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不原谅日本”的讨论其实在当下没什么意义

原谅不原谅不是你自己能够决定的,甚至你产不产生这种想法,乃至于这种想法、念头能够到多大程度,都不是你自己能决定的。它其实更多的是对某种权力的反应。

在某个时期,对日本的恨,是被导向军国主义的,那个时候的基本叙事是:日本人民也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所以仇恨的对象不是日本这个国家,也更不是日本人民,而是误导这个国家走向毁灭道路的军国主义分子。

在另一个时期,甚至连军国主义也不提了,为了经济的全面合作,“友好”成为了基本原则。

而到了这个时代,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对日本的恨,已经泛化到了文化、族群的程度。军国主义是日本文化造成的,也是日本这个族群支持的,所以仇恨整个日本在政治上也没有什么不正确。

不但历史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地域的差别也同样明显。

比如在中国的某个省,在被日本殖民期间,其人民同样遭受到殖民者的残酷对待,但是却能做到对这些苦难只字不提。相反,为了某种目的,却大张旗鼓地宣传“二二八”,至于结果,已经很清楚不过了。

同样的例子还有我们对北方强邻的态度:一会儿是老大哥,没多久就成了穷凶极恶的战争贩子,而现在又是战略合作伙伴。

所以,要不要“原谅日本”这种讨论其实没什么意义。没意义的核心原因是这背后缺乏时空一致性的基础。也就是说,你怎么保证权力在未来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和今天一样呢?你能确保在未来就不会出现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而重复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放下仇恨”的宣传?

在不确定的基础上讨论原谅和不原谅毫无意义,因为你的原谅不原谅都是受外部力量左右的。

当然,有些人会怒目圆睁脸红脖子粗地反驳说,当前利益下要求你反对你就必须要反对!至于以后怎么样以后再说!!

对此我也没法反驳。随你的便吧。

只是觉得那些看了《南京照相馆》之后回家就把日本动漫书撕了的孩子有些滑稽而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