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一季度业绩炸场,但雷军手中底牌还没出完

5月27日,小米集团一季度财报如约而至。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实现总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4.5%,双双刷新历史纪录。

500

财报出炉后,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发文表示,这是“第二次单季收入过千亿”。

最近几个季度,“史上最强”一直是小米的财报关键词。业内人士一度感叹:“能超越小米的,或许只有它自己。”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绝非仅仅是冰冷的数字跃升。它是小米作为中国科技企业代表,向全球新一代消费电子王者宝座发起冲击的底气与实力。

500

“人车家全生态”强势驱动,各业务板块多点开花

在“人车家全生态”协同效应强势驱动下,2025年一季度,小米各业务板块实现多点开花、全面增长。

手机×AIoT的核心业务收入为927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8.9%,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323亿元,同比增58.7%,创历史新高,大家电业务收入更是翻倍增长。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达186亿元,小米SU7系列交付量稳健增长,单季交付75869辆。

虽说现在市场的目光大多都紧紧盯在小米的汽车业务上,但无疑在现阶段,智能手机仍是驱动其整体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按照Canalys的统计,本季度,小米国内出货量达1330万部,同比增长40%,在国补刺激以及其人车家一体的战略协同下时隔十年重回第一,市场份额19%。其次是华为、OPPO、vivo,苹果销量下滑排名第五。

更为关键的是,小米智能手机的高端化战略已初见成效。在中国大陆高端市场份额达到25.0%,尤其是5000至6000元价位蝉联市场第一。

500

与此同时,小米在其他领域的高端化进程也在加速。如智能大家电领域,中央空调Ultra系列、双区洗衣机等高端产品,均赢得了市场青睐。智能汽车领域,小米SU7 Ultra站上60万元以上定价区间,全面提拉汽车高端品牌价值感。马上到来的7月,小米首款“豪华高性能SUV”小米YU7,也将正式上市。

这种多领域协同的高端化进程,恰恰印证了“人车家全生态”的战略远见。当消费者选择小米任一品类产品时,都有极大机会拓展到其他品类,从而带动全品类高速增长。这种协同效应,在⼩⽶高端化进行中同样适用。可以预见,在该生态的引领下,小米未来在手机、汽车、大家电这三大万亿级市场中,必然会呈现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

而小米并未止步于此,仍在不断深化这一生态战略。不久前,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的问世,标志着小米在“芯片、OS、AI”三大核心技术领域构建起长期技术护城河,使自身成为拥有最完整生态的科技公司,树立了领先全球的科技生态新样本。

500

天风证券研报称,小米自研芯片的推出将显著增强其产品差异化竞争力。目前,小米已实现手机SoC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化布局。随着小米高端机型销量占比提升,自研芯片或将成为其突破6000元以上价位段的关键筹码。

这一完整生态的筑造,还在资本市场层面,引发战略价值重估的连锁反应。比如,近期,国际投行巨头摩根士丹利预测小米股价要翻倍到100港元,2030年市值对标苹果;高盛更用30页PPT论证“小米造车碾压特斯拉”。

这场资本市场的估值革新,有理由让外界对小米生出更多期待,希望其尽快登顶全球消费电子之巅,开启新的小米时代。

500

三张底牌未出,小米的“终极形态”还能更具想象力

若将已有成绩视为“明牌”,小米手中尚未打出的三张“底牌”,或更具颠覆性。

首先,在软硬深度融合生态体系层面,小米正通过从设备规模、生态协同创新等方面,实现对苹果的全面反超。

截至2025年一季度,小米AIoT连接设备已增长至9.43亿台,同比增长20.1%,牢牢站稳全球最大的消费级AIoT平台。

对比苹果“封闭生态”,小米生态跨越200多个品类,本就展现出更开放的生态张力和进化弹性。加上自主芯片玄戒O1的发布,让长期制约小米AIoT发展的桎梏被彻底打破。小米可以开始真正系统性对标苹果,从芯片、OS到AI,苹果行业领跑的手机软硬融合护城河,已优势不再。

其次,AI时代的到来,让小米的战略价值将从硬件本身向AI生态入口转移,展现出强大的“大一统”潜质。

毕竟,小米作为极度稀缺的全生态消费电子公司,把握住了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端侧设备入口。

比如,作为AIoT生态的核心枢纽,小米全生态AI智能助手“超级小爱”,正通过一系列功能进化,如新增多模态交互系统、接入DeepSeek-R1推理引擎等,积极卡位AI agent。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7.5%,达到1.5亿。

500

除此之外,在操作系统层面,小米计划在未来2到3年内完成澎湃OS向AIOS的进化;硬件创新层面,小米AI眼镜战略加速落地,如在3月提前两周发布MIJIA智能音频眼镜2;在AI基础架构层,小米4月开源7B参数大模型XiaomiMiMo,在数学推理和代码竞赛中超越OpenAI和阿里32B大模型.....

最后,小米作为先进智能制造领域新基建的标杆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极有可能塑造出超越特斯拉的中国新型智能制造模式。

5月初,小米透露其智能家电工厂提前30天送电成功,项目全面转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将于11月投产,而小米预计未来十年还要在全球建20家智能工厂。

回顾特斯拉的发展路径,“自建智能工厂”这一模式实现了研发、设计与智造的高度协同,呈现出“所见即所得”的显著优势,具备高度自动化、数据驱动以及柔性生产等突出特点。

而小米在此基础上,依托本土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这一独特优势,有望打造出效率更高、更具示范效应的全球智能制造新范式,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领先地位。

500

结语

透过一季度的耀眼成绩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小米在商业层面的成功范式,更是一个科技生态帝国崛起的清晰脉络。

正如此前雷军在发布会现场豪言,“时代大潮,浩浩荡荡,先进科技,滚滚而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开启,属于小米的新传奇正在展开。”

雷军还称,小米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未来五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将达到2000亿元,进一步夯实技术创新实力。等小米二十周年,肯定会交出更好的答卷。

我们有理由相信:小米,这个中国科技的中坚力量,终将在全球科技版图上刻下属于中国企业的璀璨坐标。

•EN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