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逼退国际巨头?传星巴克卖股权求生
咖啡连锁龙头星巴克(Starbucks)已与私募股权公司及科技公司接洽,探讨调整中国业务的策略选项,其中包括可能出售部分股权。消息人士估计,此次业务调整若涉及交易,其估值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
根据最新行业数据,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总规模预计达到1240亿元人民币,其中现磨咖啡占比约60%(约744亿元),速溶及即饮咖啡占40%。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28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5%。
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引发了咖啡“新势力”的激烈竞争。截至今年3月底,星巴克至今在中国拥有超过7750间门店,该季度在中国净营收约7.4亿美元,市场份额下滑至14%。同期,瑞幸咖啡净营收则为12亿美元,门店数超过2.4万家,以35%的现磨咖啡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而作为后起之秀,库迪以“低价+快速扩张”模式抢占市场,2025年市场份额约5%,门店数突破1.6万家,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增长迅猛。其他本土品牌Manner、幸运咖等品牌合计占据约20%份额,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彭博社的消息称,星巴克本周已透过财务顾问向数间潜在投资者发函,征询他们对星巴克中国业务的看法及如何促进增长。消息人士同时透露,潜在竞标者将于未来数周内提交初步反馈,但星巴克最终也可能决定不进行交易。
此前有报道称,面对中国品牌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的逐渐崛起,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面临宏观经济及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
针对市场传闻,星巴克官方表示,除已公开披露的信息外不予置评,并重申了行政总裁纳思瀚(Laxman Narasimhan)在早前业绩会议上的观点。纳思瀚当时强调,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坚定不移,并对未来中国业务的增长潜力抱持乐观态度,同时对实现增长的方式持开放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纳思瀚去年10月曾暗示将寻求本土合作伙伴,但并未透露具体计划。星巴克(SBUX)股价自今年2月底触及117.46美元的52周新高后回落,至今市值已蒸发逾25%,周三收报86.535美元。
2017 年星巴克曾收购统一企业旗下华东市场合资公司股权实现全资控股,但如今面对本土品牌 “农村包围城市” 的打法,全资模式难以快速响应下沉市场需求。参考麦当劳、肯德基的 “本土化特许经营” 策略,引入本土资本或助其加速供应链优化与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