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卖4万辆的领克,给理想上强度
最近,吉利可以说相当扬眉吐气。前有星愿订单暴增,后有星耀8也大刷存在感,最近吉利还有个SUV品牌也同样获得了“泼天的流量”。它就是领克。这个成立于2016年的品牌,从首款车型领克01上市时被质疑“还需要一个新品牌吗”,甚至还因一些“减配”细节被车主质疑。
谁也想不到,2024年实现年销超28万辆,并成为欧洲市场销量最高的中国高端品牌之一。前不久旗下首款旗舰级六座SUV领克900正式上市,上市1小时,大定订单就狂卖10000台。还有数据显示,自3月25日开启预售以来,领克900订单已突破4万台,领克官网和多地门店统统被挤爆。
从卖点上来看,领克900几乎就是瞄着理想打。同样是定位于高端家庭出行市场,提供1.5T和2.0T插电混动系统,智能驾驶方面,领克900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支持无图城市领航、车位到车位导航等功能。狂卖4万辆的领克,这次真的支棱起来了?
01
从备受质疑,到有人6年买3辆
和现在的风光相比,曾经的领克也吃了不少苦头。2016年10月20日,当吉利集团在德国柏林发布全新品牌LYNK&CO(领克)时,汽车行业抛出一个尖锐问题:"这个世界还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吗?"毕竟,彼时中国汽车市场仍被合资品牌主导,自主品牌尚未突破30万天花板。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力排众议,将这场豪赌交给了英国设计大师彼得·霍布里——这位曾放言“从不设计丑东西”。即使如此,初创阶段的领克,还是避免不了多重质疑。曾经,中国消费者对自主高端品牌存在固有偏见,2017年领克01预售时,其15.88-22.08万元的定价区间直接对标CR-V、途观等合资车型,舆论普遍质疑"国产车凭什么卖这么贵"。外国大师来了后,要将欧洲设计理念与中国制造体系融合,在底盘调校、智能网联等核心领域实现突破,很多业内人士一度认为至少需要5年技术沉淀。当时的领克虽然试图同时兼顾"全球化"与"年轻化",既要承接沃尔沃的技术背书,又要塑造潮流形象,被质疑为"四不像"。
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红海竞争中,领克闷声不语,只是端出了一盘大的。首款车型领克01上市首月订单突破6,000辆,创造自主品牌20万级SUV最快破万记录。几年后,售价29万的全尺寸SUV的领克900再度卷土重来,到底有多恐怖?引发的抢购热潮还导致预订系统服务器宕机。有忠实爱好者6年买了3辆。甚至网友还给它起了个爱称:“杭州湾揽胜”。
02
被订单挤爆,差点崩溃
众所周知,在SUV领域,比起问界、理想等,领克的名气似乎还是差了一些,它凭啥突然就火了?还是抓住了一个杀手锏:用户痛点。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曾经这样讲到,领克900是举集团之力,用旗舰级的架构和技术来打造的一款产品。其实,纵观领克过去很多车型,不难看出都是一套爆款单品打造打法,每款车型都直击特定痛点。比如领克Z20以“15万级首搭博世DP-EPS转向系统+三‘零’健康座舱”成为年轻家庭首选;领克01凭借254匹马力+中保研全G评级,还成了体制内神车。
细分市场攻击也是一大杀招。领克采用“主品类双车+跨界衍生”战术。在SUV领域,01/05覆盖主流市场,06主打女性用户。轿车阵营中,03+强化性能标签,Z10瞄准科技精英。既然是针对年轻人,颜值和体验也很重要。这类群体既追求品质又抗拒传统豪车的“阶级符号”,领克“运动轿跑+科技内饰”的设计语言,比如赛道基因、Z赛博朋克配色等,恰好满足其身份认同需求。如今的领克900也是如此思路,曾经领克09被诟病空间小,领克900定位很清晰,就是对舒适体验有要求的家庭用户。
于是,这台大六座车把第三排作为重点改造区域,提高第三排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设置二排座椅180度旋转方便照顾三排乘客。
同样,领克在海外也是这样一套打法。领克的全球化不是简单出口,而是“研发-制造-品牌”三位一体。在汉堡、慕尼黑等汽车工业腹地开设体验店,通过欧盟WVTA整车型式认证,其EM-P混动系统适配欧洲不限速公路场景,这种“用欧洲标准征服欧洲”的策略,使其在发达市场早已站稳脚跟。正如安聪慧所说,最终是品牌的竞争,价低者得市场并不是唯一的真相。
03
20万的纯电SUV,要有危机了?
不得不说,领克的爆发绝非偶然。尽管势头强劲,领克900仍需应对几大考验。首先是产能爬坡压力。4万大定订单需在Q2集中交付,工厂自动化率面临品质管控挑战。其次,智能化体验也需要经得起市场验证,毕竟智能化曾被外界看作是领克的短板,车机卡顿、OTA一拖再拖等是否会被领克900完美解决还有待验证。而且对手依然虎视眈眈。问界理想等竞品即将形成围剿。毕竟问界M8的订单量还在火速上升,理想L8、L9也是稳定输出型选手。未来的挑战或许在于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品牌调性,面对挑战,领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实力,在两方面下狠手。一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技术护城河。比如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基础模块架构,从紧凑型SUV领克01到中大型轿车Z10,同一架构下衍生出11款车型,研发周期缩短,类似的创新可以更多一些。
比如面对纯电路径的不确定性,领克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插混赛道,首创出3DHT混动架构,通过三挡变速实现全速域性能,最高车速提升20km/h,以及与节能(能耗降低15%)的平衡,也很容易实现弯道超车。从保值率上就能看出。2024年上半年,领克品牌三年保值率达59.53%,旗下有多达6款车型进入总榜前十名。另一方面,继续讲好1+1>2的故事。如果说过去是沃尔沃的安全基因与吉利本土化成本控制结合。
现在是领克与极氪整合,也要迅速适应磨合,产生包括营销、资源、规模等诸多1+1>2的内部协同效应才行。曾经内部员工曾坦言,在新能源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未来领克也要继续快速提升营销能力与售后水平。对于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的吉利,想必也不难应对。领克的爆发,还是对市场缝隙的精准捕捉。
作者 | 南宫问天 审校 | 琪琪
视觉 | 金克斯 轮值主编 |云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