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伪史论》的思考(五):我自己的观点总结

——循例先说几句题外话。

本来是打算按预告写“为什么中国没有走进近代科学?”,而且我也已经写了一半。

但是,我个人坚决反对“极端伪史论者”和“坚定信史论者”——我曾经以为对于全世界理性比例最高的中国人来说,这应该是公认的基本常识。但至少在观网,太多人让我失望了。。。这个世界怎么可能存在“绝对真理”或者说“绝对真实/绝对虚假”?问题在于,对不少网友来说,“质疑”只是一个口号,“彻底否定”才是根子。

另一方面,我写东西本来就是随心所欲,这个系列其实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现在回看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和立场似乎确实不够鲜明,至少对于不少只看得懂标题的网友来说是如此。所以,我打算先中断一下,把自己的基本观点总结出来。至于观众老爷怎么看,这个我倒是无所谓了。。。嗯,怼人的时候可以省点事吧。

——————————————————————————————————————

一、中国古代史是全世界所有文明中记录最完整、叙事最准确,以及拥有最多直接和间接证据的历史。

       用脚后跟都知道,历史从来不可能100%准确,年代越久远各种疏漏和缺失(包括故意的编造)的成份就越来越多,最古老的多半是神话、传奇和故事。但即便是近在咫尺的历史,同样存在或大或小的迷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举例就不用了。如果非要说中国历史“无一字不准”、“无一字无来历”,毫无疑问是扯淡,不然呢?

       另一方面,只要欧洲人不是中世纪之后才突然从猴子变成人,毫无疑问必然有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毕竟要从“晚期智人”演化到形成氏族社会,至少要经历数万年的漫长时间,而从氏族社会发展到成熟奴隶社会又要2000~3000年。从奴隶社会再发展到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还需要600~1000年。。。这么漫长的时间,总归要发生很多事,总归会有很多英雄和失败者,总归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出现,不然呢?

       毋庸置疑,中国的历史的整体准确度确实比较高,原因很简单: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古文明——中华文明在历史上的异族入侵中受到极大的伤害,比如五胡乱华以及蒙元和满清时期。然而,五胡乱华虽然曾经让汉人数量下降到仅仅数百万,但毕竟还有“衣冠南渡”,文化和历史至少保住了主干;蒙元虽然武力强大,而且划分了族群等级,统治者拒绝汉化(直至王朝末年许多蒙元贵族仍不通汉文)。但也正因为如此,对于中原文化相对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这种“多元并存,有限融合”的做法,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大量异域文化的流入)。。。至于满清,以后会细说。

      最最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的“竹简”作为主流书写材料使用超2000年,覆盖了中华文明奠基期(如诸子百家、秦汉制度形成)。竹简虽不至于“永垂不朽”,但综合素质确实大大超越了莎草纸和泥板,使文献可跨代传递,如西汉朝廷曾征集民间藏简修复典籍。尤其是秦代的“书同文”使竹简文献可跨地域解读并保存,随着东汉的造纸术和唐宋的印刷术,从而让中华的文化和历史历经无数磨难仍能传承至今。

500

二、西方古代史并非完全断裂。

      不少质疑西方古代史的国人,都忽视了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395年~1453年)的存在——历时千年的东罗马帝国,无疑是西方古典文化和历史传承的核心枢纽。巅峰时期拥有356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和3400万人口的东罗马,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年)时期仍然保留了近百万平方公里和1000万左右的人口,这是绝不可以忽略不计的“文明火种”。

      毫无疑问,由于缺乏造纸术和印刷术,拜占庭帝国确实未能完全保留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必然存在过某种文明)。然而,拜占庭帝国显然也不可能“啥都没有留存下来”,且不说千年的时间内与欧洲和阿拉伯地区的不断交流,哪怕是仅仅保留下来一个小房间的文献资料,仍然足以让古希腊古罗马的大致历史流传下来,不然呢?

      很多“伪史论者”把目光都放在了“古希腊抄本”:由于这些抄本年代“较近”(八九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后期),所以古希腊古罗马没有“原始文献”保留下来,所以“古希腊古罗马是虚构的亚特兰蒂斯”。问题在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典籍抄本确实有很大的质疑空间,但古希腊古罗马并不缺乏“原始文字记录”——古希腊留存至今的石碑、陶片、钱币和青铜器,带有文字的总数约5~10万片,总字数至少有500万(含缺损难以辨识但肯定是文字的部分);至于古罗马,拉丁文和希腊文的额铭文数量40万+,字数起码5000万起,至于莎草纸之类都不计算在内。。。

500

      简单说,哪怕伪造其中十分之一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即便某些“著名碑刻”(例如德尔斐神谕铭文等)是后世伪造的,也丝毫不影响“古希腊古罗马”是真实存在的事实。对比一下,目前全世界甲骨文的保存数量约15~16万片,总字数约1000万字,这是商朝存在和究商代语言的最大实证库。由于象形文字“言简意赅”,甲骨文远超同期其他文明文字遗存。然而,如果因此认为古希腊的500万和古罗马的5000万就“不足为凭”,这绝对不是科学、理性和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

       附带说明一下,直到目前为止,中国古代更早的时期,即商朝之前的夏朝,确实有很多遗址(比如良渚等等)被发现和挖掘出来——然而,并没有发现可确认为文字的文物,一些具有文字特征的符号不仅数量少(1000左右),而且基本不成句也无法解读。即便是中国史学界,也只能把这些符号视为文字的前身或萌芽,但尚未形成如甲骨文那样成熟的文字体系。。。或许随着更多的遗址和更多的文物出现,以及考古技术的进步(如微痕分析、AI图像识别),史前符号的研究会改写中国文字起源的认知。

三、西方古代思想史肯定出现过大断层。

      如果不能否认古代欧洲存在过“智慧人类”,那么就必须承认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不然呢?总不可能几千年都是“行尸走肉”一般活着吧?奴隶主和贵族总不可能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再不然就是上街调戏“良家妇女”,其他啥也不想吧?。。。这不是我夸张,还真有“观察员”这么一本正经地问过我。

      问题在于,古希腊人的“思想”到底是什么样子?——铭刻在石块、陶器和青铜的文字可以证明古希腊古罗马的存在,但毫无疑问这些碎片化的文字基本不可能形成完整的典籍文献,尤其是哲学和科技这样的记录,这一点和甲骨文的情况类似。因此,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和“科学”,确实不存在“原始文献”的考古实物。

      毫无疑问,拜占庭帝国的学者会抄写和复刻“不断腐朽残破”的古希腊古罗马典籍文献,但也肯定会有“无足轻重”或“难以辨识”甚至“我(抄写者)不喜欢”的文献被逐步放弃。同时,由于拜占庭帝国的长期衰落,学术研究和教育必然不会被统治者放在首位,无心关注甚至完全不顾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另一方面,即便是重要典籍在不断传抄和研习的过程中,各种“二创”甚至“重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即便是文化昌盛百倍、传承连绵不绝的古代中国也难以避免,比如著名的“《尚书》真伪之辨”,即便近现代大量简帛随考古发现出土(比如“清华简”),《尚书》的完整原貌仍然不能说100%复原(宽松来说也只有六成),甚至可以说永远也不可能复原了。

      拜占庭帝国在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彻底覆灭。根据史书记载,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奥斯曼军队进行了三天劫掠,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藏书、皇宫档案和私人图书馆被焚毁或散佚。显而易见,古希腊古罗马的典籍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受到极大的破坏。而无论是“希腊学者贝萨里翁(Bessarion)携带近千卷手稿逃往意大利”,还是阿拉伯人“收集”的战利品以及“长期交流”得到的文献,都不可能完整保留“原貌”。

       同时,阿拉伯人固然“虚心好学”(不是反话),但不可能没有选择性。比如在天主教之前,伊本·西纳(阿维森纳,Ibn-Sīna,980—1037)就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与伊斯兰神学结合,早于天主教的经院哲学至少100年。。。显而易见,要“结合”古希腊思想和一神论的“神学”,如果不经过“三创四创”,那只能是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和“上帝/真主的意志”恰好“完全吻合”,不然呢?顺便说一下,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早期历史也湮灭严重(莎草纸的功劳),但核心典籍和历史保存还算完整(也必须如此),应该没人会质疑阿拉伯的帝国也不存在吧?毕竟人家古时候还是很能打的,奥斯曼好歹熬到了一次世界大战。

500

       “巧合”的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著作(经院哲学的核心)虽然自称“保留了部分希腊文抄本”,然而也不得不承认“阿拉伯译本更完整”。用“正式的说法”就是:阿拉伯译本对《形而上学》和《工具论》的传承至关重要,但欧洲最终通过多源校勘(希腊+阿拉伯)恢复了更完整的亚里士多德体系,而托勒密的著作则几乎完全依靠阿拉伯译本。。。我之前已经说过“经院哲学”在天主教的核心地位,同样“巧合”的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后期,神学院一直是欧洲大学的绝对主体,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就是“亚里士多德体系”和“托勒密天文学”。当时若一位学者能被称为“天才”,通常意味着他不仅精通亚里士多德哲学和托勒密天文学,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突破或跨领域创新。

      强调一下,基督教毫无疑问是“来自劳动人民”的底层宗教,连一开始的经文都是从犹太教“拿过来”的。毫无疑问,天主教早期的文化底蕴即便不说是完全草根,至少也是乏善可陈。无论是为了对抗异教的质疑,还是为了走“上层路线”,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都会极力提升“文化素质”。因此,要么基督徒都是天才,可以自己创造出一套完整的,直到今天还很有生命力的宗教理论和思想体系(不服气的可以找个牧师辩论一场);要么就是“圣徒”们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文明的说法就是:不断从当时所有能找到的、“有来头”的文化思想中吸取营养,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等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习惯用“经院哲学”做招牌,早期的基督徒何尝不需要“古希腊哲学”这块牌子?同样的,哥白尼神父可以“挂羊头卖狗肉”(本质是反经院哲学),早期的基督徒就真的都是“圣人”,对“古典文化”一字都不会改?

       ——总而言之,无论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著作原本是什么模样,经过这一系列长达两千年的沧海桑田,要保留原貌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极端一点说,某位古希腊哲学家(比如亚里士多德)或许真的存在过,也有过几本著作。但会不会在后续“二三四五创”(完全可能更多)的过程中,膨胀数十倍甚至变得连本人都认不出来?从这么长的历史变迁,以及从奴隶社会到封建宗教体制的演变和差别(实在非常大)来说,这并非不可思议的事情。。。虽然这仅仅是猜测,但大家都没有不可动摇的证据,不是吗?

        再次强调一下,中国人的传统是“求真务实”,可以批判古人的思想,但篡改原文肯定是不可接受的。但对于古代欧洲人(现在可能不一样)来说,一切都是神的意志,一切都是神的指引,一切都是为了神的荣光。。。篡改古人著作?这当然是不存在的,这是“神的启示”,是神在牵动我的笔,侬晓得伐?

四、古希腊哲学无论原本是什么样子,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基本没啥关系

       重复一遍,我之所以采用“正史记载”,就是打算用“魔法打败魔法”,用“正史记载”来证明现在“公认”的古希腊哲学对自然科学没啥帮助。

       如果不能证明这一点,那么无论“古希腊哲学”是真正古希腊人琢磨出来的,还是中世纪欧洲人自己想出来的“文艺复兴哲学”,这有多大区别呢?——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古希腊哲学”对于现代欧美国家的宗教、政治、哲学、社会、政体和道德规范等等有着巨大的影响,不然呢?不管“古希腊哲学”的历史是二千多年还是二百多年,我们总不能说这玩意不存在吧?那么,欧洲现代科学是哪里来的?。。。都是抄中国的?元素周期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是抄中国的吗?

      另一方面,如果能够证明“古希腊哲学”与自然科学/科技的发展没有关系,或者至少不是“必由之路”——那么,古希腊有没有“思想”,或者有啥“思想”,和我们有一毛钱的关系?欧洲国家造了多少“假古董”,我们为啥要如此义愤填膺?甚至比棒子哥直接抢我们的遗产还要较劲?。。。难道我们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任何历史和成就,还需要西方人“签字画押”才算数吗?大家自信点,OK?

      在我看来,即便从内宣外宣的角度,能够彻底否定“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和思想存在过,当然算是好事吧。但是,一来考古文物有无数,这肯定不可能做到(至少外国人无论如何不可能接受);二来还是那句话,西方近现代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是确凿无疑的事实,无论他们是啥“思想”的带领,都不可能改变已发生的近代史,不然呢?

      ——中华文明经历过无数的磨难,很多次差点堕入深渊,我们是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复兴崛起的,不是吗?无论成功还是曾经的失败,我们都只能也只需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总结经验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即便西方人作弊抄袭使阴招不讲武德才赢了一招,这又能如何?趴在地上絮絮叨叨找理由开诉苦会有啥意义?祥林嫂附体么?。。。挨打了就爬起来,养好伤口再打过就是,我们一定会笑到最后的,不然呢?

500

       最后说一句,无论是“伪史论者”还是“信史论者”,如果谁有真材实料和真凭实据,完全可以自己去写论文并发表你的大作,我绝对100%举双手赞成——而如果仅仅是凭着脑洞和几篇地摊文,非要在这里彰显自己的睿智和“独立思考”,那还是算了吧。。。我只是一个退休老头,连“古希腊哲学”都学不会也不在意,怎么会在意什么人的“脑洞与激情”呢?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