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保岗!华侨银行不裁员,背后藏着一代完人李光前克己为人商道

500

恒生银行裁员引发市场关注,尽管今年经济环境较具挑战,华侨银行行政总裁黄碧娟却宣布,她们没有裁员计划,还将极力挽留优秀员工。

华侨银行宣布不裁员!《一波说》以为,逆势保岗的背后,藏着其创始人、“一代完人”李光前“克己为人”商道。当资本寒冬遇上人性温度,华侨银行硬核传承李光前精神,这才是企业真担当!

500

500

逆势保岗!华侨银行宣布不裁员

500

华侨银行集团行政总裁黄碧娟

近日,恒生银行裁员引发市场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华侨银行集团行政总裁黄碧娟却强调,华侨银行不仅没有裁员计划,在今年较具挑战的环境下,她们银行还将极力挽留优秀员工。

前些日子,有消息称,香港的恒生银行将进行大规模裁员,个别部门削减幅度在10%-50%间,裁员拟于6月底前完成。不过,恒生银行几天前就裁员传闻回应称,近期正进行业务调整,受影响的员工数目占银行核心业务员工总数约1%;同时,该行因应市场变化而创造新职位,会进行透明的遴选程序,让所有受影响的员工均有机会申请新职位。

创立于1933年的恒生银行,是香港本地的老牌银行之一,其裁员传闻无疑在香港银行业里“一石激起千层浪”。据恒生银行的财报,其运营尚是稳健,去年营业溢利216亿港元,同比增长8.54%;股东应得溢利184亿港元,同比增长3.37%。另外,该行去年资产总额为17952亿港元,较上一年增长6.09%,不良贷款率为6.12%。

华侨银行行政总裁黄碧娟在宣布不裁员时,也提及今年较具挑战的环境,并指出,今年将聚焦贷款增长,并预期净息差将继续受压。另外,在谈及内地房地产对华侨银行的影响时,她表示:虽然内地房地产最差的情况已经过去,但不会急速反弹,需要时间才见复苏。

500

左起:王克、黄碧娟、陈伟名

黄碧娟是在5月16日举办的华侨银行大中华区东向传媒简报会上,宣布不裁员的消息。当时,出席简报会的华侨银行高层,还有华侨银行大中华区总裁及华侨银行香港行政总裁王克,新加坡银行大中华区私人银行总监及香港分行行政总裁陈伟名。

去年,华侨银行宣布拟斥资15亿港元投资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黄碧娟在会上指出,尽管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集团仍维持此投资承诺,包括升级办公设施及数据中心等,预计将于2025年底完成50%,至2026年全面落实。

黄碧娟在传媒简报会上强调,集团处于增长阶段,会透过自然流失平衡人力资源,但没有裁员或重大调整计划,未来会继续招聘,目标为业内最优秀的人才。

对于中美达成协议暂缓大部分关税,黄碧娟坦言,中美贸易战影响潜在贷款需求,相信仍会继续面对不确定的情况了。不过,她还指出,她观察到虽然航运业及内地太阳能行业将受贸易纠纷影响,但造船业及数据中心行业仍见机遇。

黄碧娟还表示,虽然过去一段时间,亚洲区客户已经陆续分散供应链,且未来此趋势仍持续,但相信围绕内地的供应链将不易被其他地方取代。黄碧娟乐观预期,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东南亚的经济仍有望取得增长,因此继续看好区域内的经济前景。

500

华侨银行大中华区总裁王克

被问及内地房地产对华侨银行的影响,黄碧娟指出,内地房地产最差的情况已经过去,但不会急速反弹,行业问题仍需要时间来解决。

华侨银行大中华区总裁王克在会上指出,集团将继续把握大中华区与东盟的贸易及投资流动,并透过升级科技平台及投资人才,强化服务优势。

针对特朗普4月引爆“关税战”,股市曾剧烈波动,华侨银行旗下新加坡银行中华区私人银行总监及香港分行行政总裁陈伟名表示,未见旗下客户因关税战开打而抛售资产、转持现金,反而将投资组合分散,押注股票、债券、私募基金等产品,但他也提醒投资者,切勿过分杠杆。

《一波说》注意到,黄碧娟看好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东南亚的经济前景,也是有一定依据的。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经济数据仙逝,4月份虽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主要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继续向好方向发展。今年4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前4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城镇失业率均值为5.2%,与去年持平。

500

华侨银行不裁员,背后藏着一代完人李光前克己为人商道

500

华侨银行管理层

华侨银行,是新加坡成立最早的本土银行,于1932年由三大华资银行合并而成,其中最早成立的一家,出生于1912年。目前,华侨银行也是新加坡第二大、也是东南亚第二大金融集团。

新加坡银行(Bank of Singapore)是华侨银行旗下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附属全资子公司;此外,华侨银行旗下保险公司——大东方控股(Great Eastern Holdings)是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最大的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人寿保险公司;另外,华侨银行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利安资金”,目前是东南亚领先的私营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顺带提及,数年前,华侨银行宣布在各核心市场统一品牌,于2023年,当中在香港的“华侨永亨”更名为“华侨银行(香港)”;在澳门则改名为“华侨银行(澳门)”。

2015年,华侨银行斥资387亿港元,全面收购上市公司“永亨银行”,收购后永亨银行下市,但当时仍保留“永亨”品牌。香港永亨银行,创办于1937年,后于1993年在港交所上市,曾为香港第八大银行,其创办人是祖籍广东顺德的香港金融实业家冯尧敬(1908--1985)。至于香港华侨银行,是1965年设立的,也是香港首间获得授权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银行,与内地往来密切。

500

华侨银行创始人李光前(1893-1967)

说到华侨银行的历史,就得提及其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光前。

李光前,是近代著名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也是深受新加坡、马来西亚人民和中国人民敬重的一代侨贤。李光前生前,曾是世界十大华人富商之一,也被称为“橡胶大王”、“黄梨大王”,他也是一位金融巨子,曾先后出任华侨银行董事会副主席、主席。

李光前,原名李玉坤,1893年10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幼年在家乡就读私塾。1903年,李光前随父亲李国专南渡新加坡,时年仅十岁。1908年,他回国求学于暨南、清华和唐山路矿诸名校,辛亥革命时,曾加入同盟会。1912年,李光前再次返回新加坡,时年十九岁,先后执教于道南、养正学校,兼任《叻报》编译。后考入英殖民政府办的测量学校,并函授美国某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

1914年,李光前被爱国侨商庄希泉、陈楚楠聘请为“中华国货公司”英文财库,后于1916年受爱国侨领陈嘉庚的聘请,先后出任谦益橡胶公司高级职员、经理;1920年,李光前与陈嘉庚长女陈爱礼结婚,时年二十七岁。

李光前与华侨银行的渊源,始于1923年,彼时他三十岁。众所周知,现今的华侨银行,系1932年由三家华资银行即华商银行、华侨银行、和丰银行合并而成立新的华侨银行,当时三十九岁的李光前为副董事主席。1934年,李光前出任华侨银行董事主席,时年四十四岁,一直任职到1964年因病辞职。

1923年那一年,李光前购买华商银行的股票,四个月后出任华商银行董事,后于1924年开始投资旧的华侨银行。1929年,李光前自立门户,创办南益树胶,后于1930年创办南益黄梨,并出任华侨银行董事。

500

李光前、陈爱礼夫妇及儿女们

李光前大举进军金融业之时,已是家喻户晓的“橡胶与黄梨大王”。最初,他是投资与人合并的华商银行,而涉入银行业,与他亲眼见证“谦益橡胶”关闭,并得出一个惨痛教训有关。

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袭来,由于银行逼债,陈嘉庚一时无法拿出现金清还贷款,结果被汇丰银行等8家银行将其公司、以及公司旗下橡胶园、橡胶厂标封、拍卖,最后导致公司倒闭。这一惨痛的教训,令李光前铭记在心,此后他出任华侨银行董事主席时,深知银行贷款之利弊,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道理。

1932年,合并后的华侨银行,已是当时新加坡最大的华资银行,在李光前的领导下,华侨银行业务获得空前发展,并成为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李光前认为,银行贷款可以帮助企业发展,但若处理不好,则可能令企业垮台,须谨慎从事。但他也认为“凡是在工商业最成功的人,就是最会利用银行信贷的人。敢于并善于利用银行的信贷资金,无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战后,李光前曾向汇丰银行申请贷款3000万元,当时惊动了此间英资银行,并派人调查李光前南益公司的资信。

500

梅山镇光前公园的李光前博士塑像

被誉为星马社会“一代完人”的李光前,辞世近一甲子后,其“光前精神”穿越历史云烟,仍历久弥新。在《一波说》看来,今天的华侨银行宣布不裁员,逆势保岗,也是“光前精神”继承和弘扬。

何为“光前精神”?即艰苦奋斗、公毅立世的创业精神;诚信务实、克己为人的人文精神;捐资助学、祝福桑梓的大爱精神。

1967年李光前逝世前,已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屈指可数的华人企业家,他的南益公司附属机构多达35家,除了的橡胶、黄梨业外,还经营采矿、运输、船务、木材、食品、出版、银行、保险等共计25家公司。

李光前的南益集团,是一个有着儒家思想的典型谦谦君子型企业集团,其企业文化有着浓烈的东方文化色彩,也是“光前精神”企业实践,即便到今天,李光前的家族企业仍是东南亚华侨企业治理之典范。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