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未来,中国将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将变得无关紧要

500

 

文章作者为凯尔‧陈,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员,自称是中国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专家。文章形容“中国世纪”指中国超越美国并重构全球权力格局使其围绕中国展开的世界。

预计2030年中国占全球制造业45%

文章承认,中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比如在科技领域,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像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让许多美国人意识到中国在这一领域已具备强劲的竞争力。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堪称全球制造业的中流砥柱,钢铁、铝、造船、电池、太阳能、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无人机、5G 设备、消费电子、医药原料和高铁等产业,均引领全球。

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占全球制造业的 45%,这一资料足以彰显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与影响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曾被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笑话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去年在全球销量上成功超越特斯拉,并且在世界各地积极布局建设新工厂。2025年3月,比亚迪的市值超过了福特、通用和大众的总和。在药物研发上,中国同样突飞猛进,尤其在癌症治疗方面成果显著。在工业机器人领域,2023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超过全球其他地区总和。

相比之下,美国最终可能成为一个实力严重削弱的国家。在关税壁垒的庇护下,美国企业几乎只能向国内消费者销售产品。由于美国制造成本较高,美国消费者将只能购买质量中等、价格却高于全球产品的美国制造商品;工薪家庭将面临通货膨胀加剧和收入停滞不前的问题。

前新华社记者:矛头对准特朗普政策

不过,前新华社记者明金维在其公众号撰文指出,如果仔细看《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就会发现作者并非单纯地只是认可中国的发展成就。它本质上是以中国的发展作为“引子”,将矛头对准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

《纽时》文章指出,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以关税战为核心的短视政策,正在严重削弱美国的创新根基,损害美国的长期竞争力。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危及美国公司进入全球市场和供应链的机会。特朗普大幅削减公共研究资金,削弱美国大学,迫使有才华的研究人员考虑前往其他国家。特朗普还希望缩减清洁能源和半导体制造等技术项目,并在全球大片地区削弱美国的软实力。

明金维认为,对于《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世纪” 已经到来,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切不可被其夸赞冲昏头脑。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要让14亿多人过上更富裕、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中国依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于这篇文章,不妨“看看就好”。继续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14亿多中国人最应该做的事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