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轰炸之后的伊朗将走向何方?
美国轰炸之后的伊朗将走向何方?
——当前与随后德黑兰的主要应对之策
2025-06-24
在两天前的6月22日,经过来自西方主流媒体大量模棱两可信息的混乱喧嚣之后,美国战略司令部指挥美国空军驻扎在本土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第506飞行联队昂贵的B-2A机队和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一艘位于印度洋的“俄亥俄”级攻击型核潜艇【推测可能隶属于“尼米兹”号航母战斗(打击)群】,在德黑兰时间凌晨2:10终于对伊朗境内库姆附近的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等地的三处核设施进行了战略性空袭。
为此,美国总统特朗普专程提前一天离开了正在加拿大卡纳纳斯基斯镇举行的第51届G7峰会现场,在白宫战情室观看了这场军事行动的主要过程。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总参谋长)丹·凯恩空军上将,在五角大楼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之作了正式说明(1)。
仅从军事角度而言,美国空军动用第509联队第11、第12中队的七架B-2A战略轰炸机,在这次横跨半个地球、超长时空距离的远程奔袭中,经过超过18小时的满载飞行,直接参战的每架B-2A分别携带重13.6吨的巨型钻地弹GBU-57(MOP)两枚,向既设伊朗核设施共投掷了14枚MOP,其中重点目标道尔多12枚。美军核潜艇向伊斯法罕发射了2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
从美国东部时间21日凌晨开始到22日下午结束,参战B-2A编队前后飞行36个小时,横越9个时区,飞行距离长达24000千米(2)。而在整个行动中,美军共出动了包括F-22、F-35战斗机,KC-135加油机和其他电子战飞机、预警机和侦察机,超过125架作战飞机组成的庞大空中编队。
美以两军“历经数月的精心策划”,七架B-2A所确定的飞行线路是从美国本土起飞,以平均900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向东越过大西洋、经地中海上空、穿越若干中东国家领空,在伊朗西部境内发起攻击。同时,美国空军还利用民用FR24软件接收来自另外架B-2A的飞行应答信号实施了横越太平洋战术佯动,并曰“起飞后不久就进行了加油”(3),包括在怀特曼基地、加利福利亚沿海、夏威夷西卡姆联合基地上空实施的三次空中加油。然而,待网民推测B-2A编队可能飞抵关岛空域时,执行作战任务的轰炸机编队已经发动了对伊朗三地核设施的空中打击。其实,在特朗普21日正式批准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之前,这些战略轰炸机大致就快起飞了!
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也发表了官方声明并宣称,“美国对派遣地面部队不感兴趣,美国无意更迭伊朗政权”(4)。
然而,这还能让他人相信吗?
此刻,有关这次战略轰炸的作战评估尚未正式公布,仅从目前来自美国商业卫星公司发布的某些空袭后的卫星地面照片看,这些核设施所在地的地表出现了若干醒目的弹坑、地面建筑也遭到暴力洗劫。
随着美国空军“午夜之锤”行动的结束,现在的关键问题,一个是此前已持续了十余天的以伊空中战争是否将转化为美以伊的“三国演义”?一个是挨炸之后的伊朗政府对此将做出何种反应?
当然,此时那些鼓噪“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言论,除了危言耸听、哗众取宠之外,类似这样的信息传播并没有多少含金量,也说明虽然这些人的身体业已进入了21世纪,但其头脑依然停留在数十年前的冷战时期,因此这是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的!
联想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穿戴着具有鲜明民族特征服饰的普什图人在“帝国的坟场”阿富汗山地对入侵苏军进行的持续抵抗,以及前几年拜登政府从喀布尔撤军时的狼狈形象,如今的特朗普政府应该是会坚决回避将以伊战争转化成美国-以色列对伊朗的全面战争,即“伊核战争”的。
现在让我们来侧重分析第二个问题,即德黑兰将对惨遭美国人的侵略轰炸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一般地讲,在这个面积超过160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亿的国家,美国和以色列要与之开展包括地面作战在内的全面战争是绝对不可思议的。因此,在进行这类不计后果,然而却只是象征性的“战略轰炸”之后,关键就将取决于在美国的轰炸后德黑兰现政权是否能够继续存续下去,取决于伊朗国家上层对这场侵略战争的认知、伊朗民众的社会反应和伊朗军队实施反击的真实实力。
在这个基于伊斯兰教义建立的现代伊斯兰政权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伊朗高级教士集团,这些毛拉事实上主导着世俗形式下的主要社会权利和国家的运行。最高领袖派驻这些世俗机构的两千多位代表,在其中起着相对决定性的实质作用。
同时,到立国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在伊朗政治与社会生活中伊斯兰革命卫队扮演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早已单纯从起初单纯的军事-情报组织,发展到覆盖伊朗社会,全面渗透并深刻影响着这个国家从国防、治安领域到经济甚至对外贸易,直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6月13日以色列发动对伊空中战争时的首要目标,就是清除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指挥系统主要组成人员的根本原因。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特拉维夫对于伊朗的社会结构及其运作机制的了解,还是非常透彻的。
所以,这些身穿长袍的伊斯兰大毛拉和身着军装的伊朗将军对于“六二二”轰炸的态度,将最终决定伊朗对这一事件作出怎样的反应。
在基本排除了美-以将对伊朗发动地面进攻的任何现实可能性之后,伊朗现政权来自外部的直接威胁其实并不太大。此时,对于伊斯兰政权最大的威胁依然将主要是取决于其内部是否稳定,或可能出现社会危机与国内的社会内乱。当然,至于此刻跳出来跃跃欲试想“复辟”的巴列维王储,大概就可以不值一提了!
伊朗的主体民族是波斯人,在西部地区还有阿塞拜疆、库尔德等少数民族。尽管什叶派内部的教派分歧始终存在,但是由于这个单一伊斯兰什叶派主体民族在全国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伊朗国内的民族矛盾并不尖锐,除了那些境内的库尔德人不时受到来自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等地同胞的鼓噪时闹点民族独立风波之外,当前伊朗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是集中在如何尽快改善国计民生,提高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上,而这又与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社会的对伊制裁体系密切相关。这也是伊朗现任总统上台前后,希冀进行对美谈判,谋求以放弃发展核武器来换取解除“国际制裁”的动因。
当然,此刻我们从中看到得更多的却是,这只不过是伊朗上层一部分人即所谓“改革派”的一厢情愿!
因为,基于国际犹太资本财阀集团的贪婪嗜血本性、美国政府在中东地区的传统战略利益与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中的重大影响……就不可避免地决定了伊朗必然成为美国当今在中东的现实“客观敌人”或出于现实需要而人为制造出来的拟议中的一个“主观敌人”——这也许就是伊斯兰革命之后波斯人的宿命吧!
这种对外战略从来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制造地区国际冲突,进而建立由其主导的在国际政治中所谓地区战略平衡所常见的一种的操盘手段,抑或国际话语体系。
那么,已经建立起本国独立的导弹发展体系的伊朗,将如何面对被炸之后的国内外形势呢?
面对伊朗民众绝不可能允许政府炸就炸了而不需要负担任何责任的国内社会情绪,德黑兰必须对此有所反应或者说某种对外誓示。然而,客观上国力的过度悬殊,加之现在伊朗所处的恶劣国际处境,这就必然意味着这种反击是不可能过于强硬、也将难以长久的!
这是否与在两伊战争末期,当年霍梅尼大阿亚图拉被迫接受联合国停火协议时的境况异常类似?
在所有的备选项中,首先,伊朗最能震动全球,也最具威慑力的“武器”就是玉石俱焚般地直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这同时也将意味着现政权将与全世界为敌。因此,这在战略上是绝对不可取的!甚至较之其过去发展核武器,更容易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其次,使用导弹直接袭击在其射程之内美军在中东、尤其是海湾地区的众多基地,尤其是位于波斯湾内近在咫尺的美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美巴林贾法勒海军基地(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所在地)与沙特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当然,这就意味着将直接与美国发生碰撞,德黑兰是否有此决心,尚有待观察。
因此,在现实条件下,客观地讲,不管对外的宣言是怎样的,伊朗大致也只能做出某些政治姿态上的某种象征性反击!
事发后,伊朗外交部就美国军事侵略伊朗和平核设施发表声明,“伊朗外交部最强烈地谴责美国对伊朗和平核设施的野蛮军事侵略,这一侵略行为公然且史无前例地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最基本原则和国际法规则,并要求好战且违法的美国政府对这一重大罪行造成的极其危险的影响和后果负责”(6)。
如果波斯人真的想要雪此大耻,最终彻底清算美国人六月入侵暴行的话,那么,如何真正有效凝聚民心,积攒自身力量,行当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发展之计;同时,彻底突破过去那种“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的既定对外战略思维的窠臼,准确定位自身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寻求能够切实改善其国计民生的真正朋友,有效运用其他有利的国际因素,进而结构性地改变自已所处的国际关系,知耻而后勇,也许这才是在未来15~20年内国家发展的根本方向,……
总而言之,根本的问题在于与时俱进,在于其自身的重大改变!
这有两层含义:
第一,最根本的是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自己。
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积极发展国民经济同时改善民生,这是伊斯兰毛拉政权得以持续的根本;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当然,就首先意味着在内心对那些本质上与伊朗为敌的任何国际势力,如美国、如国际原子能机构、包括法英德等西方列强等等,不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二,积极主动调整对外关系。
真正搞清楚,谁是自己的敌人,谁是自己的朋友,重新认识现实国际关系的主要结构与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那条立国之视确实的既定国策一时难以舍弃,那么,在具体进行战略实施时突破过去那种传统思维的约束,还是可以做到的。
不要再发生类似不久之前,在最近这次(六月)印巴冲突发生后的第三天,即匆忙与新德里签署所谓“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这样一种莫名其妙、损人不利己的“骚操作”了。
事实上,现在的印度与以色列的真实关系是这样的:
【续后】此时的变化,真是太快太大,让人触不及防。
空袭发生的次日,6月23日以军继续袭击了“兼具军事与统治的双重价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多个指挥部与部队。其中包括,“负责德黑兰安全防御,含内部威胁应对”的革命卫队“萨拉阿拉”指挥部;“负责德黑兰省多座城市的综合防御及政权维稳”的“阿尔伯兹”部队指挥部;“专司内卫部队人员的监控并管控该组织内部信息通讯”的伊朗内卫部队信息安全部门的指挥部和“承担国土防御职责,包括镇压抗议活动等内部动荡”的“赛义德·舒哈达”部队。以及作为“革命卫队权力核心之一”的伊朗巴斯基民兵总部(7)。
同时,“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再次遇袭”(8)。
当地时间23日晚间,伊朗武装部队发布声明,宣布对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实施了导弹打击。声明称,此次行动是对美军袭击伊朗核设施的回应,经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由伊斯兰革命卫队具体执行。伊朗武装部队向卡塔尔的美军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射了“毁灭性且威力巨大”的导弹,即第三代空天导弹“开伯尔沙坎”多弹头弹道导弹首次投入使用(9)。
当天晚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以色列与伊朗之间“完全彻底”的停火协议将生效,24小时后战争将正式宣布结束(10)。
当地时间6月24日,中东主流媒体阿拉比亚电视台发布消息称,伊朗和以色列宣布停火。同日伊朗国家电视台也称,伊朗对以色列停火。某白宫官员称,以色列同意停火,条件是伊朗停止袭击(11)。
初稿写于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