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企业该如何“因AI蝶变”?

500

文 | 佘宗明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管理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效率。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用管理。”

回顾过往,企业管理模式演变史确实是一部效率边界突破史:工业时代是“流程驱动”,对应的管理系统是MRP(物料需求计划)、MRPII(制造资源计划);信息时代是“数据驱动”,对应的管理系统是ERP(企业资源计划)、EBC(企业业务能力)。技术上的每次突破,都重塑了企业的管理逻辑,都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指数级提升。

那在AI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企业管理又该如何因时而变、因势而新?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那句话颇具启示性——“企业在未来的成功将取决于他们如何能够最大化地利用AI和人类的协同优势,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运营。”这道出了AI时代的管理范式:智能驱动。

智能驱动是AI+管理的特点,那与之匹配的管理系统又该长什么样?

前两天在深圳举办的金蝶云苍穹AI峰会,就揭起了它的盖头——它就是以AI技术为引擎构建的战略、生态、产品、运营、组织、人力全覆盖的新一代智能管理平台EMAI(即企业管理AI)。

500

企业管理AI跳出了EBC用BI(商业智能)工具来辅助决策的层次,着眼的是以AI为核心重构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

对很多进则掉入“为AI而AI”泥沼、退则陷入FOMO(错失恐惧)的企业来说,如果说“用AI的方式将组织管理重做一遍”之前仍是空中楼阁,那现在企业管理AI就已将系统性解决方案陈于眼前。

 

01

 

AI将重塑企业管理,如今已成业内共识。但会怎么重塑,很多人脑中并无清晰判断。

著名未来学家凯文·凯利曾受希腊神话中“半人马”形象启发提出了“1+1”模型,核心理念是:未来的工作者是人机协作的整体单位,人类跟AI可以形成整体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AI时代的人机协作,不会是AI“打辅助”那么简单。浙江大学管理学教授周伟华就认为,人机协同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一场思维模式的革新:AI不再是单纯的数据处理工具,而是可以提供深刻洞见甚至引领行动的智能伙伴。

在他看来,随着人机协同深入发展,企业将开启AI和人高度集成、互为补充、无缝协作的“决策共生模式”。

毫无疑问,这会带来全新的工作方式。金蝶就将这类新工作方式命名为:Vibe Working(灵动工作)。在灵动工作中,人们能看到新型组织生产力模型的理想化情形。

在峰会上,金蝶云之家CEO宋凯就现场演示了“灵动工作”的打开方式:要做个商机调研,以云之家为入口将任务派给智能助理“小云助理”后,AI会自动拆解任务、调取数据、生成方案,并协调差旅智能体,创建出差申请,整个过程都不到喝一杯茶的功夫。

虽然对金蝶企业管理AI唯一具备“自动拆解需求→智能体协作→开放扩展”全链路能力不明觉厉,但许多人能从它带来的灵动工作景象中,看到未来的工作方式模样:要做财报分析、数据查询、差旅预订等等等等,直接请出代号“贾维斯”的那些Agent(智能体)来,它可以在自适应服务链中自动“感知-推理-执行”,像人那样分析问题、定计划、做执行、出结果。

得看到,AI不是万能钥匙。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研究表明,AI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AI擅长的是高重复性的、数据密集型的的业务场景。

企业管理AI不是把什么都交给AI,而是重在构建人与Agent的协作网络,让企业在“Agent接管重复性、规则性任务,人负责创造性、策略性工作”的分工中进化为智能的生命体。

这正契合哈佛商学院教授马尔科·扬西蒂所说的:“AI的真正潜力并非取代管理者,而是帮助他们从细节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战略决策和创新发展。”

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的说法亦与之遥相呼应:“企业管理AI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企业管理AI能够把繁重的重复性工作和数据密集型工作交给Agent,极大地释放了人的工作时间,让人更好地发挥创造力,让智能体多干活。人与Agent的共生关系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02

 

灵动工作的支点,是人跟Agent的协作。在AI应用止于ChatBot的阶段,人机只有浅层交互,在Manus爆火呈现了Agent端到端解决方案能力后,“灵动”二字才有了支撑。

微软发布的《2025工作趋势指数》报告就说:由Agent+人类的人机协作模式正在重塑企业架构,一种全新形态的“前沿公司”诞生,并且随着Agent的广泛应用,前沿公司中的每个员工都可能成为“智能体老板”,负责管理、培训和优化这些智能体。

Agent没有对错之分,但有好坏之别。评判其好坏的尺度就在于:它是否方便好用。换句话说,能不能高效解决实际问题,正确交付成果。

就拿财报分析来讲,很多企业财务团队都“困在数据迷宫”中:因为财报分析需整合多系统数据、进行复杂计算,人工处理经常耗时长达数周,还容易出错。这时候,有没有专用Agent能解决报表复杂度高的痛点?

金蝶说“有”,随后掏出了财报分析智能体“金钥财报”。

500

这款融合了AI技术与财务专业知识的AI原生产品,可以将财务分析报告分析变得易如刷短视频,还能快速给出行业对标、异常风险识别、经营亮点及管理建议,堪称投资者的金钥匙。

企业数据条块分割、难以跨部门调用?

企业问数智能体“金蝶ChatBI”可打破数据孤岛,支持财务、供应链、HR等多领域对话式数据分析,让业务用户和企业管理者快速实现经营洞察和智能诊断。

员工手动整理票据麻烦,差旅报销流程长?

差旅智能体可匹配员工个性化差旅偏好,全自动完成行程规划、机票、火车票、酒店预订,还提供行程专属企业支付码,实现支付即报销、支付即合规、费用自动归集等。

企业招聘流程繁琐,岗位需求匹配难?

招聘智能体可以实现从JD撰写到候选人筛选、推荐、面试、入职全流程端到端智能化,自主规划执行招聘任务,招聘时间缩短80%。

组织知识分散在会议记录中,影响业务连续性?

企业知识智能体可以基于企业专属知识中心,构建智能决策引擎。通过知识中枢与多智能体协同,实现业务问题自主解析与精准决策。

可以看到,金蝶推出的5大智能体都有着鲜明特点:直击管理实操中的难点堵点,将AI从“炫技花活”转化为“生产力工具”。

哈佛商业评论预言:未来每一家企业都会由Agent构成,是一个智能体决策工程。金蝶则是用那些方便好用的Agent,为企业管理升维提供作战“伙伴”。

 

03

 

对不少企业而言,拥抱AI不是不想,而是不能——高技术门槛经常将它们拦在外面。

该怎么将门槛打下来?深耕企业管理领域的金蝶给出了企业管理AI系统的“三味真火”,为企业低门槛打造专属AI操作系统赋能。

这其中,“云之家”是AI入口,5大智能体是应用,底座则是金蝶云苍穹Agent2.0平台。

500

每个企业都需要适合自己的智能体,但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搭建得起开发基座。

在此背景下,苍穹Agent2.0平台提供的一站式Agent开发和智能化解决方案,来得很贴心:它预置了丰富的Agent模板,支持全链路的Agent构建、任务流编排、知识数据处理、模型管理和工具调用等能力。

当Agent调用开发操作难度降到了“按傻瓜相机”的地步,企业无需组建庞大的AI团队,也能通过可视化模板和低代码开发工具快速搭建专属Agent,打造自己的“AI智能体流水线工厂”。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市面上的Agent开发平台有不少,但大多是第三方通用型平台,苍穹Agent2.0平台则凭着“与业务系统一体化集成”形成了独特优势。

30年企业管理经验与740万家企业的真实场景沉淀,支撑了金蝶在高生产力aPaaS领域市占率连续多年中国第一并跻身全球前十的地位,也为苍穹Agent平台从云原生时代的PaaS升级为AI时代的新一代企业级AI平台奠定了基础。

基于金蝶自研的KDDM统一元数据框架,金蝶企业管理AI实现了ERP数据的深度连接与安全管控,同时沉淀了企业管理经验的AI应用模板,让企业无需从零构建AI能力,真正实现“开箱即用,用即见效"的业务智能化。

企业开发定制化AI应用,想要连接更多内外部资源、实现更多智能能力?苍穹Agent2.0平台“既有又有还有”:MCP及A2A协议都支持,H5、Web等多端应用都提供,专业任务流模板、提示词模板和业务组件都不缺……随之而来的,是技术普惠的图景更为可期。

 

04

 

企业的AI转型,通常涉及三个由浅及深的层面:工具替代-决策优化-组织重构。企业管理AI的“入口-应用-平台”为工具替代和决策优化提供了有力抓手,而要撬动组织重构,还需方法论支撑。

金蝶在转型企业管理AI服务商时,提供的既有“术”也有“道”:在峰会上提出“AIGO”的AI转型方法论,就是印证。这里面,A(Assessment&

Architecture,分析与架构)、I(Implementation,实施与执行)、G(Governance,治理与管理)、O(Operation,运营与优化),涵盖了成熟度评估/需求分析、愿景与战略/架构设计,AI场景试点、落地与实施管理,AI治理,还有AI运营与价值评估。

500

徐少春说:每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合适的AI战略,既不要落下,也不要盲动,静水深流,顺势而为。

“AIGO”就为很多企业转型提供了导航:企业首先通过成熟度评估与需求分析,诊断企业AI就绪状态;其次制定愿景与架构设计,避免盲目投入;再通过场景试点验证可行性,逐步落地实施;最终通过治理与运营,实现AI的常态化价值输出。

在企业AI转型动辄陷入“盲动陷阱”的时下,这套方法论颇具针对性。

 

05

 

在《管理的未来》中,加里·哈默写道,“21世纪,制约组织实现优良业绩的不是营运模式,也非其商业模式,而是该组织的管理模式。”

事实一再证明:能用新技术重构管理基因的企业,才能御风而行;那些犹豫不决裹足不前者,只能在历史后视镜里看见自己逐渐虚化的身影。

置于当前形势中看,就是要善用AI,以求蝶变。凯文·凯利就表示,AI改变世界的“进度条”才刚刚拉开序幕,变化将持续发生,“未来个人与组织的竞争力将部分取决于利用AI的能力。”

当企业AI转型的需求跟需求堆叠,为企业提供“AI重塑管理”的可定制化方案,就显得愈发关键。

作为“AI+SaaS”赛道的领军企业,金蝶向来不缺看见潮水流向的前瞻眼光。

自2014年起,徐少春每年都会那些代表旧思维(如传统ERP、旧IT理念)的物件,以示“颠覆自我”的决心。

500

有意思的是,这会AI峰会上,徐少春却没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再抡起锤子。他说:“过去很多人问‘你十年中砸了很多东西’,每年一砸,但从今年开始,我们不再砸,每年浇筑一棵树,浇筑企业管理AI之树。”

砸是“破”,浇筑是“立”。在AI时代大幕已启的背景下,企业管理AI的“立”,为的是企业AI转型的“稳”。

德鲁克说:“效率是正确地做事,效能是做正确的事。”某种意义上,企业管理AI上就标着两重刻度:一个是企业“做正确的事”的罗经仪,另一个是企业“正确地做事”的助推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