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装修怎样了?”“我们离婚了”

作者 | 小飚

来源 | 视觉志

春夏之交,当你听到楼上“嗡嗡咚咚”的声音响起,就知道一年N度的装修时节又来了。

装修绝对是当代人的一场生活“大考”。它不仅是钱包的试金石,还是人性的照妖镜——从审美分歧到施工纠纷,从代际矛盾到夫妻冷战,每个环节都能让参与者深刻领悟到什么是“人间不值得”。

那些由装修引发的修罗场,正在无数家庭中上演。有人因一面电视墙与公婆反目,也有人因为一盏灯与伴侣分道扬镳。

甚至有夫妻要在装修前签订“不吵架条约”,确保装修期平安度过。

500

图源:@汐汐家的小窝

不过最可怕的是,我们为了装修吵了那么多架,最终的装修结果依旧如开盲盒一样——装修翻车,可能比爱情更刻骨铭心。  

500

所有装修引发的争议中,最让人感到无力的就是年轻人与爸妈的装修审美之争。

爸妈眼中的中式西式,和年轻人口中的“新中式”“新西式”完全不同。想要弄明白爸妈装修风格的内在逻辑,就必须搞清楚他们的装修理念和装饰原则。

最近某短视频平台有首歌很火,很多网友认为它精准地点出了爸妈装修的核心元素。这首歌流传最广的几句歌词是——“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我送阿叔茶具,他研墨下笔,直接给我四个字,大展宏图……”

无数网友在自家的房子里一比一地还原了这个场景。

500

图源:@洗个蛋挞

KTV风格的大屏装修、鱼或含有鱼元素的装饰、茶具、大展宏图四个字的吉祥话展示:

500

图源:@洗个蛋挞

甚至有人直接在家找到了大展宏图本图——

500

图源:@流浪郎中

其实对于装修,老一辈是讲究风水的。

宽敞的客厅、带水带鱼带财的意象、吉祥话挂件,所有装饰想要达成的目的简单直接——就是形成极佳的风水,把房子内部的生气激发出来。

除此之外,爸妈的装修审美还有自己的原则。

比如他们习惯把钱花在明处,你会发现很多父母看上去性格内敛,在居家装饰风格的选择上反而极尽大胆花哨之能事。

有的父母就特别喜欢在家里的灯上下功夫。要么是五彩斑斓霓虹闪烁:

500

要么是KTV效果拉满:

500

这些看上去平平无奇,一按开关马上就热情奔放的灯,是属于父母那代人含蓄又热烈的情绪表达。

当然,核心的诉求还是吉利。红红绿绿热热闹闹的灯,显然比昏黄的氛围灯要喜庆许多。

老人家常说“大白墙不好看”,可能一片素白在他们看来多少有点像医院。

吉利有多影响老一辈的审美呢?你就看爸妈有多喜欢让吉利话上墙。他们就是喜欢各种各样的文字+风景画搭配,因为这些画提气又正能量。而在这之中,又以“家和”和“富贵”两大元素最为常见——“花开富贵”和“家和万事兴”的对决,就是爸妈装修审美的决战紫禁城之巅。

500

此外装饰画的风景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逃不开花花草草和自然风光。有的是直接上山水——

500

图源:@向仔

有的则是具体到某一款爸妈最爱的花,如莲花、荷花、梅花等——

500

有人认为这是爸妈们没有审美的体现,其实也不尽然。他们不是没有审美,而是把审美集中于中国绘画艺术的主要元素之中。

所以,父母钟爱的挂画,逃不开山水景观、花鸟鱼虫。他们追求的是诗心与画境共存,那些年轻人喜欢的现代装饰画,在父母眼中反而是意义不明的表达。

当然,关于装饰画具体画什么这一点,父母可参考的选择和我们这代也没什么不同,就是寻找网红款。如果你关注传统的装修自媒体,就会发现这些装饰画看似简单,其实内有乾坤。

500


500

年轻人自然瞧不上爸妈一代的装修审美。可问题是,年轻人自诩高大上的装修风格,也经常翻车。

信息过载的时代,大众已经不需要用家里的热闹去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转而追求的是干净治愈。网红装修的各种风格因此俘获了无数年轻人的注意力。

500

侘寂风、中古风等不同的装修风格横空出世,比起老一辈人看中的装修细节,年轻人更在乎整体的风格和审美。

他们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家也能“出片”,装修的力度和规模都比父母们要上一个台阶。只可惜生活没有取景框,也不能随时P图、找角度。

以社交平台最流行的中古风为例,很多人只看到中古风复古沉稳的高质感,却没意识到如果缺乏整体的审美和设计,单靠中古家具的堆叠会有巨大的翻车风险。

网友@大喵就在网上求助,说她家是完全失败的中古风,之后有网友分析,因为她家的家具和装潢完全是无机结合。网友为他P图,果然换了地板的颜色后整体风格“中古”了很多。

500

还有网友@立里童分享自家中古风装修翻车图片,深色的家具搭配白色的墙体,被网友锐评:浓浓老年风。

500

中古风的家具厚重内敛,因此这类家具对屋内环境的适配要求更高,如果没有大量的软装布置,中古风的装潢就非常像是办公室风。

场景展示关键词:大家来我家客厅开个会。

500

与中古风翻车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工业风装修。工业风是前两年流行的装修风格,追求的是在简陋的空间下营造出高级优雅的氛围感。

那些裸露的管道、水泥天花板和灰墙看似随意,其实都是由设计师专门设计,甚至是花大功夫做出来的。

500

但如果在审美上把控不好,工业风的装修其实就是毛坯风——不是在毛坯房里做装修,就是直接住在毛坯房里。

500

更尴尬的是,随着入住时间的拉长,工业风人为制造出的“毛坯感”消失了,只留下毛坯本身。比如在网上关于工业风的吐槽中,长时间居住导致的漆面脱落是主要问题。

500

而这就是装修“网红款”和其他品类“网红款”的最大区别。无论是旅游还是美食,此类网红款踩雷时间最多也就几天。但装修耗资巨大,且要长期使用,一旦翻车不光影响住户的心情,更影响长期的生活质量。

500

除了网红款的装修风格,很多网红款的装修品类,比如悬空电视柜等,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问题。

有人说,避免网红款装修翻车最主要的方式是:不要长时间入住。

500

图源:@阿暴

的确,我们的家不是样板间。装修也不是一锤子买卖,看似简单好复制的装修风格其实是一项同时需要技术、审美、实操的精细工程,是真正的“需要花费力气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


500

所以年轻人把装修作为“成人礼”并不是开玩笑。

装修是一个集合了审美和技术的复合型工作,这类工作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工种的硬实力,还有与人沟通的软实力。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也有一千种自己想要的装修风格。而这些最具体的冲突,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也不得不直接面对。

社交媒体上针对夫妻装修意见不合的讨论帖超过110万,还有人给出建议:不要在结婚前参与婚房装修,因为有吵不完的架。

吵架的内容能有多细节?有网友举例,从吊顶要怎么做、阳台要怎么包,到电视买多大,每一步都要选择,每一步都可能要吵架。

500

还有人给出了具体的吵架流程。

500

有网友发视频说,装修中她负责买灯,老公在买灯前不发表意见,等买回家安好了又开始不满意;还有男生抱怨,女朋友在装修上大事小情都要问自己的意见,只是他给了意见,对方又从来都不听。

500

图源:发疯的阿娇

发展到最后,有人看到装修不满意,直接上手砸了,估计离离婚也不远了。

500

图源:@设计师

有人会问,是不是因为大家都自己装修、亲力亲为,所以才会吵翻天?

是不是只要外包装修,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就可以避免吵架呢?

事实上,无论是家庭内部沟通还是外部沟通,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要让意见统一本来就很难。甚至有时候加入第三方,夫妻吵架的频率反而更多了。

首先,设计师和装修队吵架是常规操作。

500

图源:@蜡笔小兔

其次,业主、设计师、装修队,这三方四个阵(没错,业主两个人各自为政),任意两两结合都能吵得鸡飞狗跳。

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有夫妻俩在装修的时候与装修公司的设计师意见不合,外部争执变成了夫妻内部争执,最终闹到以离婚收场。

500

而风靡一时的全屋定制,也不全让人省心。有网友就说,自己家的全屋定制,在细节处没有处理好,箭在弦上只能靠装修师傅个人发挥,那基本上就是看师傅在补救的时候有没有足够的力气和手段了。

500

多方混战的一大原因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红设计出现,信奉经验之道的装修队和注重视觉审美的业主、设计师的交锋逐渐多了起来。

装修师傅吐槽网红设计不实用,业主吐槽师傅能力不行。不过同样也能看到,业主和装修师傅吵架后的结果是,装出了漂亮的房子。

每一个人都想证明自己的装修理念是对的,每个人都想将自己的巧思藏在装修的细节里,这可能就是装修争执一直存在且无法破解的原因吧……


500

装修,既可以是艺术创造,也可以是实践本身。好的装修能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不好的装修要么太过朴实,要么华而不实。

早年的家装节目《交换空间》中有很多令人捧腹的奇葩设计,这也体现了设计师执着于“艺术”而忽略现实的尴尬。

因为男主人姓刘、女主人姓雷,设计师打造了一个标注了两人姓氏的柜子。主打一个简单粗暴。

500

为了区隔家居空间,设计师在客厅大量使用珠帘设计,并宣称可以提升家庭的时尚感。真的提升了吗?

500

有的设计师为自己的设计打出了“墨情古韵”的主题,既有个性张扬的颜色表达,又有简洁明了的设计新意,最后的效果,确实也做到了让欣赏者“眼前一黑”。用设计师话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500

为了追求中国古典文化中雾里看花的效果,整个屋子的选色都是大红大黑,最后再加入必杀技——纱帘,效果是这样的。

500

只能说,设计师们半辈子都在追求创新和突破,只是如果没有审美的加持,所有的突破都将成为灾难。

比如,同样是在墙上挂字,有位《交换空间》的设计师专门为自己的装修巧思做了壁纸,结果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你要是问业主,这个壁纸和“家和万事兴”你选哪个,答案不言而喻。

500

这些设计师之所以让人无力吐槽,就因为他们忙着做自我实现,而忘记了将实用性考虑其中。

装修的终极目标不是复刻网红图,而是让房子服务于人。

网上有个视频很有意思,是夫妻在装修之前,模仿居家生活吵架的场景,以此推断空间要怎么装修设计才是真正的合理。

500

​图源:@小0的装修日记

这个视频虽然是逗趣,却也反应出了装修的初心。

房子是生活的容器,不是艺术的祭品。装修的真谛,在于让每一处细节都服务于生活。

一盏在家里亮起的灯胜过无数座冰冷的艺术雕塑,世界充满冷漠和喧嚣,至少家里的温暖永远都在。

500

500

监制:视觉志

编辑:小飚

视频号:视觉志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