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自驾游:莫让好事变成坏事
据报道,得益于越来越完善的公路体系和便捷的服务,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开始长途自驾游。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开上SUV甚至房车,深度探索新疆、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山川美景,享受自由、舒适的旅程。现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是主要客源地,未来会全面铺开。
他们有稳定的退休金,有通透的消费理念,自己有车、会自己开车,不围着孩子转,而是追求自我价值、享受生活。他们选择诗和远方,让生活充满积极和热情。据估计,在不远的将来,出游率高、旅游消费多的低龄健康银发族可能超过1亿人,银发旅游市场超过了同学、同事、亲友组团的夕阳红时代,进入全新的维度。
他们中不少人带上帐篷、电磁炉,有时沿途在菜市场买上当地食材,自己做饭。晚上在营区或者自驾区停下,放到后座,铺开床垫,或者搭起帐篷。众多服务区、休息区和自驾友好设施便于开到哪休息到哪,同时也为汽车租赁、住宿、餐饮消费带来新的机遇。
携程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用户已占10%,其中75%是50岁至60岁既“有闲有钱”、又身体健康的初老人群,50%来自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
另外,今年“五一”期间选择在国内自驾的老年游客同比增长了27%,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文化游、风景游,驾车前往打卡著名景区、博物馆,深入体验当地文化生活等方式受青睐。
随着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中国老龄人口健康预期和旅游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长,根据《2024年中国银龄旅游专题报告》,17.6%的中老年群体每年旅游3次及以上,40.8%的中老年人每年旅游一到两次。另有数据显示,旅游休闲活动在老年群体消费结构中占比达57.0%,中老年旅游人数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文旅年消费突破7000亿元,“银发族”已成为我国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
这些都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引导和管理,莫让好事变为坏事。
自驾远程出行,首先就是晚上过夜问题。住酒店需要找停车场,这不是问题,但野营就不简单了。开到哪里,路边一停,支起帐篷,仰望星空,听起来很美,实际上不一定可行。在公共道路旁边这么做是不可以的,哪怕在没有人烟的乡下,哪怕不占用路面。占用空旷的机构、商场停车场也不行,这是私人财产。私人财产是指有主财产,并不一定是私人机构。机构停车场是为工作人员用的,商场停车场是为顾客用的,不能随便乱停,更不能过夜。好些地方可能没有明确规定,但乱停容易引起纠纷,败坏银发自驾旅游的名声,“坍大家的台”。
乱停的另一个问题是上下水和垃圾。这些地方没有水源,没有公卫,随地大小便是很伤人品的事,乱丢垃圾也是。即使都丢进垃圾桶,大大超过设计容量和原定用途,也给主人造成不便和不适。厨余垃圾的处理尤其不能乱扔,甚至不宜丢入一般的垃圾桶。不仅影响卫生,还招引野生动物。把野生动物招引到人类聚居区,会出各种危险,对人如此,对动物也如此。野外燃起炊烟也有一样的问题。
还有就是一般秩序问题。要是银发族把暴走、跳广场舞的劲头带到旅游中途地和目的地,容易造成扰民。即使在空旷地方,也有碍观瞻。
正规的露营营区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案,需要在主要旅游目的地和沿途大量建立,现在还未必有足够的数量和密度。营区当然可以随到随入,但热度高的需要预定。这些在欧美有现成的先例和管理办法,不妨参考。说走就走当然好,但还要看目的地是否让说到就到。
服务区有现成的停车场地和服务设施,可能是天然的营地候选,但要注意自驾族长期(一住就是几天)占用,影响正常过往车辆使用的问题。可能需要开辟专用营区,可以收费。这只解决过路宿营的问题,目的地宿营还是需要专用营区,自驾宿营的目的也是贴近自然,不是在服务区听过路大小车辆的轰隆声。
现在银发族自驾以北上广深前往山南海北为主,不需要多少时间,山南海北的银发族也会自驾来北上广深自驾游。现在有外地牌照高峰时段不得进内环和上高架的规定,其他一线城市应该有相似规定,但这些规定不应该长期存在。在非规定时段内,外地牌照反正可以正常行驶。那时,某种“文化冲突”和边界感问题会更大。
缺乏边界感是中国人容易有的问题,从小到老都有这个问题。小孩在饭店座位之间奔跑尖叫嬉闹,老人抢占篮球场跳广场舞,谁都有在人眼密集的地方扎堆聊天挡道的坏习惯,这些都是例子。小孩还可以说是缺乏管教,老人为老不尊就令人讨厌了。
遵守公德不是“法务禁止皆可为”的问题,应该是“法无准许皆不宜”,尤其是切不可滥用别人的好意。在人际交往在深度、广度、频度上都极大提高的现在,建立边界感很重要,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和恶感。守法只是底线,崇德才是应该追求的。
银发族成长于不同的时代,在很多方面,他们既代表了来路,也代表了与时俱进的必要,在边界感方面尤其需要与时俱进。银发族要是宅家,一切“跟不上时代”都只是“家中事”。银发族自驾远行,就公之于众了。有“黄金五十五”的说法,确实有理由让银发时代活出精彩,但莫让黄金时代变成铜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