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说说山东航空
前几天,某航空博主在微博称:“某日乘坐山航飞大阪航班,飞机还没有停稳,后舱乘务员就飞奔到前门,所有旅客都还没有下机,乘务长带头,第一个冲下飞机,留下安全员在门口送客!一路狂奔过检疫,走转机通道去出发层抢购免税品。”
截至发稿,该微博被转发1298次,评论1897次,引发众多网友热议。
先就事论事,如果博主说的都是事实,那么乘务组的表现可谓不专业。从安全上讲,飞机落地后到停稳靠桥下客,区域乘务员要承担客舱的安全监控、舱门滑梯待命的解除、下客后的清舱等安全工作;从服务角度讲,先于旅客下飞机,让安全员代替送客,也会给旅客带来很不好的感受,同时也容易给航空公司的品牌形象带来不利影响。
在国外机场买免税品这件事我并不反对,毕竟是职业便利,全世界的空勤人员都会在外国免税店购物,人之常情。只要不贩烟贩酒赚商品差价走私牟利,在海关标准下适量买一点自用商品,是可以理解的。
但享受一切便利的前提当然是要在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下,如果超越安全放弃职责去做这些事,一旦真的遇到突发不安全事件,因个人不在岗无法及时到位妥善处置,铸成大错,后悔也来不及。
实际上,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空乘这个职业群体在外的一举一动被很多双眼睛关注着,稍有差错就容易被人拍下来曝光,而人们对空乘群体的偏见也在一次次负面事件中累积起来,使更多不知真相的人们带着有色眼镜和奇怪目光看待这个群体。
当然,个体不能代表群体,偏见和误解对大部分兢兢业业工作的空乘人员来说是不公平的。但从我们个人角度出发,每个乘务员的一言一行其实都在代表航空公司的外在形象,代表着中国空乘的职业形象,每个人也有义务维护好咱们自己的形象,不是吗?
但我今天主要想说的是,每当出现负面新闻,航司的公关水平是当前民航系统的一大软肋。
就拿山航来说,最近我上微博一搜山东航空,先冒出来的热门除了刚才那个微博,还有这样的内容。
而山航的官微却保持在相关舆论事件发酵之前一天,事情过去好几天了,官方至今没有任何回应,不知是不是在等着下一个热点事件来了,人们就把这事儿淡忘了。
其实从另一角度也可以理解山航,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说过,现在的情况是,每当一件舆情危机出现,航空公司在处理的时候,不管怎么去说,都难以令消费者满意,我跟很多朋友也交流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有时候航空公司明明调查也调查了,处理也处理了,可网友还是会骂呢?
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因为几乎是每个人,在乘坐飞机的时候,都多多少少曾遇到一些不愉快,可能是服务没有让你满意,可能是航班延误耽误了你的行程,可能是在延误后的处置当中不顺利,这都有可能,但公众却喜欢选择性的记住那些不愉快的的经历,忘记愉快的旅途。
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出现问题,航空公司都应当认真对待。这是个什么时代?是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全球同步,没有时差,对于航空公司的吐槽在网络上每次都是一点就着,甚至一点就炸,航空公司不重视能行么?
前几年,加拿大歌手戴夫·卡罗尔在乘坐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客机时,携带的一把吉他被摔坏,因美联航拒绝赔偿,卡罗尔编了一首音乐视频《美联航摔坏我的吉他》上传到网上,致美联航股票狂跌10%,相当于蒸发掉1.8亿美元市值,多吓人。
把目光放到国内,航空公司在应对危机公关的时候做的怎么样?大部分情况下只想藏着掖着躲着,不屑说、不会说、不敢说。
除了公众在部分专业问题上的不理解,航司本身反应迟钝,不想面对现实,是航司危机公关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知大家还能不能记得起海底捞事件,说是法制晚报记者在海底捞里卧底4个月,发现有如下现象:老鼠在后厨地上乱窜,打扫卫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
当时,海底捞事件成为了各大V表达自己价值观的正确方式,有喷的,有捧的,但人家海底捞这一波危机公关是怎么做的?
这是法制晚报是当日10点55分的微博。
然后在当天15点14分又补了一波。
而海底捞在当天的14点46分就在其官方微博发表了致歉信,注意,不是什么撇清关系的甩锅说明,直接就是致歉信,我错了,我错了就是错了,不说别的,我先道歉。
几个小时后,又发布了详细的处理通报:
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看,这份诚意,让我想骂他都很难,我又去看了海底捞的官网,发现其实每个月海底捞都会自查,我们很难去说海底捞并不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随便打开一份,内容是这样的:
当航空公司还在龟速开会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想方设法找人删帖撤稿,事发几天公关系统毫无动作,人家海底捞当天就把事情处理完了。
脸红不?
人无完人,凡是有人在做的事情,一定会出问题,这是客观规律。小时候我们都知道做错事要立即说对不起,长大了怎么就有那么多人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了呢?
但是在另一层面讲,作为消费者,应该怎样看待一件专业问题的对错?有一个前提,并不是说你乘坐了某个航班不愉快,你就认为这是航空公司错了。航空公司在这些年里也替很多问题背了锅,但就算如此,旅客还是不理解,除了法律法规的不理解,航空公司自己也应该反思,这到底是为什么。
是哪一块的工作做的还不到位?但我相信,不管出现任何问题,一个合法的、及时的、真诚的解释比什么管用,不求消费者全能理解,只求自己心安理得。
今天就聊到这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