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连增五年半隐忧:东鹏特饮经营现金流降超两成
星岛日报记者 周昊 实习记者 李誉
近日,东鹏饮料(605499.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归母净利润为30.02亿元,同比增长40.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
东鹏饮料2025半年度业绩数据表
截至8月1日收盘,东鹏饮料涨1.33%,报285.05元,总市值为1482.30亿元。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涨幅为2.78%,东鹏饮料涨幅为27.44%,显著跑赢大盘。另外,星岛日报记者还注意到,自上市以来,东鹏饮料的涨幅年年高于大盘。
终端渠道,要从冰柜“抢”起
星岛日报记者在整理东鹏饮料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发现,2019年至2024年,东鹏饮料业绩表现亮眼,营业收入从42.09亿元增长至158.39亿元,净利润从5.71亿元增至33.27亿元,实现连续五年增长。
东鹏饮料年报数据整理
这与近年来东鹏饮料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多方位布局有关。
产品方面,为降低对单一品类的依赖风险,东鹏饮料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3年,东鹏饮料推出电解质饮料“补水啦”,两年内实现15亿元营收,成为旗下第二大品类;随后上市的果茶饮品“果之茶”亦表现亮眼,今年3月单月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全年有望达10亿元规模。
渠道终端建设方面,2024年饮料行业在夏季掀起冰柜投放热潮,东鹏饮料引入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费用直达。品牌方通过小程序等工具,直接与门店主沟通冰柜内商品陈列要求,店主只需拍照上传陈列完成情况,达到标准后可获得即时奖励。
对于冰柜终端抢陈列的重要性,东鹏饮料创始人林木勤曾表示“我们调研发现,很多消费者都是在打开冰箱的瞬间才会决定买什么饮料,因此做饮料最基础的东西就是要把产品摆上货架,并且要冰冻化摆在好的位置”。
同时,行业格局也在变化,作为能量饮料行业龙头的红牛,近年来因品牌授权及股东(泰国天丝与华彬集团)间的长期纷争,导致其在渠道管理、市场营销等诸多环节发展受阻,终端陈列资源逐渐被东鹏饮料等竞争对手蚕食。
此外,为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东鹏饮料于今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启动赴港二次上市进程。此举旨在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本实力,拓展海外业务,同时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平台,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
五连涨之后,原第二大股东退场
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数量为205家,相比2024年同期的452家,减少了247家,对应持股数量却由9111.40万股增长至1.08亿股。在前十大股东中,持股市值均超过1亿元。剔除一般法人,持股市值最低的为中欧悦享生活混合A,为1.99亿元,最高的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有市值达11.97亿元。整体来看,东鹏饮料主要股东持股结构相对稳定。
东鹏饮料2025机构持股明细表
但值得关注的是,即使业绩表现良好,东鹏饮料仍有部分股东选择减持股份。
东鹏饮料2025上半年股权分布图
具体来看,天津君正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君正投资”)减持了192.15万股,其持股比例已由最初的9%降至1%,目前持有518.28万股。君正投资原是东鹏饮料第二大股东,如今基本完成退出。
瑞昌市鲲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鲲鹏投资”)首次减持东鹏饮料股份,其二季度减持了716.78万股,持股数量降至2631.92万股。值得注意的是,这位股东背后有着实控人之子林煜鹏的身影。
与此同时,北向资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二季度增持了1399.51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9.90%。
东鹏饮料部分股东选择减持股份的行为引发市场的关注,对于其背后原因及影响值得探讨。
整体来看,虽然东鹏饮料业绩保持平稳增长,但在高基数背景下,增速有所放缓,市场对于其未来成长空间的预期趋于理性,相应给予的估值也出现回落。
东鹏饮料季报数据
此外,与净利润的增长态势不同,东鹏饮料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呈现下降趋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40亿元,同比下滑23.24%。对此,东鹏饮料表示,主要原因是2024年期末预收货款较多,同时本期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营业成本为58.89亿元,同比上升35.02%,整体毛利率由24年同期的44.60%增至45.15%;销售费用方面为16.82亿元,同比增长37.27%,研发费用为3292.69万元,同比增加11.17%。
存量突围仍需精细化运营
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以40.86%的销售量份额占比稳居第一;销售额占比达29.06%,仅次于红牛。
据艾媒智库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饮料市场的市场规模达到14263.5亿元,较2019年增长44.99%,规模不断扩大。但整体增速趋于平缓,饮料行业逐步饱和。存量竞争,企业更需要在产品层面精细化运营。
财报中也显示,东鹏饮料正持续构建“东鹏”的品牌资产实力、优化管理架构和人才培养,并通过完善销售网络建设、精细化终端渠道运营、加强终端冰冻化陈列等措施,带动营收稳定增长。
比如在国内市场,东鹏饮料已完成100%地级城市的覆盖,在巩固一线城市销量的基础上,目前正在提升三、四线市场触达率,强化乡镇终端服务能力;并加速进驻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等重点连锁商,提升渠道渗透率,推动一线城市销量增长。
在国际市场,东鹏饮料计划深化东南亚与中东地区的业务布局,通过本地化合作伙伴开发更多区域性产品,以形成规模化出口增长。
今年7月,东鹏饮料时隔四年再度推出无糖版东鹏特饮,宣称该产品中添加了“L-α-甘磷酸胆碱”,可有效缓解头部疲劳。该产品已初步进入健康消费赛道,已吸引部分用户关注,但整体市场规模仍需进一步观察。
目前,国内饮料行业呈现出价格战和功能饮料多样化竞争趋势,在中高端市场上,红牛的地位难以撼动;而在中低端市场,元气森林和乐虎等品牌的崛起进一步削弱了东鹏饮料的性价比优势。市场红利逐渐分化,对东鹏饮料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国际化的业务拓展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