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来了,还能涨多久?涨多高?

先把三句话钉在墙上:2024年A股市值增速13%,反超美股的11%;上证指数比理论公允值低出9377点;A股市值/GDP仅73%,美股已264%。三句话背后的数字,就是回答“涨多久、多高”的全部密码。

500

一、时间:涨多久——先看资金与制度,而非情绪

过去十五年,A股市值年化8.8%,指数却几乎躺平,核心原因是“池子大、水位低”。如今,股民渗透率17.7%对美股24.9%,每千万人口上市公司38家对美股158家,两条差距带来4倍扩容空间。注册制与退市新规同步落地,像双向闸门:一边把活水放进来,一边把死水排出去。资金与制度的共振,决定了行情不是“一阵风”,而是“一条河”,可能会奔涌三到五年。

二、高度:涨多高——锚定GDP,先翻一倍再看天花板

把市值/GDP视作终极刻度,A股73%对美股264%,中间差3.6倍。现有5374家公司,腰部企业4638家,只要10%晋级百亿市值,即可贡献3.2万亿;千亿以上龙头若再跑出10家万亿级,又添20万亿。总量与结构的“双击”,让指数层面先看6000点,再看12000点,高度由估值、盈利双轮驱动,而非单线博弈。

 

三、节奏:谁先打头阵——“哑铃策略”锁定两条主线

资金面三年无忧,估值面空间巨大,接下来是节奏问题。短期看情绪,长期看业绩。研发投入连续正增长3.6%,而毛利率仅27.9%,一旦技术爬坡兑现,费用率有望从20%抬升到35%,净利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对应1.4万亿利润、1.1%的GDP增厚。

500 

结论只有一句:行情不是反弹,是反转;高度不是天花板,是起跑线。每一次回调,都是时代递来的船票。

数据来源:明德洞见《A股报告2025——中美篇》

版权声明:转载请标注完整来源,禁止删改核心结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