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淘宝京东导流工具人?小红书你又让人失望了……
互联网的用户分层是非常明显的,或按收入,或按职业……而按年龄,绝对是特征最明显的一个。
都说,消费的未来一定是掌握在年轻人手里的,那不仅是实实在在的移动ATM机,还是解构未来的数据财富密码。
于是,互联网平台对年轻人的研究,从来都是放在第一象限的,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迎合、讨好年轻人,但调性不符,徒劳者居多。
掀开中国消费互联网的版图,细数一圈,在主流的互联网平台中,真正调性和内容都深得年轻人喜爱的,有三大神器——B站、闲鱼和小红书。
同时,随着大众互联网平台格局固化,消费习惯成型,这三大神器成了夹缝里成长起来的小巨头。
比如小红书,不知不觉,竟然阴差阳错地抢了百度的饭碗,而且是方方面面的。
在基础功能上,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小红书的的日均搜索量已经逼近6亿次,同期,百度的数据则为10亿多一些,也就是说,光搜索这一项,小红书正在挑战百度的地位。
不仅如此,百度的现金流广告业务,也正在被小红书蚕食,最直观的就是,现在的品牌,投广告,首先的就是小红书种草,大批大批的预算都在涌向小红书,尤其以新消费领域为胜。
有2023年的数据显示,小红书2023年营业收入达37亿,净利润5亿美元,净利润率与百度等巨头相当。
而且关键是,百度逐渐在抛弃站长,本来和站长们构建起来的商业生态,现在把站长这个分钱的角色逐渐放弃,尽可能的把利润放进自己的口袋,于是,百度的生态越来越薄弱。
相反,小红书在自己赚钱的同时,还给无数的KOL、KOC提供了饭碗,这也打造出了小红书快速增长的引擎。
这让很多人意外,小红书,突然就成了互联网行业,成长性最好的新势力,尤其在基础的广告业务之外,小红书在电商领域也展现出强大的爆发力,比如过去几年,持续在电商领域试探。
然而,不知道为何,突然,小红书就在战略上「放弃」了电商业务,或者说,突然间就对电商业务妥协了,反而做起了淘宝京东们的导流工具。
事情大概是,上周,小红书和淘天宣布推出红猫计划,简单总结就是两个点,其一是小红书笔记下挂商品链接,然后直接跳转淘宝天猫店铺;其二是,淘天和小红书共建三方账号,商家可通过消费者在小红书看到内容、到店铺下单的全过程。
两个合作店,均指向的是,小红书成为淘天商家的导流工具。
今天,又有消息称,京东与小红书达成合作,预计未来几日官宣。合作方式或参照此前与淘天合作,实现小红书商品链接直跳京东页面。但截至目前,双方均未对传闻作出回应。
不过,不管是否与京东也会合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红书,在电商业务上,的确已经实实在在的妥协了。
这实在让人意外,在小柴的印象中,小红书大力发展电商、直播带货业务,如今,为何突然甘做别人的导流工具了呢?
更早之前,抖音快手均以导流为主,后续不甘愿作别人的工具人,摆脱电商平台,发展自身电商业务,如今均成为电商行业的核心玩家,以抖音为例,抖音电商2024年GMV达3.43万亿元,超过京东;而快手也不差,其2024电商年度GMV达1.39万亿元。
而小红书,本身的属性,有天然的卖货优势,也就是在「人货场」三要素中,人和场是本身具备的优势,即小红书种草的社区定位,用户行为,也主要以购物为主。
数据显示,小红书2024年月活跃用户3亿,每天用户在笔记页面截屏的行为有1.2亿次,每天在帖子评论区「求链接」的求购需求超过600万。
那么也就意味着,如果小红书持续深入补齐货这一点,要做成一个GMV万亿规模的电商开放平台也是意料之中。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潜在的卖货属性,小红书的商业化之路,一直有重要的一条,就是拓展电商业务,试图补齐种草到拔草链路的商业闭环,
早在2014年,小红书就推迟了「福利社」电商业务,后来在2022年又推出自营电商项目「小绿洲」,初期主要销售美妆、护肤品、香氛及时尚家居等综合品类,在户外行业大火之后,又专注于露营、陆冲、滑雪、骑行、徒步等运动场景。
在福利社和小绿洲之外,还发力买手电商、直播带货业务,甚至2023年,小红书的直播电商,更是杀出现象级的主播。
比如网红章小蕙开启小红书首场直播,单场GMV突破5000万元。此后,小红书又与董洁合作,三场直播累计GMV更是突破了亿元大关。
而小红书这一系列动作,意图都很明显,就是去分食电商市场玩家、淘天、京东、抖快们的蛋糕。
然而,小红书在这方面动作很多,但最终都是雷声大雨点小,2023年9月2日,小绿洲发布用户告别信,正式关闭。
小绿洲之外,同年10月,小红书运营了近十年的福利社也被关停,至此,小红书自营电商平台已全部停止运营。
而事实上,福利社也做得还算不错,仅在小红书上其粉丝数量已经累积达到了1669.6万。而销售突破十万的商品也不在少数。
虽然,各种数据看上去很乐观,但第三方数据显示,2023年小红书自营商城的成交占比仍不足平台总GMV的5%
于是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关停的命运。随后,小红书表示将发力买手和直播电商,组建了全新的交易部,成为与社区部、商业部平行的一级部门。
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小红书店铺直播月开播数同比增长了290%,月直播购买用户也同比增长了220%。
此外,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小红书电商买手和主理人规模增长了27倍,动销商家数增长了10倍,购买用户数更是增长了12倍。
到了2024年,小红书对外明确了「生活方式电商」的定位,据小红书对外公布的数据,这一年新入驻小红书的商家增长了8.1倍,年销破亿的商家增长了3.3倍,年销5000万的商家增长了4.6倍。2025年,小红书电商将在全国超过50多个产业集群地区提供培训和政策扶持。
这也足以看出小红书这个平台,本身在电商层面会爆发出来的巨大潜力。自然,业内还是看好小红书电商业务的潜质的,然后也就一年多的时间,电商终究是没给小红书敞开大门。
直到今天,小红书,这个一直想和京东淘天分蛋糕的玩家,突然对自己进行了角色转变,和淘天们站在了一起。
或许,小红书选择这样的方式,或许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借助三方力量,完成了种草到拔草的商业闭环,但是这个闭环,到底谁拿走了更多的利润呢?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而深入分析发现,这种合作模式,虽然多赢,但怕是一份不对等的条约,毕竟小红书的梦想是当电商的主角,去赚电商的钱,现在却成为了电商平台的导流工具,只能赚广告费了。
而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他们通过打包的模式,将小红书这种潜在的购买力,买走了,他们显然是比小红书更大的赢家。
然而,通过社区内容,去赚广告费这件事,是很容易毁掉平台根基的,因为与卖货相比,这种广告形式的引流,实际上会对用户的信任造成巨大的危机。
小柴没记错的话,当年也有一个流量很大的社区,也正是因为走上了这条路,从而一蹶不振的,这个平台就是曾经拥有超五亿用户的最大的母婴社区——宝宝树。
当时,宝宝树聚集了大量的宝妈用户资产,与小红书一样,育儿内容,也让宝宝树有了天然的卖货能力,一开始,宝宝树也瞄准了电商,推出C2M的平台美囤妈妈,一开始也体现出很强的爆发力,从而带动宝宝树登陆资本市场。
然而随着后续的发展,宝宝树最终选择成为阿里巴巴和复兴集团的导流工具,最终逐渐淡出主流视野。
事实上,宝宝树之外,类似的案例还不少,比如微博、知乎们,都是将自身大把大把的流量的二次价值挖掘,交给了电商平台,自己甘愿只赚那些广告费,而纵观这些平台,它们似乎,都被自己的战略困住了。
而梳理小红书的发展路径,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和宝宝树的发展路径十分的相似。尤其到了今天,小红书竟然,甘愿只赚广告的钱,而将潜力和价值更大的电商业务拱手让人。
但纵观消费互联网几十年的发展,靠广告业务变现,天花板实在太低了,等于自己给自己设了上限,同时,将大把大把待挖掘的流量价值,低价变现。
说实话,看到小红书此举,小柴着实是有些失望的,毕竟在内容电商时代,小红书手里本身就握着王牌的,而现在,它却选择了丢掉这些王牌…甚至还可能成为别人的嫁衣。
或许,小红书是并不甘心的,自然,小柴也相信,虽然此次小红书牵手了淘天,甚至还会牵手京东,但它的电商梦,也大概率不会就此止步、妥协……
毕竟作为年轻人三大神器之一,小红书的上限,绝不是卖广告的工具人……
而小红书唯一要改变的就是,能够耐心一点,在战略上,不要反复横跳,因为,只要找对路子,三亿多年轻的、具备购买力的用户,一定会有正向反馈的。
反而,如果持续将广告作为价值索取点,对小红书来说,才是危险的……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