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分红2亿却欠缴员工社保公积金 红星冷链IPO引资本套利质疑
日前,冷冻食品供应链服务商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冷链”)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GPLP犀牛财经注意到,这家湖南省冷链龙头企业在IPO前夕突击分红2亿元,分掉近三年84%的净利润,在营收连续三年原地踏步、业务高度依赖湖南市场的背景下,这种“掏空利润池再注水”的操作引发市场对其上市动机的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红星冷链主营冷冻食品交易和冷冻仓储服务业务。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其前身湖南红星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由红星实业及其他早期股东成立,开始经营冷冻食品交易平台营运及冷冻仓储业务,后来业务慢慢做大,并在2019年12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红星冷链营收分别为2.37亿元、2.02亿元、2.34亿元,营收基本维持稳定状态。年内利润分别为7911.2万元、7531.2万元、8288万元,三年间累计净利润2.37亿元。
报告期内,红星冷链宣派现金股息的金额分别为3000万元、3000万元、14000万元,合计为2亿元,占上述合计实现的净利润的84.39%。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红星冷链的控股股东为红星实业,此次IPO之前,红星实业共持有红星冷链58.25%的股份,换句话说,控股股东红星实业集团独享了红星冷链1.165亿元分红,相当于三年累计净利润的近五成流入大股东腰包。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红星冷链募投项目共有四项,分别为建造新加工厂和冷冻仓库、升级硬件、战略收购、补充流动性资金。换言之,"清仓式"分红的同时,红星冷链希望通过IPO“补血”。
此外,红星冷链在大手笔分红的同时,还存在欠缴员工社保公积金的情况。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末,红星冷链估计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供款累计欠缴款项分别约550万元、480万元、490万元。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红星冷链可能须额外缴纳社会保险基金或住房公积金供款以及滞纳金及罚款。
截至2024年年末,红星冷链有368名员工,其中仓储人员有256名,一般行政及管理、交易平台、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92名、11名、9名,所有员工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GPLP犀牛财经针对红星冷链IPO前夕分红以及欠缴公积金等问题向该公司致电求证,截至发稿前,暂未获得回复。
业内人士分析,区域性龙头登陆资本市场本应带来资源整合机遇,但红星冷链呈现的财务操作与战略规划,更多体现为存量利益的资本化变现而非增量价值的创造。当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全国性玩家持续挤压区域市场时,缺乏技术护城河与跨区域运营能力的区域型企业,或将面临更为残酷的竞争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