里,大Boss也得先敬他三分。
武术赛场并非中国选手“独美”,各路外国武者的表现也让人刮目相看。
老外的武术段位早已不是花拳绣腿。看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各显神通、刀棍翻飞、拳脚生风,真有点“高手在民间”的味道——
南拳-南棍项目的金牌,被21岁的伊朗选手沙欣“抢”走。这个出身武术世家的小伙子说,武术让他谦逊、乐观、积极、坚韧。
8月8日,伊朗选手沙欣在南棍比赛中。图源:新华社
23岁的法国小伙德鲁阿尔·洛昂,小时候看了《少林寺》纪录片,下决心“去中国练武”,多次赴少林寺习练,还学习中国历史文化。是不是挺像他的法国老乡、NBA球星文班亚马?
意大利姑娘劳拉·卡萨,原本打算学空手道,却被流畅飘逸的中华武术动作迷住,一练就是15年。白天上课做实验,晚上挥拳舞刀,周末打工攒训练费,这份坚持,不是“真爱”绝对熬不下来。
说起来,成都世运会上出人意料的事儿真不少。比如,在龙舟8人座公开组200米决赛中,率先冲线的并非中国队。
龙舟项目虽然起源于中国,但已在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全球约有5000万爱好者,高手遍布全球。无论是龙舟还是南拳-南棍,冠军花落他乡,恰恰说明源自中国的运动已走向世界,在各地开枝散叶。
再说起源于英国的壁球,称雄壁球界的是埃及。本届世运会上埃及没派出最强阵容,但教练席上不乏埃及人的身影。中国壁球队主教练伊斯拉姆·麦哈尼说,他的埃及同行遍布美国、科威特、马来西亚。
还有一些国家既是运动发源地,也始终保持极强竞争力——荷球项目混合团体赛的冠军又让荷兰队拿了。这是荷兰队第11次摘得世运会该项目金牌。赛后,荷兰队教练阿尔德·科尔波拉尔说:“很高兴再得金牌,也很高兴看到其他球队正在进步。”荷球运动已在全球约7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想更好提升竞技水平和普及程度,就得被更多人熟知,吸引更多人参与。
成都世运会上,还有一些“老”运动员来到了“新”赛场。
跑酷项目女子自由式比赛的冠军,是中国姑娘商春松。她曾是中国体操队队员,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体操女团季军。自由潜项目里,匈牙利选手索菲娅·特勒奇克,当过10年的铁人三项运动员。这次,她一口气在水下游了300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赛场内外,皆是关乎自我探索的旅程。
“运动无限,气象万千”,这是成都世运会的主题口号。
项目的五彩斑斓,精神的厚度与力量,跨越语言与国界的真诚交流,就是“万千”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