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点亮群山间

星火点亮群山间

□田  鹏(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305班)

晨光尚未完全驱散群山的暗影,明德小学的薄雾里已响起清亮的起床哨声。我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抬眼望去,远处山峦的轮廓在微亮的天际线上逐渐清晰,如同“自强不息”四字在心底刻下的印痕——它无声地提醒着,这新一周的跋涉,既是肩挑使命的重新出发,亦是扎根山野的又一次坚韧生长。

走进教室,孩子们带着山风般的活力涌了进来。他们的小脸如初绽的朝露般明亮,眼睛里盛满未经世事的纯粹光亮。当我在黑板上写下第一个物理实验名称时,一片稚嫩而专注的寂静如潮水般漫过教室。一个瘦小的男孩忽然举手:“老师,电真的像书上画的那样跑吗?它跑得比山里的兔子还快吗?”这充满泥土气息的追问,带着“诚”的求知光芒,瞬间点亮了简陋的教室。它让我想起临行前在校园“诚毅勤敏”校训石前默立的时刻——孩子们以最赤诚的“诚”叩击着知识之门,这本身就是对“厚德载物”最生动的诠释:以真诚之心,承载知识的厚重,传递不息的火种。

然而支教的画卷并非总由明亮的暖色涂抹。午后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们兴奋的喧嚷几乎掀翻了屋顶。精心准备的教具被一只好奇的小手不慎打落在地,碎裂声让空气骤然凝固。我望着那孩子眼中盛满山泉般的歉意,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语气如拂过山梁的晚风般轻柔:“没关系,我们一起看看它哪里‘受伤’了,下次怎么保护好它?”这需要“毅”力支撑的克制瞬间,让我更深切地体悟到“厚德载物”的分量——所谓厚德,是在琐碎与波折中仍能温柔俯身,以宽广之心,做那托起幼小心灵的坚实大地。

暮色四合,最后一缕晚霞沉入远山,白日里的喧腾渐渐被虫鸣织就的宁静覆盖。我独自坐在灯下,借着微光批改作业,准备明日新课。山风穿过窗隙,带来一丝清凉,也卷起了案头几张字迹稚拙却格外认真的笔记。灯影摇曳,映照着那些在纸页间努力生长的笔触,也映照着我心头的“勤敏”二字——这不仅是我们伏案疾书的剪影,更是“自强不息”精神在寂静长夜里的无声燃烧。此刻的孤灯,如同我们湖北师大人心中不灭的星火,在群山深处悄然点亮。

当孩子们在晨光里用新学的词语向我描述山间彩虹,当那个弄坏教具的孩子课后悄悄递来一只折得异常仔细的纸船,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老师辛苦了”——这微小的暖流,便足以消融所有跋涉的疲惫。支教之路,恰似以“诚毅勤敏”为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杖,在崎岖山道上负重前行。孩子们的每一点领悟,都像贫瘠土壤里奋力破土的嫩芽,细微的拔节声里,蕴藏着足以摇动未来的磅礴力量。

这一周的旅程刚刚铺展,肩头的行囊里,既装着孩子们澄澈的星眸与质朴的纸船,也盛满了校训熔铸于心的精神薪火。我们俯身耕耘于这片土地,亦在此间重新认识“厚德”的宽广与“自强”的坚韧。当知识如星火点亮孩子们眼中的群山,当“诚毅勤敏”化为我们每一步跋涉的印记,便真正懂得:所有翻山越岭的艰辛,终将融入那生生不息的拔节声中,化为滋养生命年轮的养分——这薪火相传的旅程,正是青春对校训最深沉的回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