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印巴冲突凸显电子战对战场产生的决定性影响

  前不久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恐袭事件引发印巴双方剑拔弩张,除调集军队、坦克和大炮展开冲突准备和心理震慑外,双方还部署和运用了电子战系统,对通信、雷达和导航信号实施干扰,进而扰乱无人机和导弹的控制链路,破坏地面和空中的通信,遮蔽防空网络的雷达,尽可能的削弱对方发动进攻行动的能力。

500

  据美国期刊《福布斯》报道,印度首先采取行动,在边境沿线部署了多个可实施电子侦察、测向以及干扰的“萨米尤克塔”电子战系统。据悉,印度于2004年自行研发的该系统,由145辆车组成,覆盖面积为150公里乘70公里。此外,印度还部署了适用于山峦地形的“希姆沙克提”干扰系统和集成在“阵风”战斗机上的光谱套件。

500

  巴基斯坦迅速做出反应,将中国提供的DWL-002型被动探测系统、GPS干扰机等部署到前沿阵地。通过捕捉空中威胁的电子信号来探测、跟踪和干扰来袭导弹、飞机以及无人机。与此同时,挂载先进电子战吊舱的巴基斯坦J-10C战斗机,还有效干扰了沿边界飞行的印度“阵风”战斗机的控制系统。

  需指出的是,印度于5月7日凌晨发动“辛杜尔行动”,对巴基斯坦境内的多个目标实施空中打击和导弹攻击。很快,巴基斯坦实施“铜墙铁壁行动”予以坚决反击。应该说,双方的电子战系统都经受了实战检验,尽管目前的真实效果尚不明晰。

  印度军方声称,他们干扰了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使得印度空军对巴基斯坦的目标进行了打击。巴基斯坦军方表示,在J-10C战斗机电子战系统的强力干扰下,三架印度“阵风”战斗机被击落。然而,正如在俄乌冲突中看到的那样,印巴双方都展示了电子战对战场产生的决定性影响,从而进一步突显了电子战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