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启示:河南、山西土壤湿度仅3%!已接近沙漠干旱程度!东南亚也多地也出现了
导读
进入7月以来,原本该是雨水最多的时候,但黄淮地区却持续高温少雨,土地干裂,庄稼打蔫。
尤其是河南、山西的一些地方,已经整整一个月滴雨未下,土壤湿度只有3%,几乎接近沙漠、荒漠干旱的标准线。
这不仅是一次局部干旱,它的范围、强度都已经突破了常年极值。常年多雨的东南亚都也出现了极端干旱。
一个月没下雨,地面开裂像鱼鳞
进入7月以后,黄淮地区遭遇极端干旱,尤其是河南的洛阳、驻马店、周口、商丘、南阳;山西的晋城、长治;
湖北的恩施、随州、麻城;四川广元,陕西汉中、安徽阜阳、宿州;
7月份几乎没怎么下雨,地面干裂得像一张张鱼鳞,庄稼叶子卷成了筷子,草都变成了黄的。
据气象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这一带的降水几乎为零,太阳每天高照,地面蒸发强烈,温度动辄超过35度。
土壤湿度3%,已经逼近沙漠干旱
卫星遥感对黄淮地区土壤水分的检测数据显示,河南洛阳和驻马店一带的耕地,表层土壤湿度只有3%左右。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阿拉伯半岛一带的土壤湿度,通常就在2%~3%之间,也就是说,这里的土地表层已经干得和沙漠差不多了。
黄淮地区干旱地图
土壤湿度,简单来说就是土壤中含有多少水分。通常来说,耕作土壤的适宜湿度在40%~60%之间。
低于20%就属于中度干旱,而低于5%就已经是严重干旱。土壤一旦失水,就会变硬、结块,植物根系难以吸收养分,直接影响产量。
土壤湿度
水分距平达40毫米,干到极限
这次干旱还有一个专业指标非常惊人,那就是水分距平。它的意思是:和多年同期相比,当前的土壤水分少了多少。
比如说,平常7月这片地该有50毫米的有效水分,现在只剩下10毫米,那水分距平就是-40毫米。
洛阳、驻马店的水分距平已经达到负40毫米以上,说明水分比往年少了40毫米,几乎干到了极限。
更糟的是,天气预报短期内仍没有有效降雨,这种干旱还可能进一步蔓延。
水分距平图
水分距平
干旱不止中国,全球频现异常
这次干旱并不只发生在中国。气象组织的资料显示,就连一向多雨的缅甸、菲律宾都出现了严重干旱。
东南亚地区目前处于厄尔尼诺回归初期,降水整体偏少。
日本也不例外,从南部的鹿儿岛到北部的青森,普遍降水偏少。青森市已被列为极端干旱地区。
而在遥远的欧洲,连气候湿润的芬兰卡亚尼也被报告为“极端干旱区”,这是几十年来少有的情况。
气象学家表示,这种范围广、程度深的干旱,和全球变暖、洋流异常、气候系统紊乱有关。
日本也面临严重干旱
芬兰部分地区也面临极端干旱
农田告急,农民焦灼
在黄淮地区,干旱对农业的打击是最直接的。地里的玉米、黄豆面临严重威胁。
原本正是玉米、黄豆快速生长的关键时节,但连续一个多月滴雨未下,土壤干得像面粉一样松散,手一抓全是粉尘。
农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白天顶着烈日抢水浇地。这场干旱,不只是让土地开裂,更让农民的心跟着一起干了。
地方政府已经启动了抗旱应急预案,调集水泵、打井、引水,但在没有自然降雨的情况下,这些措施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
期盼一场雨
黄淮大地的干旱,还在继续,未来是否有雨,谁也说不准。
希望龙王爷开开眼,分一些雨水给这些地区吧!—— 那边的土地在盼,农民的心在焦,哪怕半小时的雨水,也能解燃眉之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