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我的文章,是你命运的分叉口

500

文:蔡垒磊

注意,我没有说一定会往更好的方向分叉,命运也可能往更坏的方向分叉。但无论如何,刷到我的文章,能经常性保持阅读的,就一定会对你的轨迹有所改变,不管是新的信息,还是新的认知——它会影响你的投资决策,影响你看待事情的角度,影响你方方面面的决定。

人类在肉体上的进化,早就近乎停滞了,那自然选择还在起作用吗?是的,人类传下去的所谓“好基因”,早就不是以“更快更高更强”这种肉体上的东西为标准了,而是习惯,认知,看待事物的方式——这些才是现代社会“谁更能适应环境”的关键因素。所以父母做生意的,孩子从小就有生意头脑;父母种地的,孩子也很容易被牛马思维所困。

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牛马真就接触不到更高级的思维方式了吗?不是的,而是他们精准过滤掉了那些有可能真正改变他们命运的信息。互联网是一个大池子,它让信息变得更平,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难有那种“传男不传女,每个门派都保留的最后杀招”这种东西了。再有价值的信息,最多就是付费,就能享用到,可重点是,你该付哪个费?该获取什么信息?互联网的信息就像大海,而你一天就24小时,每天能摄入的极限,加起来只有一滴,所以“任何信息只要你想获得就都能获得”,又有什么用呢?你选不出哪一滴才是重点。

又或者说,以大部分人的价值观,认知水平,审美偏好,对世界的理解而言,选出来的,本就是应该排除的错误答案才对——大多数人觉得“说得好”的东西,大概率是错的,而大多数人觉得“我不认可”的东西,则有一定概率是对的;大多数人觉得“靠谱”的东西,大概率都很平庸,而大多数人觉得“不靠谱”的东西,才有一定概率是真正有用的。

有人说如果早3年看到我的文章就会坚定卖房,早10年看到我的文章就会坚定买比特币——你确定吗?有没有可能,其实你已经在别人的转发里看到过我文章的某个标题,但你根本没有点进去;或者表示不屑,立刻退出了,甚至在心里骂过我?其实你能摄入的信息,都跟运气没有关系,而是和你自己有关——你觉得我的观点和你的不相符,你自然就会屏蔽我这类信息,那我输出再多到互联网这个池子里,也不会对你的命运产生任何干扰,我们是没有交集的。

而如果这些信息对你产生了足以影响行动的干扰,对你的命运产生了切实的影响,那就说明你本身已经拥有了一些能把这些信息筛出来的筛子。你有这些筛子,就足够了,因为只要我持续输出,你持续寻找,我们是命中注定会相遇的,你的命运也是命中注定会改变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不是么?不论结果是好还是不好。

所以什么最重要?信息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有一套更好的辨别是非,辨别好坏,辨别有用没用的“审美系统”才是最重要的。穷人的穷根是什么?是从小被种下的这套系统是更烂的,导致他们在成长环境中再怎么接触外界信息,也很难改变自身,因为他们的这套系统会帮他们过滤掉真正有用的东西,只留下那些让他们更容易停留在牛马世界的信息。

这就是人类里的“物种隔离”,即我喂的是老虎吃的东西,而你要吃的是猫饲料。你也想长成老虎,但你就是坚定地认为这个猫饲料才是老虎吃的,因为在你的眼睛里,它包装上写的就是虎饲料——所谓物种隔离,就是睁眼瞎,灯下黑,它本质上就是由每个人自带的“审美系统”决定的。

为什么穷人能上去的人这么少?因为每一套系统天然有“自我维护”和“自我解释”的倾向,你一开始在哪里的,你接收的所有信息,见到的所有的人,都会对你有更强的吸力,让你维持在原来的环境。除非你经历一次超级大的变故,触碰到了系统本身的bug,才有可能脱胎换骨,大彻大悟。但所有的系统又都有内部自助和使成员维持中庸化的倾向,这就让“超级大的变故真的对你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的概率也变得很小。

所以为什么改变通常要两三代人呢?因为一个穷人就算运气好,能洗掉身上的审美系统,往往也已跌跌撞撞,头破血流,人到中年,此时他想把新的基因传下去,却发现他的孩子也不是小孩了,早已被原先的自己所影响,装上了穷系统,他不再听你的了,甚至觉得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这才是最可悲的。

(完)

.......................................

Tips:如何不开户交易美股和黄金?(点击红字,查看详情介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