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论文在外刊发表了很多,但主要的学术影响力还在国内刊物上

【本文由“佛伯乐”推荐,来自《如何看待《Nature》发文批中科院分区,评级标准被质疑"升内降外"?》评论区,标题为佛伯乐添加】

别的学科不好说,考古学,真是外刊好发很多。

国内的考古专业C刊还不到十个,算上有点名气的不过二十,审核多数都很慢,拒稿也不给理由。外刊就好弄很多,只要愿意出版面费(基本就是国家的经费)、有各种头衔的专家带队挂名,有些知名单位的研究生即便写些数据寥寥、标题唬人的垃圾,也能发个SCI四区甚至更高。即便没中,很多外刊也会指出说明你论文的一些问题,这确实是国内刊物欠缺的地方。

国外的大佬确实很多,各种考古学理论也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但论刊物质量,外刊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和大佬数量挂钩,只是“国际影响力”确实大多了,地球上的考古学研究都在往这些英文刊物发。仅就中国考古研究而言,发外刊的学术影响力远逊于发国内核心,这里倒是体现出了知网的便利性。

几百年的国际学术话语权都在英文世界手里,国内崇拜外刊的风气残余当然少不了(这事不好说,毕竟官方的各种学科评估也要看“国际影响力”),现在有在改,但还没怎么改。发国内的刊物,如果不是特别关键的文章就没什么宣传的必要,可要是谁发了个SCI一区,那大抵是要出一期公众号推送的,呵呵。

这几年中科院分区的影响力确实肉眼可见地提升了,假使真的拿到了决定性的国际学术话语权,那真的"升内降外"了又如何呢?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