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潜江!良品铺子小龙虾新品,解锁乡村振兴 “鲜味密码”
文 | 大力财经
作者 | 魏力
作为 "中国小龙虾之乡",潜江是良品铺子 "寻找中国好原料" 之旅第二站。这里产出的小龙虾占全国总量 30%,其区域公用品牌 "潜江龙虾" 连续 7 年位居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排行榜榜首,2024 年以 846.89 分领跑全国 416 个参赛品牌。
在湖北潜江的稻田里,每只小龙虾都背着 “KPI”—— 它们不仅要成为夜宵摊上的顶流,更要在资本市场翻江倒海。5 月 17 日,一场龙虾产业博览会掀开了 “红色经济” 的底牌:这个被戏称 “夜宵界茅台” 的产区,正用一只虾撬动 870 亿全产业链,上演着农业 IP 的破圈传奇。
武汉大学程虹院长的调研更像一份 “虾界白皮书”:消费者为潜江虾买单,不仅是为了味觉,更是为了 “发朋友圈有谈资” 的社交货币 —— 这届吃货,连吃虾都要 “仪式感经济”。
当良品铺子带着 “寻味中国好原料” 的旗号走进潜江,一场 “农业 + 零食” 的资本联姻就此展开:
香酥龙虾尾:与潜江 “虾皇” 的联名,本质是 “餐饮头部流量” 与 “零食渠道” 的资源置换。10 余种香料的独家配方,把潜江油焖大虾的地域风味,浓缩成 “办公室开袋即食” 的社交零食。
双味火锅套餐:-196℃液氮锁鲜技术,让凌晨捕捞的活虾,48 小时后就能出现在全国 2000 家门店 —— 这不是卖火锅,而是在演示 “农业工业化” 的效率奇迹。
良品铺子的 “50 个原产地计划”,本质是一场农产品的 “供给侧革命”:
上游控场:在潜江建核心原料基地,从虾苗选育到捕捞标准全程介入,把 “靠天收” 变成 “工业级品控”;中游赋能:引入超声波清洗、智能分拣线,让小龙虾加工效率提升 300%,成本下降 15%;下游溢价:通过 “地域风味 + 品牌联名”,香酥龙虾尾单包溢价达 40%,却仍成电商爆款 —— 消费者为 “原产地故事” 买单的意愿,远超想象。
给农业的 “潜江启示”
如何让土货变成 “硬通货”这次潜江的成功证明:消费者买的不是虾,而是 “北纬 30 度清水稻田里的鲜活传奇”。各地特产该醒醒了:别再卖 “土味”,要卖 “地域美学”。
从液氮锁鲜到智慧养殖,潜江把 “靠天吃饭” 变成 “数据控场”。当农产品插上科技翅膀,亩产效益能翻几番 —— 这才是农业现代化的真正密码。
良品铺子的 “原料基地 + 渠道赋能” 模式,本质是用资本杠杆撬动产业升级。对地方政府而言,与其埋头搞加工,不如牵线搭桥让 “土货” 勾住巨头的供应链
小龙虾的 “资本跃迁” 才刚刚开始
当潜江龙虾在资本市场蹦跶出 870 亿产值时,我们突然发现:农业不再是 “慢行业”,而是藏着 “快钱” 的价值洼地。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从来不是地理问题,而是认知问题 —— 当一只小龙虾都能玩转 “品牌溢价 + 技术赋能 + 资本整合” 时,那些还在卖 “初级农产品” 的产区,或许该思考:你的 “红色经济”,缺的到底是一只虾,还是一套资本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