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商船不配几挺重机枪,防御索马里海盗?一定用军舰护航?
作者| 科罗廖夫
来源|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看过电影《红海行动》以后,很多人都有疑问,在亚丁湾附近索马里海盗出没频繁,商船油轮屡屡被劫,赎金更是天价,而为了保护商船,各国海军派出的远洋护航舰队花费更是不可估算。其实海盗们的装备很简单,一条小船几支枪而已,为何不能给商船配两挺重机枪,为船员们也配几条步枪,这样不就能有效减少劫船事件的发生了吗?
在1983年以前,我国的远洋货轮都是有重武器的,那时候,没有任何海盗敢招惹悬挂中国国旗的远洋货轮。每一艘货轮就是一个民兵连,船员都是经过作战训练的基干民兵,很多船员甚至是退伍军人。那时候中国的远洋货轮上都配备有步枪和机关枪,以及燃烧瓶、反坦克手榴弹,甚至连反坦克火箭筒和14.5毫米高射机枪都有,足以打一场小型战斗。
不过,商船携带武器,有利也有弊,80年代以前,携带重型武器的中国籍货轮,到了各国港口,这些国家都如临大敌,各国港口机关需要上船详细检查,封存武器库,并派人24小时看守,以防止船上的武器一不留神上岸。很多国家对靠岸的中国货船很是头疼,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港口。
各国对武器进出境都有严格的管制措施,尤其是针对进出频繁的商船的管控。一般来说,民用船只是禁止携带武器的,如果非要配备两挺重机枪,那么航行和靠港的时候就会很麻烦。
不过,也有例外的。就是上面说的1983年以前我们国家的远洋货轮,那时候商船配备武器,主要是为了应对台湾国民党武装、东南亚的军阀势力,以及马六甲的海盗。在80年代以前,我国的远洋船舶受中国远洋和海军的双重领导。同时,上世纪50年代曾经发生过中国和波兰合资的中波轮船股份公司的远洋货轮被台湾当局劫持事件,由于当时我们海军弱小,鞭长莫及,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50~80年代中国的远洋船员都是军事化管理,同时配发自卫武器。
在1968年以前,中国南北海运是中断的,这一年中国派出一艘民用货轮首次经台湾以东,穿过菲律宾莱特湾,打通了中国大陆的南北航线,据船员回忆,该航线上到处是二战时期莱特湾大海战被击沉的美日军舰残骸。当时担心遭遇台湾当局的海军拦截,我方货轮上加强了14.5毫米高射机枪,配备了反坦克火箭筒。直到1979年,大陆货轮才可以非正式的通过台湾海峡航行,到1983年,实现了正式通航。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在80年代我们国家周边海洋形势缓解以后,中国的远洋货轮在1983年以后取消了携带重型武器的规定。
目前主要航运国家的货运和客运船只上面,都不配备武器。按照国际民用航运的惯例,以及各国的海洋管制法律和海事机关的规定,民用的商船是不允许携带武器的。对于海军来说,也强调国际航行的货船不得拥有武器,否则会在海上航行的时候被别国海军视为海盗。如果同意商船携带武器,各个国家打击海盗的难度就更大了,你无法分辨这是不是海盗船。
早年间,亚丁湾的索马里海盗还是很猖獗的。没有海军保护的中国海外航行船舶,经常受到安全威胁。仅在2009年前11个月,我国就有1200多艘商船通过这条航线,其中20%受到过海盗袭击,对我国家利益构成重大威胁。
再例如在2008年9月25日,亚丁湾的国际水域,索马里海盗劫持了一艘乌克兰开往亚洲的军火船,船上装有33辆主战坦克。对,你没看错,海盗们劫持了一艘装有33辆坦克的军火船,后来乌克兰人交付了赎金,军火船才得以获救。
那么,没有武器的普通民用船舶,如何防御海盗呢?目前有三种方式,一是在船舷设置防攀钢刺、铁丝网等障碍物,防止海盗登船。二是在敏感水域雇佣安防公司,海上安防公司的武装人员,都是有执照的,海上保安可以配备各种自卫武器。三是规划合理航线,在敏感海区寻求沿途各国海军的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