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人这场战争到底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伊朗赢学”不存在

500

  伊朗自研的“霍拉姆沙赫尔-4”导弹

500

  伊朗的高超音速导弹“法塔赫-1”,最高速度达到了15马赫,每小时18360公里,美国也害怕,何冲以色列

  继续讨论一下伊朗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的问题。

  现在因为这场战争中出现了伊、以、美三方都宣称自己赢了,变成了“三赢”,所以到底谁赢谁输反倒更不清楚了,作为旁观者,中国人对此的争议反倒更大,但在我看来这场战争中伊朗是赢了,虽然有可能是惨赢,但赢是一定的。

  伊朗人在刚刚过去的这场所谓的“12天战争”里,是真刀真枪地跟以色列和美国这两个核武器国家交了手的,虽然尤其是伊朗与美国在6月22-23日的这一来一回,美国先是使用B-2轰炸机和核潜艇投下大量的炸弹和导弹,炸了伊朗的核设施,然后,伊朗又向美国的中东军事基地发射导弹,这其中象征性的对抗或者是大于实质上的交战,但那些也并非是伊朗一国之选择,所以并非是伊朗的投降,而是美国和伊朗的共同选择。

  若真说是投降,既是伊朗的,也是美国的。

  在这一点上,美国总统特朗普亲口证实了,是他“指引”着伊朗的导弹在指定时刻轰炸了指定地点,你说好玩不好玩吧——只要你内心不再把美国当成这个世界上的绝对霸权,也就明白伊朗人在其中获得了某种胜利。

  而单论与美国军队之间的对抗,其实差不多从2010年代以来,伊朗的这次战斗是最为激烈的了,美国军队已经动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最为强大的一系列常规武器,而且是针对防空水平极差的伊朗发动的攻击。

  更何况,这次被特朗普称为“12天战争”的伊以冲突,在我个人看来,如果没有美国人最后的出手,假以时日,伊朗再准备得更充足些,以色列这个中东小霸王就很有可能被伊朗给彻底打垮了,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之后的全国讲话里也是这么说的,伊朗已经找到了克制以色列的最合适战术,就是“加沙怎么样,以色列就该怎么样”,把以色列炸回到石器时代,伊朗是有这个能力的——所以,放在所有中东的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国家里,伊朗都是最强大的。

500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被伊朗摧毁

  在6月2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宣布接受与伊朗的停火协议,而协议达成前数小时,伊朗向以色列内盖夫的内瓦提姆空军基地发射了最后一轮导弹,之后特拉维夫的卫星城雷霍沃特市的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被伊朗摧毁的照片就在网络上疯传——这座“以色列科学心脏”的惨状揭示了停火决策背后的残酷逻辑,这场战争正在变成以色列难以承受的消耗战,以色列央行的一位前官员警告说:如果冲突再延长一个月,将引发以色列的严重财政危机。

  在6月15日凌晨两点,一枚伊朗的“霍拉姆沙赫尔-4”中程弹道导弹以8马赫速度撕裂夜空,精准命中了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A区实验室,让这座占地300亩的以色列最硬核科研中心瞬间沦进火海,伊朗导弹的冲击波还震碎了一公里外建筑物的玻璃,价值上亿美元的电子显微镜、超算设备瞬间都化为废铁了。

  魏茨曼研究所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数十年积累的活体细胞与基因样本库因高温水浸彻底消失,其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塞加尔团队的算法研究成果也灰飞烟灭,还有阿达·约纳特团队即将完成的新型抗生素研究也随着服务器的熔毁永远丢失。

  而以色列的“铁穹”系统拦截率已经骤降至20%,每枚“箭-3”拦截弹的成本达到了400万美元,相当于伊朗导弹进攻成本的8倍。以色列国防体系在伊朗人“低强度+高频次”的攻击下濒临崩溃,日均拦截成本达到了2.85亿美元,约20.5亿人民币,且“箭-3”系统的储备也仅能再支撑10-12天的伊朗饱和攻击,若冲突再持续一个月,以色列的总支出将达到至少是120亿美元——足够建设3座魏茨曼研究所的,可以说以色列全国正在伊朗导弹的攻击下陷入功能性麻痹。

  所以,我说伊朗其实是找到了彻底打垮以色列的密钥。

  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向伊朗人的这种勇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战斗精神学习,任何理论上的和想象上的斗争都永远代替不了伊朗已经付诸实际的行动上的真刀真枪的斗争,伊朗与美国,还有与以色列之间的斗争,我们肉眼所及,从奥巴马时代熬到了特朗普时代,又熬到了拜登时代,现在又熬到了特朗普时代,伊朗一直是是孤军奋战,百折不挠,这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500

  内塔尼亚胡的背景,是伊朗导弹造成的,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大的城市悲剧

  尤其是,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这个人更是不容小视。我现在觉得他不止是一个教士,以前我对这个人不了解,一直以为他就是一个狂热的教士,一个神棍,现在看,他更是一个控制能力强大和思维判断非常强大的战略家,是中东伊斯兰世界的第一狠人。以色列一直想消灭哈梅内伊,美国也想,但至今谁都动不了他,这就是证明。

  战争从来都是非常时期和非常时态的,伊朗在六一三事件中一下子损失了那么多重要的军头,在那么一个非常时期和非常时态下,遇到这种事,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的,像美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就能承受得了吗?但只用两三天伊朗的军心就稳定了下来,哈梅内伊选中的新军头们出牌再无错误,大家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能做到这种地步谈何容易。

  伊朗的核武器计划这次肯定是受到了损害,但到底受到多大程度的损害无法确定——但我看伊朗核武器计划之所以一直不能爆发,还在于伊朗在研发和管理机制上还没有获得真正的正确和最快速的路径,肯定没有达到朝鲜的高水平,这还是实力使然,而非别的。

  现在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客观上就是美国和以色列的鹰犬,也给伊朗的核武器计划造成了重大障碍,最重要原因还是人才和技术的积累达不到,就像中国也是长久以来在芯片技术上被卡脖子一样一样的,客观条件难于突破才是最重要原因,所以且得煎熬着呢。

  但在这场战争的最后时刻,最戏剧性的结果是,美国和伊朗等于是“商量着”结束了这场战争,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亲自证实了这个过程,那边的决策人一定是哈梅内伊,但特朗普却闪烁其辞,证明跟特朗普联系,哈梅内伊也是由代理人对话,这种宗教仪式式的交流太有意思的。

  而作为这场战争的发动方的以色列在这样一个结局的达成中,却等于被美伊共同扔到一边,这里面的妥协和做秀既是双方的,也都是为了斗争的需要,而绝不是为了投降的需要,其实这里面包含了更多的还是伊朗拥有丰富的斗争经验。

  伊朗人这回到底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

  我认为是胜利了,因为以六一三事件的烈度看,以色列和美国原本就是想让伊朗亡国、亡军的,那么现在的这个结局决定伊朗是胜利者,所谓的“伊朗赢学”还真的是不存在的。俄罗斯,巴基斯坦,朝鲜和伊朗,在这么一个混乱危险的世界里,都已经经历了残酷战争的洗礼,且都是愈战愈勇,巴铁和伊朗现在更是亮点迭出,可以说中国人的朋友圈都是极能战斗的国家,对于未来世界的险恶,我们中国也得有底限思维和极限思维的准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