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有“自毁密码”,科学家找到启动“钥匙”
近期,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款名为ASO-1570的药物,实验显示它可成功激活肿瘤细胞的“自毁密码”,迫使肿瘤停止生长,目前这款药物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
撰文 | 李静慧(清华大学医学院)
癌症之所以难治,很大一个原因是它可以无限增殖。但实际上,很多癌细胞中原本都有一段“自毁密码”,却被癌细胞“狡猾”地跳过了。如果能激活这段密码,治愈癌症前景可期。
今天我们来聊聊让癌细胞自毁的“自毁密码”是什么?为什么癌细胞能跳过?怎样才能激活这段密码?如果真能激活这段“自毁密码”,我们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
最近,《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布了一项研究:癌细胞竟然能通过篡改基因的"剪辑规则"逃脱生长控制。来自美国杰克逊实验室与康涅狄格大学健康中心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款名为ASO-1570的药物,成功让癌细胞“自废武功”。这种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如同精准的基因剪辑师,通过重编程RNA剪接过程激活肿瘤细胞的“自毁密码”,迫使肿瘤停止生长。
“自毁密码”其实是人体细胞里的一种自我调控机制。
简单来说,人体内有一种叫TRA2β的基因,它能制造一种和癌症有关的蛋白(TRA2β蛋白),这种蛋白可能会促进癌细胞生长。而毒性外显子(PE)就像是这个基因的“自毁密码”。如果细胞检测到 TRA2β 蛋白太多,毒性外显子就会启动一个“销毁程序”,让这部分基因的指令(mRNA)被分解,减少蛋白的产生,防止细胞疯长,从而降低癌变的风险。“自毁密码”就好像是细胞自己设定了一道安全阀,一旦危险信号过量,就会自动踩刹车,避免失控。
照理来说,有“自毁密码”,癌细胞应该活不下来才是。但在实际情况中,癌细胞却钻了一个空子。
在生物体中,蛋白质合成的流程首先是以 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前体RNA,前体RNA再通过RNA可变剪接过程变成成熟mRNA,最后是成熟mRNA被翻译成蛋白质。
如果把DNA比作生命剧本,RNA可变剪接就是关键的“后期剪辑”过程——细胞通过选择性保留外显子(有效片段)并剪切内含子(冗余片段),将同一个基因的RNA粗产物“剪辑”成不同版本蛋白质的模板(mRNA)。就像导演用相同素材剪辑出剧情片或纪录片,正常情况下,细胞会用RNA剪接机制,将同一段DNA 的“杀青版本”最终剪成能产生不同蛋白质的“公映版”。
但如果出现“剪辑事故”,某些关键的“安全机制”(比如毒性外显子)会被错误地跳过,使得细胞无法“踩刹车”,从而不断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科学家发现,多种不同类型癌细胞中TRA2β基因的毒性外显子含量下降,且与癌症不良预后高度相关,包括乳腺癌、肺癌、脑肿瘤、卵巢癌、皮肤黑色素瘤、白血病和结直肠癌等多种高度侵袭性肿瘤。癌细胞跳过这段“自毁密码”,就像是私自拆除了基因调控系统的保险丝,让致癌信号永远处于“通电”状态。
这时我们会想,怎样才能激活这段“自毁密码”,控制肿瘤发展呢?
答案便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这款新药物——ASO-1570。其实ASO类药物在之前就有了,例如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Spinraza),它针对的是生存运动神经元-2(SMN2)基因;还有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依特立生(Eteplirsen),它靶向抗肌萎缩蛋白基因。不过,和之前ASO类药物不同的是,这次研发的ASO-1570是首款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的ASO类药物。
癌症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变异、表观失调、代谢异常和免疫逃逸等,ASO类药物影响的正是肿瘤生长的表观遗传机制。表观遗传指的是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通过给基因“贴标签”、“做笔记”等方式,控制基因的“开关状态”,常见的调控方式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而ASO-1570本质上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编码RNA,能够让RNA剪接体容易识别TRA2β基因的毒性外显子,增加毒性外显子在成熟mRNA中的含量,重新激活这段“自毁密码”,让癌细胞走向自我毁灭。
与传统抗肿瘤药物相比,ASO-1570具有许多优势,比如能精准调控基因表达、更少的脱靶效应,以及可逆性。一旦停药,ASO的调控作用可以很快恢复,避免永久性基因改变的风险,为个性化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然而,ASO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最关键的是递送效率——如何将ASO有效地递送到肿瘤部位,并穿透肿瘤细胞膜,是目前ASO药物研发的重要难题。另一大难点是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ASO类药物是一种RNA分子,RNA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容易被降解,如何提高ASO的稳定性,延长它在体内的“续航时间”,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科学家将在未来进一步优化ASO-1570的分子设计,同时结合纳米载体及其他递送技术,来提高药物递送效率和在体内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肿瘤异质性和适应性耐药是目前癌症治疗领域的两大难题,对于ASO类药物,这些问题同样存在。ASO-1570只能靶向TRA2β基因的毒性外显子含量下降的肿瘤细胞,而无法清除所有异常细胞。在接受ASO治疗一定时间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适应性耐药,导致药物失效。
科学家们未来将探索ASO和其他靶向疗法的联合应用,来增强抗癌效果。ASO-1570的Ⅰ期临床试验将在2026年启动,如果最终全部临床试验成功,ASO-1570将会正式上市,真正造福肿瘤患者。
ASO-1570的突破标志着现代癌症治疗进入了“分子外科手术”时代。随着技术的革新,ASO疗法可能会像"生物导弹"一样,能精准打击肿瘤弱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在未来的肿瘤精准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攻克难治性癌症提供新的希望。
出品:科普中国
注: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