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潮州最大菜市场闲逛,每一步都踩中了我的知识盲区

“地大物博“”这个词

我是从全国各地的菜市场学到的

每次去一个新的城市,我都喜欢逛逛当地的菜市场,不管是住处旁边十几个菜摊的临时集市,还是颇具规模已成打卡地的网红市场,都要专门抽时间去看看。

500

△香港坚地尼城,大家都在拍海,我扭头钻进旁边菜市场,看到了象棋一样大的贝柱!

只不过以前的都拍成视频发了b站和抖音同名账号,这期视频开始想再配个图文版的,就从近期你们都很喜欢的潮汕开始吧!

500

△建议全平台关注!

这次去的是潮州最大的菜市场,叫枫春果菜水产批发市场潮州枫春市场

500

从它已经高度总结的名字就能看出来:

它真的很全面!

全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我是个流浪汉,流浪到这里住下,每天就靠在菜市场捡点收摊子后不要的肉蛋奶菜鱼面粿丸糕,再配上各种新鲜or成品半成品的调味品,完全可以在这里吃出最科学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500

500

△抱歉,刚拿到营养师证书的我职业病犯了

但其实,就算不用流浪,这里的菜也真的很便宜,比如快赶上我大腿粗的这一把菜:

2元!

500

没有错,现在你看到的是我第一个需要专门确认的品种——西洋菜。

500

我之所以会专门跟老板确认下名字,是因为我深切的记得,在北京的潮汕火锅店里,大约十几根一扎的西洋菜涮菜,24元。

500

△调查了一下,基本是16-28元之间

500

△这是我最爱的一家牛肉火锅店23元一份的量

而2元的这一捆,洗一洗,起码可以凑出来10盘涮菜。

南菜北调!

我已经开始琢磨这玩意北京能不能种出来了!

而下面这个东西我因为不敢确认,甚至没有把它剪辑进我的vlog。

500

后来经过朋友确认,才知道这是“姜薯”。

500

△姜薯“生前”的样子,不是山药!

而当我惊呼“这次竟然没吃!”的时候,朋友隔着屏幕抽了我一耳光:

“汕头龙香饭店里的姜薯糕是被狗吃了?”

哦抱歉,想起来了!

是微甜细腻的味道,比红薯爽口,比紫薯细腻,比芋头清甜。

500

△点缀了桂花蜜的姜薯糕

质地松散,口感微甜不腻,完全符合国人对“甜点不甜”的最高追求。

500

△当做糖水小料的姜薯卷

要非说有什么缺点的话:

“在北京基本买不到。”

你以为新鲜姜薯买不到,别的就能买到了么?

买不到。

○ 刚刚新鲜打好滑溜溜泛着青光的鱼丸买不到;

500

○ 刚从雨后泥土里拱出头就被摘来的草菇买不到;

500

○ 一团团晾晒好还带着韧性的面薄买不到;

500

○ 成胚成块的萝卜糕、芋头糕买不到;

500

○ 细细分类、现剥下的鱼皮、鱼骨买不到;

500

○ 有统称但细分了8-9种的螺蛳和贝壳买不到;

500

500

△B站@芊小桌儿 番号:BV1gX55z5Ekk

○ 煲起汤来奶香清甜的石橄榄和五指毛桃也买不到。

500

但是还好,五指毛桃和石橄榄,我可以带上飞机,所以我买了一些带回北京,复刻了石橄榄鸡煲。

500

怎么不算是成功呢?

我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捧着一碗刚熬好,充斥着奶香气息的猪肚鸡汤后,心里的自豪感不亚于亚当夏娃造出了人。

500

直到po出照片后激怒了认真的潮汕人:

500

我,伶牙俐齿的我,一个善于强词夺理、颠倒黑白的我,一时间竟无法反驳。

我当然知道,要是新鲜的鸡的话,葱和香菜会压了味道。

但介于以下规定,我只能买到冰鲜的鸡。

500

恩,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广东,

也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进北京(三环内)。

之前看一个在广东人抱怨在北京方圆几十公里内买不到一只活鸡,我还不理解这种哀怨。

但现在,吃过潮汕石橄榄鸡煲的我,只想在他的抱怨下激情回帖:

+10086!

哦,枫春市场不仅有尸骨未寒就高高挂起的鸡,还有禽类全家,整整齐齐。

500

就算是不喜欢盯着生肉看的我,也很难不一张张的拍照记录。

而分门别类摘出来的各种内脏,干净、透亮、新鲜,在其貌不扬的菜市场,分割出了三甲医院手术间的精准和干净。

500

我说这里干净,指的不是道路宽敞、窗明几净的那种干净,而是偌大一个肉类区,牛羊猪鸡鸭鹅们都在一起被切割、售卖,我竟然闻不到一点难闻的气息。

500

咱都知道,新鲜的肉是不会有味道的,只有放久了细菌繁殖或者开始腐败的肉才会散发难闻的气息,包括臭味和腥味。

500

但这里没有,我认真替大家闻了,整个肉类区没有污秽的气味,只有叮叮当当剁肉的声音,知道你们看不到,我放在视频里了,一定要去听!

500

△B站@芊小桌儿 番号:BV1gX55z5Ekk

哦对了,还偶遇了据说很有名气的鱼饭。

500

我站在摆列整齐的鱼饭(至于鱼饭是啥看之前一篇写潮汕的里面有讲)前,像一个解不开几何题又梦想当数学家的笨学生,一直在感慨:

我看不懂!但它们好漂亮啊!

500

哪怕知道是渔民顺手的摆放,但圆圆的竹盘里人字形分布的鱼身,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清冷的霜气,居然充满了现代建筑的美感。

500

△B站@芊小桌儿 番号:BV1gX55z5Ekk

咱枫春市场有自己的贝聿铭。

哦,查了下,贝聿铭还真是广东人。

500

至于鱼饭的味道,我尝了,比我想象的好吃很多,不腥也不是很咸,老板帮我挑的入门级扒皮鱼中,我还吃出了一丝丝鲜甜。

500

500

尤其配上滚烫软糯的白粥和酱料一起吃,是我会想再来一条的味道。

500

△其实第一口鱼饭是在西新街市吃的,老板送了白粥

半夜写这个有多饿你们知道么?

反正潮汕人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告诉我,这是碱面不是粿条!

500

我也是主观了,当我在潮汕吃了无数的肠粉、粿条、粿汁、粿皮、米粉、米线后,我抱怨几天了没吃一口面,却忽视了无数次被我路过的这一坨坨,就是面!

500

△B站@芊小桌儿 番号:BV1gX55z5Ekk

抱歉啊,再去的话,我要炫它的三坨!!!

但我这次坐飞机前吃了腌面!

请本地人大声跟我确认——腌面也是广州特色!

500

对了,南方市场处理食材的细致程度大家早就有所耳闻,但我没想到的是,这里说是批发市场,理应是充满了大件买卖的粗放,但他们居然会给白萝卜削皮,给螺蛳钳尾,给鱼剥鱼皮(皮也卖)。

500

500

△B站@芊小桌儿 番号:BV1gX55z5Ekk

至于细致得分割鱼的每个部位,一个一个的包出鱼皮饺、敲打牛肉丸、卷起各色粉粿,更是基本操作。

500

500

真是个只要来了,就不会让你空手空腹而归的市场呀!

500

整个市场我用了2小时细细逛完,满脑子都是新鲜的信息,而知识的获取形式,就是我揪着一个又一个老板不耻到处问:

“这是什么?这多少钱?这怎么吃?”

以及

能给我尝一口么?

500

500

没想到吧,亏你们的桌儿还是个做饭博主,在这里像个绝望的文盲。

还是很馋的那种。

500

别笑话我,你来你也懵,除非你就是(会去逛菜市场的)潮汕人。

回北京前的飞机安检,恰逢北京两会,需要单拎出来单独过安检,特别严格。

500

安检人员看着透视机扫出来我半箱子的五指毛桃、石橄榄、南姜沫和粿汁皮,露出会心一笑。

我就知道,不止我一个人不远万里背调料!

但回到北京后,我还是陷入到了难熬的戒断反应中,我住的地段菜市场断然是没有的,而当我打开山姆、盒马、七鲜,输入姜薯、南姜、皇帝菜、西洋菜、南姜的时候,是找不到的。

后来,我在三源里市场找到了它们,而它们的价格,治愈了我一定要吃到嘴里的执念。

500

经济果然是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一切。

包括胃口。

所以,潮汕,连带着潮汕菜市场,已经成了我一定要再去一次的地方。

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就不一一展开说啦,我都剪在这条视频里啦,抖音、b站也都有同步,记得去看:

哦对了,我还存着2条潮汕逛吃vlog后面发,这两条不配图文版了,大家自己去b站/抖音/视频号看吧。

但以后每一期的菜市场vlog我尽量都会配图文,方便大家一起逛。

500

那么,下三期内容不出意外会是:

· 菜场系列:重庆能喝咖啡的菜市场

· 逛吃系列:乐山2天疯吃12顿

· 菜谱系列:桌儿自制酱料上央视啦!

前后顺序可能会调换,也可能会加塞1-2条视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