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重型FC-31——请叫我钛合金“肥鹰”——一切未来,皆为过往

——

——

钛合金“肥鹰”

——

500

       最初可供中国空军选择的两款五代机,它们分别是成飞的歼-20和沈飞的歼-31战机。其中歼-20最终获得青睐,已经入列空军;而歼-31也并没有因落选放弃改进,目前已经重获新生推出了鹘鹰3.0最新版,它的最大特点是结构更强,产量更快。

      客观上说,在美国F-22、F-35和中国歼-20都已服役的情况下,歼-31表面看似已经落后一大截,然而事实上,这也相当于给了歼-31厚积薄发的机会。

       近期,沈飞宣布将采用世界最大的3D钛合金打印设备,为歼-31全面打造机身以及零部件。将它的结构系数由28%一路降低到26.8%左右...这意味着歼-31的结构系数已经低于美国F-22的27.8%标准。

500

       那么,这个结构系数到底是什么,低1%又有多大好处呢?举一个例子,据说一架波音747民航飞机,光机身上的螺丝和铆钉就多达600万个。假如美国F-22战机只需要200万个,而歼-31的结构系数比它低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少用20000多个螺丝或铆钉,焊缝也会少很多。当然,这种换算并不专业,只求通俗易懂。另外,结构系数低也不止是结构强这一点好处,比如歼-31机身寿命不仅会大幅度提高,而且它的自重也会减轻20%左右,量产速度也会提升30%。

       美国F-22于2005年服役,2011年停产,这期间总共生产187架,平均一年也就是33架左右。这种量产速度其实与中国歼-20差不多,据说目前歼-20年产40架左右......以此看,F-22和歼-20在定位和生产技术上并无太大差别,算是同一类战机。而去年洛马公司虽声称,未来F-35产量将达到一天一架的速度,每年最少360架,但事实上目前它的年产量也就是91架左右(2018年交付数字)。

500

       如果歼-31后期也采用“高速脉动生产线”,抛开机型定位不同对产速的影响,上线后年产量突破60架也不是什么问题(参考F-22和F-35产量差距)。而如今它再采用3D机身一体打印技术,产量提高30%,一年也至少能量产80架左右,目前这个产速将直逼F-35。(文字转自百度贴吧“歼31吧”,原发帖人“美珍8888”)

——

——

别了,涡扇-19

——

       重型化之后的“肥鹰”,无论涡扇-19的最大加力推力是10吨,还是12吨,都是不够的。

500

500

500

       AL-31F-M2经过第三阶段改进后,发动机推力将增加到14800kg(可能是应急最大推力,加力推力应为14吨),与现役的AL-31F发动机完全可以互换。

       短环燃烧室、单晶叶片、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但是依然保留了较为复杂的四级风扇。

      31F-M3甚至M4,江湖传言应急最大推力将增加到15.5吨,暂时存疑。不过31F发动机增推改型有个缺点,就是加力推力可以暴增,但是不加力状态下最大推力的增推却很有限。

       这大概就是它们和“产品30”的最大区别吧。

       如果能买到俄最新的“产品30”,那“肥鹰”就发达了!

       中等价位版达到歼-20的80%战斗力不是梦。

       高配舰载版、出口版将可秒杀古董F-22

500

500

       涡扇-19,再见!

       涡扇-10、31F-M2,你好。

——

——

“沈霍伊”真身,其实是“沈米格”

——

       米格的一款高仿F-22斯基,也是修改原始设计,慎之又慎......

500

500

500

(以上图片转自网络)

       当年FC-31刚试飞的时候,俄罗斯某设计局的专家说:“它的路线是合理的,我能理解它的设计思路”。

       他当然能理解FC-31的设计思路了,因为本来就是......

——

一切未来,皆为过往

——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