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棒挥向金砖,结果成了“神助攻”?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敲下“任何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结盟的国家都将面临额外10%关税”这句狠话时,他大概没想到自己在助力金砖国家的团结。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越是起劲,金砖国家就越是抱团取暖,仿佛在上演一出现代版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500

特朗普的威胁正值金砖国家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期间,这个时机选择堪称神助攻——原本可能还在各自盘算利益得失的金砖成员国,瞬间有了共同话题和统一战线。

500

这波操作属于“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特朗普想分化,结果成了最佳“媒人”。

巴西总统的正面硬刚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卢拉直言“世界不需要皇帝”,甚至威胁对美国商品征收50%的反制关税。

硬核回应在巴西国内获得了广泛支持,毕竟谁也不想被人指着鼻子教训。

数据显示,美国从金砖国家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巴西的咖啡、中国的电子产品和服装,以及南非的矿物。但巴西并非完全依赖美国市场,美国仅占其出口总额的12%左右,这给了卢拉政府硬气的底气。

而且,卢拉已确认将在2026年初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并表示金砖国家间就应对特朗普关税展开对话。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巴西的态度转变具有风向标意义。

作为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一直在美国和新兴市场之间保持微妙平衡。如今公开叫板美国,既是对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回应,也是对多极化世界秩序的一次试探。

印度的处境最为微妙

特朗普对印度征收50%的高关税,并要求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这让莫迪进退两难。

一方面,印度是“四方安全对话”成员,被美国视为印太战略的重要伙伴;另一方面,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关系至关重要,俄罗斯石油约占印度石油进口的44%。

500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步步紧逼,莫迪没有低头服软。

莫迪与卢拉的通话就发生在特朗普关税威胁之后,两国领导人讨论了应对措施。

有消息称莫迪可能出席今年8月31日至9月1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将是他七年来首次访华。

印度的策略堪称太极拳:既不完全撕破脸,也不轻易妥协。通过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与中国的边界管控、与巴西的农业贸易,印度正在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安全网络。这种多元化外交既是对美国压力的缓解,也是对自身战略自主性的维护。

俄罗斯也对美国制裁不感冒。西方制裁迫使莫斯科加速“向东看”,而金砖机制恰好提供了理想平台。数据显示,中俄贸易中约70%使用本币结算,金砖国家间本币结算比例也达到35%,这大幅削弱了美元支付体系的影响力。

500

面对关税威胁,中国更是展现了体系性应对能力。首先是机制性扩容:推动金砖从原来的五国扩展至目前的“11个成员国+10个伙伴国”格局,覆盖全球50%人口及30%经济总量。沙特、埃及、印尼等重要经济体的加入,大幅增强了资源与市场协同力。

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开发银行已放贷超400亿美元支持基础设施项目。更值得关注的是“金砖支付平台”建设加速,旨在绕开SWIFT美元结算网络。这些举措正在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国际金融体系。

特朗普曾威胁对寻求减少美元在全球金融中主导地位的国家征收100%关税,但这反而加速了金砖国家的去美元化进程。统计显示,金砖国家间的本币结算比例正在快速上升,从2020年的不到20%增长到目前的35%。

500

数据显示,金砖国家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超过G7总和,达到77万亿美元。从气候资金到人工智能治理,从关键矿产联盟到数字治理规则,一个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框架正在里约热内卢宣言中落地生根。

尽管目前的条件和金砖国家的讨论似乎并未对美国利益构成直接威胁,但特朗普仍反复威胁这些国家。这种“预防性打击”心理,恰恰暴露了美国对自身衰落的恐惧。

美国这次真的是把自己玩到没朋友了。害怕盟友不忠于自己,于是“主动”通过威胁把盟友逼到对立面。冷战时期的不结盟运动、上世纪90年代的多极化讨论,哪一个不是被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给激发出来的?

特朗普每一次关税威胁,都在告诉全世界美国已经没有更好的招数了;每一次制裁恐吓,都在推动被威胁的国家抱团取暖。

当特朗普沉迷于推特治国和关税霸凌时,从里约热内卢到约翰内斯堡,从莫斯科到新德里,一个绕开华盛顿的世界秩序正在悄然成型。

看来在美国的助攻下,是金砖国家实现了“再次伟大”。

感谢特朗普为世界多极化进程“添砖加瓦”——虽然他可能并不想。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