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技术如何用于基因敲除?一文带你全面了解!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是一种常见而关键的基因编辑策略,能够精准关闭目标基因,从而解析其功能机制。随着CRISPR/Cas9技术的兴起,基因敲除变得更高效、灵活,并逐渐成为基础研究、药物靶点筛选及疾病模型构建的主流手段。本文将围绕基因敲除的基本概念、CRISPR KO的机制与优势、实验protocol以及在科研与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展开解析。
什么是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
基因敲除细胞是指在特定细胞中人为删除或失活某个基因,从而使该细胞不再表达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细胞系。这种细胞系常用于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以及它在细胞生理、生化途径、疾病机制中的作用。
常用的方法如CRISPR-Cas9技术:利用Cas9核酸酶在目标基因处产生双链断裂,随后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导致框移突变,使基因失活。传统基因敲除方法(如ZFN、TALEN)效率较低,且操作复杂,而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的兴起,为研究者提供了更为便捷、快速且高效的编辑方式。
CRISPR敲除的工作原理
CRISPR系统来源于细菌的免疫机制,利用Cas9核酸酶和向导RNA(sgRNA)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序列。当CRISPR/Cas9在目标位点造成DNA双链断裂(DSB)后,细胞通常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修复此断裂过程,容易引入插入或缺失突变(Indel),从而导致编码序列移码或提前终止翻译,实现目标基因的功能丧失。
基因敲除的核心优势
使用CRISPR技术进行基因敲除,具有以下特点:
高效精准:sgRNA序列可定制,理论上可针对任意基因位点;
适用广泛:几乎适用于所有哺乳动物细胞系;
可扩展性强:支持单基因敲除、多基因共敲及文库高通量筛选;
成本更低,周期更短:对比传统方法,CRISPR KO操作流程简化、实验周期缩短。
基因敲除的实验Protocol概览
源井生物基于自主研发的CRISPR-U™ 基因敲除技术平台,为科研客户提供一站式KO服务。标准protocol包括以下步骤:
1.sgRNA设计与合成:使用自主算法进行高特异性靶点预测;
2.Cas9与sgRNA导入细胞:通过慢病毒、转染或电转等多种方式;
3.单克隆筛选与扩增:FACS或有限稀释法分离;
4.基因型验证:Sanger测序、T7E1分析等方式确认突变情况;
5.蛋白表达验证:WB验证敲除效率,确保表型相关性。
此外,源井生物提供包括现货5000+KO细胞、基因敲除细胞构建、KO Pool混合克隆细胞在内的多种产品形态,覆盖癌症、免疫、神经、干细胞等研究方向。
CRISPR基因敲除的应用场景
CRISPR基因敲除广泛应用于:
功能基因组学:解析基因功能,构建调控网络;
药物靶点筛选:通过文库筛选找出关键致病基因;
疾病模型构建:构建特定病理突变细胞模型(如肿瘤抑制基因敲除);
免疫治疗研究:敲除PD-1、CTLA4等免疫检查点基因,提高CAR-T细胞功能;
再生医学:敲除限制性因子提升细胞分化或诱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