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被约谈后,淘宝闪购反加码,“前摊后仓”奇袭线下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一纸约谈令,让持续三个月的“外卖补贴大战”骤然降温。
被约谈的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大额券收紧、0元购收声……
但就在此刻,淘宝却突然更加激动了?淘宝闪购补贴不减反增、线上线下全开火,“逃过”被约谈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生意逻辑?
监管重拳出击,三巨头遭“喝茶”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截图自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外卖大战以来,三家平台企业第二次被约谈。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也曾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五大部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截图自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2025年2月,京东以“0佣金+百亿补贴”策略强势进入外卖市场,打破了美团和饿了么的市场主导地位,迅速引发激烈竞争。
阿里系通过饿了么与淘宝闪购投入500亿元补贴回应,美团也不得不跟进推出“0元购”等促销活动,三大平台展开了一场史诗级的补贴大战。
几个月内,外卖平台出现低至0.01元的奶茶和3.9元的咖啡,订单量飙升至历史新高。美团突破1.5亿日订单,淘宝闪购稳住8000万日订单并持续增长。
随着“疯狂星期六”模式的开启,外卖大战进入2.0版本,平台疯狂发放优惠券,消费者和商家在高强度的补贴下也感受到巨大压力。
然而,乱象背后是产业链的多重创伤。根据证券时报报道,7月15日,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发布《关于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的倡议书》。
倡议书表示,近期发起的“0元购”、“满18减18”等极端补贴行为,为争夺外卖市场份额挑动低于成本价的恶性价格战,已造成市场经营秩序混乱、行业生态严重失衡,导致本区大量餐饮企业经营陷入“不参与则无流量,参与则破价亏损”的恶性循环,更让大量依赖堂食的实体店遭遇严重冲击、苦不堪言。
各方外卖平台回应监管约谈
在被约谈之后,各外卖平台先后发声,其中美团方面表示,我们不想卷,我觉得这样卷没意义,美团“参战”是为了自保和生存。
京东回应表示,此次外卖“0元购”,“18-18”等外卖恶性补贴是严重内卷的表现,属于恶性竞争,京东完全没有参与。京东方面称,京东自今年三月以来关注三方面:降低行业佣金;给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推动品质外卖,让大家吃的放心。
图片来源于微博@电商派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京东还取消了原有的“超时20分钟免单”功能,改为“准时保”服务。如果外卖超时10分钟,赔付2元优惠券;超时20分钟,赔付4元优惠券(同一用户每日限赔3次,每月限30次)。对于超时30分钟的外卖订单,京东客服表示可以联系他们帮忙安排免单处理。
饿了么更是立即转载了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发布的《行业自律|共建即时零售健康发展生态倡议书》,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截图自饿了么公众号
7月19日,快消前瞻观察到,各平台在补贴策略上均有所调整。
美团外卖依然提供多种优惠券,如活力早餐兑换券、解馋夜宵兑换券,在首页搜索 “吃饭红包” 可领取满减券,搜索 “外卖好礼” 能参与开盲盒活动,还有整点抢大额神券的活动。不过,与此前的“满25减21”等无门槛券相比,优惠力度有所减弱。
京东外卖通过特色补贴活动吸引消费者,但力度较之前也有所收敛。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也在感叹:“大额外卖券真的没有了!”
截图自大河报视频号
淘宝闪购“隐身术”:为何不在“喝茶”名单上?
耐人寻味的是,补贴大战中呼声极高的淘宝闪购,却并不在此次“喝茶”名单上。
这并非因为淘宝“无辜”,而是其精妙的架构设计使其游离于监管之外:饿了么负责配送与补贴,承担“主战场”角色;淘宝主站以“淘宝闪购”方式独立运营,重点抓拉新与流量。
两者虽协同,但运营与法律主体保持独立。这种“业务切割”让淘宝在战术上实现“隐身”,从而在监管风暴中全身而退,继续肆意狂奔。
据了解,淘宝闪购作为淘宝“小时达”的升级版本,其虽是由淘宝与饿了么协同合作推出的,但主体仍属于淘宝。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提供配送服务,并共享外卖供给,但它们是并行的业务板块,而非从属关系,两大平台保持独立运营。因此淘宝闪购是饿了么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相比之下,淘宝闪购对这轮外卖大战的态度更为积极,也有更大的野心。在发起这轮外卖大战之前,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阿里试图让淘天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
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即日起,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组织架构方面,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向蒋凡汇报。南天继续担任飞猪CEO,向蒋凡汇报。 阿里方面表示,饿了么飞猪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吴泳铭在全员邮件上表示:“淘宝闪购联动饿了么形成阿里即时零售一张大图,远场与近场电商的结合,让淘天基于闪购业务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也给淘宝天猫各核心品类的品牌商家带来了新的生意增长。”
“前摊后仓”出击:淘宝从线上杀到线下根据相关报道,来自福建泉州、漳州等地的现场照片显示,穿着淘宝和饿了么衣服的工作人员,拉着一箱一箱的饮料和水饮,就在街头支起易拉宝,上书“0.1元”“请大家喝饮料”。
综合现场情况分析,淘宝应该是把各地的仓库全给打开,“开仓放粮”。既然我线上流量还不满足,线下场景、商超品类,我也要搞,近似0元购,现场非常火爆。
“0.1元”+自提,外卖大战从线上下单配送到家,打到了线下更多场景,人群也从线上狂欢到了线下哄抢。
淘宝借助各地仓库“开仓放粮”,将“线上补贴”延伸至线下门店、商超场景,这意味着:外卖补贴战正式进入线下维度,淘宝正在打通线上+线下的“全场景渗透”。
分工明确:饿了么撒币,淘宝引流
这次淘宝的营销有细节:0元购交给饿了么,淘宝自己重拉新。
饿了么在各个端口持续大力发券:“25-25”“18-18”“奶茶0.1元一杯”“0元外卖攻略”,不少用户晒出了朋友圈广告,饿了么没有受喝茶影响,继续撒钱。
就连饿了么在短视频平台投放的广告,都是“白喝奶茶、免单、每天100万份” 。
而淘宝主站和外部热榜,则主打拉新!
“新人”免单券、“省钱卡”免单券,老朋友0.1元,券后0.01元。还有新人红包无门槛19元,0配送费0起送价的拼团,力度丝毫不弱此前两周的强度。一浪一浪新的券包,让这个周六期盼已久的消费者再一次看到了烽火,闻到了硝烟。
而对比淘宝站内其他频道:“国补”板块关键词是至高省20%,“超级88”营销词是最高五折,淘宝王牌频道“穿搭服饰”甚至没有置顶的营销活动,“3C数码”频道同样冷冷清清。
万千宠爱都被集中到外卖频道。
用户进入外卖频道,会经历多轮反复的营销发券冲击:首先是弹窗大额券,然后是红包专区“16减15”等海量优惠券,然后是当日18.8元红包专区,并关联了“0起送0运费”的拼团专区,清香茉莉奶绿1.9元一杯;还有屏幕上飘动的免单按钮——天天抽免单,并挂着“抽免单卡”“闪购免单”的活动入口。
种种细节显示,外卖大战第三个周六,淘宝继续发力外卖端口,开启虹吸效应。
淘宝为何越来越“激动”?
是激进,也是清醒。
淘宝知道这场战争不能白打。根据界面新闻报道,7月12日美团的补贴额为3亿至4亿元,淘宝闪购的补贴额超过了12亿。最近两周,淘宝闪购的工作日补贴额则在单日4亿元左右。
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今年618,淘宝天猫遭遇了抖音电商较大冲击,尤其是服装、美妆等原来的优势品类GMV出现下滑趋势。此次外卖大战在内部被认为是一次整合增长的关键战役。因此,非餐类即时零售、淘宝日活数目前是内部相对关注的指标。
从现实增长来看,淘宝补贴外卖,补出了8000万单的峰值单量,虽然交易额增长不如订单增长快,但内部打出了业绩,也让沉寂已久的淘宝有理由整合内部资源,活动活动筋骨。
再看风险视角,背后原因可以从发券逻辑上看出线索——0元券、免单,都让饿了么来发——大不了“饿了么”被叫停,甚至APP挨处罚。
但淘宝,已经完成了资源进一步整合的目的,吸走了几个“子APP”的流量和心智,极限情况下“断臂求生”,断掉的也是一个坏死的手臂,躯干已经进化了。
平台“烧钱换增长”的游戏向来危险。
但这次,淘宝玩得更深一层。借饿了么之手“撒钱”,自己则以闪购为核心做品牌重塑、用户重塑、场景重塑。
它不是没风险,但它赌的是:“当别人被叫停时,我已经进化完毕。”
监管之后,平台将迎来冷静期。但也正是在这个节点,真正的格局,才刚刚开始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