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消费时代,大屏彩电重回“C位”
在智能手机与短视频盛行的时代,电视这个传统家电品类一度被视为“边缘角色”。但随着大屏彩电的爆发式增长,它正以另一种姿态重新进入家庭“C位”。
2025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经历了一场“尺寸革命”。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全国线上、线下渠道电视的平均尺寸分别达到63.1英寸和70.7英寸,而98英寸以上超大屏产品的线上销量同比增长178.2%。不只是更大了,也变得更“能干”了。彩电正从“显示设备”进化为家庭生活的中枢系统,覆盖娱乐、健身、教育、社交等多种场景。
新的行业趋势下,7月22日,苏宁易购召开“大屏焕新风暴”发布会,联合TCL、海信、三星等头部品牌,推出“1+1+N”全场景电视消费新范式、百吋电视5折起、以旧换新至高补贴2000元等政策,通过深化零供合作,进一步激活用户换新需求。从活动本身看,这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品类促销,更折射出整个行业对“家庭显示价值”的再定义。
从“观影设备”到“场景载体”,大屏彩电重回增长轨道
过去几年,电视品类经历了从智能化、高清化向“场景化”的深度转型。新一轮增长的关键词不再是4K、HDR等画质指标,而是“是否贴合真实生活场景”。
根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董敏的判断,彩电行业已迈入“第四次变革期”。区别于前三次由技术驱动的浪潮,如今用户需求成为增长主因:在家健身是否方便、儿童网课是否护眼、家庭聚会是否有沉浸感……这些具体问题都转化为消费选购的新动因。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其平台98吋以上电视销量同比增长60%,便携投影电视、闺蜜机、激光巨幕等细分品类也显著增长。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正在被“家庭新需求”重塑的市场:不再追求单一功能,而是更加注重使用价值。
在发布会上,苏宁易购提出的“1+1+N”模式,正是基于这一消费心理演化的响应。所谓“1+1+N”,即一台主屏(如客厅大屏)+ 一台副屏(卧室、厨房等)+ N个延展场景(户外投影、艺术电视、游戏互动屏等),尝试将电视从“一个设备”扩展为“家庭场景组合解决方案”。
屏幕越大越“值”,消费心理与价格结构同步转变
此次发布会期间,苏宁易购同步推出“百吋电视5折起”“以旧换新直降2000元”“买电视送影视会员”等焕新政策,背后实际反映的是超大屏电视在供给与需求两端的“双降门槛”。
一方面,面板制造与整机集成成本持续下降。据奥维云网数据,面板8.6代线量产后,98吋电视面板成本下降约35%,使得百吋巨幕售价可以拉低至5000元区间,远低于两年前的万元级别。另一方面,用户消费观也在重构:大尺寸已不再“高攀不起”,而成为性价比和生活品质提升的代名词。
据奥维云网统计,73.5%的消费者在家中偏好影院级体验,其中71%选择大屏电视作为首选产品。更值得注意的是,下沉市场也在释放新动能——有53%的农村用户表示愿意支付8000元以上购入超大屏电视,显示出县乡市场的巨大增量潜力。
针对消费新趋势,苏宁易购升级彩电焕新支持举措,不仅通过价格补贴降低换新门槛、通过直播科普栏目等形式进行“市场教育”,还配合大件物流、免费上门安装等服务举措,让消费者“愿意焕新,敢于焕新”,推动新的生活方式普及。
零售渠道加速变革,体验式消费崛起
大屏彩电的回归,并不仅靠产品力本身,而是场景体验、服务保障等多重因素的组合。谁能更快把“电视”融入用户日常生活,谁就掌握了增长的主动权。
从这点看,苏宁易购此次发布会背后的“场景打法”值得关注。以南京新街口的Suning Max店为例,门店不仅有业内目前最大的163吋电视,更设有家庭影院、游戏互动、健身体验等多个场景模块。消费者不仅是看设备,而是参与完整的场景解决方案体验。
在直播层面,苏宁易购也将通过《走进超级工厂》《新智家电观察》等栏目,把产品溯源、技术解读、场景演示等信息直接输出给用户,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从选购到使用、从换新到维护,一整套服务链条贯穿始终,强化了“换电视=换生活方式”的认知。
最终,用户买单的不再是“电视作为电视”,而是“电视在生活中的角色”。这是零售终端真正的价值回归,也是彩电行业想要持续释放潜力必须依靠的新通路。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彩电“越大越香”不再是一句玩笑,而正在成为行业共识。超大屏电视的崛起,不只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场用户价值认知的重建。消费者不再只是买显示器,而是为“场景感”和“生活效率”付费。
从产品端的技术升级,到渠道端的场景升级,再到用户端的需求升级,这场由屏幕尺寸引发的彩电变革,已经走过了“拼参数”的初期,进入“比场景、拼体验”的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