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媒体“颓废风”
改文风、正文风,扬求是、奋进之气,是新时代宣传报道舆论工作的方向。令人遗憾的是,一些酸腐分子继续搞那种雕龙画凤、懒驴拉磨的运作方式,浪费国家宝贵资源和资金,实在令人气愤。
今天,我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大报编辑”讲授“磨稿小屋”的骚操作:他们把写好的一篇稿子,投影在大屏幕上,由一个人朗读,然后集体推敲,改字句,改结构,甚至推翻重写。甚至,对一篇基础比较好的2000字左右的稿件,打磨完也需要6至7个小时。有的稿件要打磨几轮、十几轮。这位编辑还标榜一篇获奖稿件用了两三个星期“磨改”,改后只有标点是原来的,内容都不是原稿的了。
我不禁要问:你们在忙啥子呢?!
在一个干在当头的时代,所有的宣传报道舆论工作者,都应该毫不迟疑地贴近群众、拥抱群众、为群众服务。无论是传统纸媒、广播电台电视,还是互联网传播通道,都要消除酸腐气,练就真本事,快节奏、高效率地服务社会。不要搞雕龙画凤、懒驴拉磨!
无论任何时代,宣传报道舆论工作都承担三大功能:一是传播准确信息,减少社会化的信息偏差,促进社会进步;二是宣传正确主张,面对错综复杂矛盾,推动各界一起采取正确方法,走正确道路,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三是增进社会交流、互鉴、融合,增厚人类共同福祉。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生产力显著提升,宣传报道舆论工作也发生巨大变化。邮递员一早送报纸、印厂凌晨印报纸、编辑半夜编报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此,信息要快,解读要准,角度要全,成为新时代宣传报道舆论工作的基本法则。
无论写一篇短稿子,编辑一条短小的音视频,还是写一篇惊天动地的大稿子,制作一部惊天动地的大节目,都需要打磨,这是常理;但是,所谓的“磨稿小屋”模式,已经完全走偏了。其一,为一篇2000字的稿件,折腾6至7个小时,属于不合格的人干不合格的事(可以裁人);其二,一篇获奖稿件,竟然是多人集体组装的,早已不是原作者的原稿,属于弄虚作假(该奖励什么样的作品和人);第三,大屏幕上挂稿,一人朗读,众人修改,属于典型的劳民伤财、磨洋工(机制败坏了)。
这种媒体“颓废风”,不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