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需要创建基于自身民生和文化习俗的消费评价测算体系了

【本文来自《中国实物商品消费潜力还很大,基本和墨西哥差不多,只有吃喝、空调、汽车领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消费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以及汇率等因素都是可以进行理论性的讨论,但是,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被忽视了:数据可比性。

1、数据可比性应该指的是各国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消费侧重等方面的巨大差别对数据可比性的影响。比如:国家体量过小,使差别不明显,因而忽略了数据的可比性差距,再比如像中国体量这样的国家,其差别对数据可比性的影响就不能忽视了,且必须纳入主要测算权重。

2、在过去1000年,或者说500年内吧,中国的国内民生与国外交流、融合和冲撞的规模及程度不若墨西哥,以及绝大多数中、小国家,包括南非、巴西、沙特、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日本、土耳其、埃及......,几乎是有一个算一个,都比中国要在民生、民俗、民意等方面与西方体系交流、融合冲撞得规模更大,程度更深。像这样的消费数据直接对比对于中国民生来说,其不适应性是全球最高的!!!

所以,不能直接对比,仅可供参考。甚至,中国已经到了需要创建基于自身民生和文化习俗的消费评价测算体系了。

就文中的几个对比项说一下哈:

1、蛋白质对比相对来说最靠谱,其它的,如维生素、热量、微量元素等如果也能对比,且包括性价比的对比得话,才更全面,相关的呈现指标还包括平均寿命。

2、在现在的中国,大家庭式的生活模式已经不是主流,但各种基于大家庭模式的消费仍然比例不小,其表现在汽车、住户、家用电器等方面必然是人均数量要低一些,这是民众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并不是民众基于消费能力的选择。

3、Pad之类的消费品,其产品特点更适合西方及被西方经济学拿捏的国家。在中国,不管它的消费如何快速增长,也只是部分地区、部分人群、部分年龄的消费者的消费数据可用,且其使用多倾向于娱乐游戏和社交,类似此类的消费数据统计小项,其对中国的消费数据分析价值是有限的。

4、手机和电脑的消费数据受年龄层消费群体差别性的影响还是很大,预计再过一、二代人就会与西方国家及墨西哥之类的国家差不多了。

5、有一个重大的消费对比数据现在在技术上还几乎无法用来分析:吃喝。中国有巨量的吃喝消费者,其消费数据也是难以统计的。甚至对于中国消费来说,吃喝在定义上的复杂性都是西方经济统计学没有见过的。

6、最后说一个重点:一个基于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其在政策、产业、金融等资源使用方面必然与一个基于为资本利益服务的国家不同,很多经济要素不能直接对比,或者说尽管可以对比,但不能直接使用逻辑分析。 为人民服务的国家体制也存在腐败、官僚和决策错误,但这是体制中的瑕疵,是改进工作的目标;而为资本服务的国家体制存在的腐败、官僚和非科学决策则不是瑕疵,而是体制中的DNA,是非改进项 -----  除非进行一场人民革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