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科普光声奥秘,点亮求知火花

6月27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国情实践队在赤壁市柳山湖镇宝塔山村“希望家园”夏令营开展了第一天教学活动。队员们精心准备,将物理知识融入趣味实验和互动课堂,带领学生探索光与声音的科学世界。

光的魔法:点亮探索之

实践队员张凯琪以“海市蜃楼”现象开启“光的探索”课程。她深入浅出地讲解海市蜃楼的形成原理,让学生们认识到这并非神话,而是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500

为直观展现原理,张凯琪演示了两个有趣的实验。她将吸管放入装满水的塑料瓶中,旋转瓶子后,吸管在特定角度下“消失”了;接着,她引导学生们透过装满水的玻璃杯观察立体的图纸,发现图案方向反转了。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们感受到了光学的独特魅力,了解了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时因折射率差异产生的现象和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500

         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的光学知识,更学会了用科学思维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奇妙现象,感受了探索物理问题的乐趣。

声的奥秘:倾听自然之音

实践队员于慧馨带来的第二堂科普课程聚焦于“声音的奥秘”。课程开始,于慧馨通过播放自然界中的声音,引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我们是如何听见声音的?”她借助人耳结构示意图,详细讲解了耳廓、外耳道、鼓膜、听神经等各部分的功能,并通过一个模拟声音传递过程的小实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听觉形成过程的理解。课程最后,于慧馨特别强调了保护听力的重要性,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可能损伤耳朵的行为,并给出了实用的护耳建议。学生们在声音的世界中感受了自然的魅力,积极参与问答环节,也在课后纷纷表示要用科学的方法爱护自己的耳朵。

500

500

         首日教学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们表示,在授课过程中虽然有些紧张,但看到学生们专注的眼神、踊跃的发言以及理解知识后的兴奋,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学生们每一次好奇的探索和真切的反馈,都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支教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播撒科学的种子,点燃求知的火花。

实践队的科普支教旅程刚刚开始,未来,队员们将怀揣更大的热情和耐心,继续为孩子们呈现精彩的科学课堂,陪伴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成长,共同开启一段充满收获的科学之旅。

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

通讯员|徐宇彤

摄影|吴科汝

责编|程雍棋

审校|马英 舒佳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