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蓄势穿越周期

白酒浓烈,但2024年销量却平淡得不起一丝波澜。

行业罕见出现全年淡季,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这背后是价格倒挂的焦虑、消费分层的阵痛,以及渠道博弈的硝烟。

2025年,宏观层面利好出现。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大力提振消费”置于经济工作首位,政治局会议也首提“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密集的政策信号,自上而下推动中国消费市场进入静水流深的转折期,恰与白酒行业的周期调整形成时代共振。

在这场大考中,头部企业的战略选择尤为关键。4月28日晚,洋河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288.76亿元,归母净利润66.73亿元。

作为行业“探路者”的洋河股份,其主动降速、控货去库存的“深蹲”姿态,展现出头部酒企在周期穿越中的战略定力。为转折期的发力积蓄了巨大的势能。

500

围棋有一招名为“脱先”,其核心在于放弃局部利益,谋求全局主动。

行业集体承压,头部酒企或下降增速,或高喊“稳健压倒一切”之际,洋河选择主动控货去库存的“深蹲”姿态,恰如围棋高手“脱先”。

500

在行业深度调整的焦点之外,洋河早已采取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举措。

在产品供应层面,果断暂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蓝订单,严控梦之蓝M6+配额,通过精准调节供需关系,缓解了经销商的抛货压力。

旺季采取收缩战略,短期内可能影响销量,但有效稳定了市场价格体系,利于品牌长远健康发展。

而在渠道层面,洋河最新的策略,是减少对渠道的深度掌控。将更多权力下放给优质大经销商,让他们对所辖区域的次级经销商、市场开拓与布局进行自主管理,缓解了内部竞争导致的价格战。

从2003年的“1+1”模式到2013年的深度分销,再到2019年开始的“一商为主,多商配称”模式,洋河经历了三次重大渠道调整,不变的是其构建厂商共同体的基本原则。

在2024年度洋河经销商大会上,公司发布了《洋河市场监管大法》《洋河经销商保护大法》,成立大商议事委员会,将经销商毛利率稳定在22%-25%的行业高位。

通过"定期厂商会议、大商议事委员会、经销商意见反馈平台"三大举措,洋河与经销商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一个更鲜明的创新,是洋河突破传统烟酒店渠道三管齐下:强化团购工作,成立战略客户部开发大单位;抢占酒店渠道,对不同类型酒店分类施策;深耕乡镇渠道,细化营销颗粒度,打造样板乡镇,以点带面,串点成面。

洋河的布局策略也颇具智慧,明确提出"省内精耕、省外突破"的战略定位,构建"两核多极"的市场格局。

在江苏本土,洋河通过组织体系革新和渠道通路迭代,实现经销商体系"质量+数量"双提升;在河北、山东等省外重点区域,则聚焦"战略根据地"打造,实施"网格化渗透",逐步形成"大商引领、优商支撑"的生态体系。

这一系列举措已初见成效。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洋河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0.78%,经销商信心明显回暖,终端价格倒挂现象逐步缓解。2024年洋河新增省内经销商39家,省外38家,渠道库存周转效率提升23%。

洋河的渠道变革把渠道竞争从"库存博弈"转向"动销效率"的良性赛道。这种与经销商"同舟共济"的战略定力,虽需要让渡短期利润,但将为未来发展扩充空间。

500

渠道的发展需要产品力的支撑,而产品布局正是洋河的强项。

与行业普遍采用的大单品战略不同,洋河多年来坚持"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的产品战略,构建起全价格带覆盖的立体产品矩阵。

在这个矩阵中,高端市场以梦之蓝手工班为旗舰,次高端市场由梦之蓝M6+和梦之蓝水晶版担纲,中端市场依靠天之蓝和海之蓝作为基本盘,中低端市场则以洋河大曲和双沟大曲为支撑。

这种全方位的价格带布局不仅能够适应消费分级趋势,还大幅增强了企业在市场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

以海之蓝为例,作为白酒行业唯一达到百亿体量的大众价格带单品,这一"蓝色风暴"的缔造者经历了二十余年七次迭代的打磨,精准满足了大众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需求,在市场上建立起扎实的消费者基础和高复购率优势。

500

今年3月,洋河正式推出第七代海之蓝,在延续经典梅瓶造型的基础上,引入全新的"探索蓝"色调,并对基酒配比进行革命性调整,实现了品质的又一次跃升,也为经典大单品的生命周期赋予新的活力。

东方证券对此前景看好,预计海之蓝长期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前景值得期待。

洋河的产品战略与当前的政策导向形成了天然共振。当“服务消费”被提升至战略高度后,白酒行业正从传统以政务、商务消费为主的模式,加速向大众消费场景渗透。

这对酒企而言意味着更高要求——必须同时具备全价格带覆盖能力、全渠道运营能力和全周期管理能力。

洋河的产品布局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使其能在政策促消费的大背景下全方位受益,尤其在餐饮、酒店、零售等广泛的服务消费场景中获得扩张机会。

500

在白酒行业调整与消费分化的双重挑战下,洋河股份通过创新变革拓宽护城河,展现出卓越的战略韧性。梦之蓝手工班的崛起正是这一战略的完美注脚。

梦之蓝手工班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创新标杆,开创了"真年份"时代。它是首个获得中国酒业协会授权、由第三方监管机构"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权威认证的中国高端年份白酒。

500

洋河构筑"真年份"这一护城河的背后,是其不可撼动的"四个世界第一"实力支撑——固态酒产能世界第一、高品质原酒储能世界第一、陶坛储酒规模世界第一、绵柔年份老酒体量世界第一。

这些硬实力让洋河在年份白酒领域建立起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在梦之蓝中央酒区,洋河坚持用有二三十年酿酒经验的老匠人进行手工酿造,整个生产流程设置5重关卡、56项检验指标、137道工序,用匠人之手、工艺之精、匠心之诚,构建起"真手工"的品质基石。

从1979年,洋河大曲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首次获得“中国名酒”桂冠,到梦之蓝·手工班的诞生,“绵柔”早已不止是简单的口感特征,而早已成为洋河坚持迭代、历久弥新的品质哲学。

从绵柔之味,到绵柔之健康匠心,再到绵柔之文化底蕴,从传统技艺出发,洋河的“真绵柔”体系早已自成一派,而手工班,就是这一体系的大成之作。

其品质创新已开始获得国际认可。今年4月,梦之蓝手工班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入围由国际奥艺委员会和贸易发展与标准合作组织共同发起的《全球好礼》中国区评选,成为中国白酒文化与世界对话交流的新媒介。

这一国际舞台的亮相,不仅是对产品品质的认可,更是对中国传统酿造工艺全球价值的肯定。

洋河对“真年份、真手工、真绵柔”的长期信仰,成就了梦之蓝手工班的破圈和崛起。

这种长期主义正是洋河股份穿越周期的底气。

从主动控货的"断腕勇气"到渠道共生的"生态智慧",从全价格带布局的"战略纵深"到真年份认证的"品质革命",这家苏酒龙头在政策东风与产业变革交汇处韧性生长。

真正的周期穿越者,从不执着于对抗波动,而是善于将波动转化为重塑竞争力的势能。

对于洋河和整个白酒行业而言,在品质、渠道与文化的土壤中持续深耕,将等来下一个春天的绽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