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林:一场崛起之路上的贸易战,我们怎样才算赢?

本文转载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gyNTIyOQ==&mid=2649619747&idx=1&sn=0cf6a2b55623c4510b0609d1784100f7&chksm=bea7b34189d03a574a34fa76e90b5d62f53f605d810bff6825b2ca6ada60a5957ae13a7c5d9b&mpshare=1&scene=23&srcid=#rd

7月7日上午9:30,在山东博物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叶海林做客第178期齐鲁大讲坛,

以“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战略风险及其防范”,为听众们解析中国崛起道路上将可能遭遇国际战略风险。

当下的中国再难“韬晦”

“相比美国、日本等其他主要国家,中国老百姓是最关心国家大事,或者说有国际视野的。”在演讲开篇,面对爆满的观众席,身为国际关系专家的叶海林触景生情,首先抛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见解。

500

叶海林研究员

叶海林指出,中国人关心国际事务的热情在国际范围内其实是个非常罕见的现象。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民众们其实更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本地新闻,而对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缺乏兴趣。这种兴趣缺失的原因,在于这些发达国家的民众已经将自己国家的领先地位以及这种地位带来的和平稳定等红利看做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常态。而中国民众之所以对国际关系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正是因为中国民众意识到,外部环境的稳定和平,恰恰并非一种理所当然的必需品。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看今天在座的观众中不少是上了年纪的朋友,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对于国际世界的描述与今天有多么大的不同。”叶海林的一番话引起了到场观众的深思与赞同。

他进一步提到,与改革这种内部性的举措不同,开放需要国际环境的配合。也正因熟知这一点,中国民众才特别注重国际格局的变化:四十年来的经验证明,它确实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500

不过,关注度高的国际事务,也成了被误解的重灾区。叶海林以近期中美贸易战为例,指出眼下最为流行的两种误读:

第一种看法认为中国近年来“放弃了韬光养晦”,因此招来了美国的打压。叶海林提到了前一段时间曾经上映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他认为这部纪录片在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但上映后却引发了一部分舆论,担心这部纪录片“暴露”的中国技术实力引来了美国对华的技术打压。而叶海林笑言,这种担忧是太高看中国电影产业在美国的影响力了。他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其实是随中国崛起在现时段必然发生的事情,与中国是否继续奉行韬光养晦无关,更与我们拍什么样的纪录片,甚至提出什么样的战略口号关系不大。中国发展到目前的体量,其实很难再“韬晦”了。

第二种观点则是藐视特朗普在美国所受的支持。有些人片面的认为特朗普是美国大资本家的代表,而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只代表了美国一小部分人的民意。叶海林指出,其实相比于美国的企业家们,特朗普真正的支持者是在美国的中下层。在贸易战开打后,我国很多媒体喜欢强调美国普通民众对美国政府调高关税的抱怨,但这种解读其实是片面化,特朗普有着相当牢固的基本盘,中美贸易战也很难因为这一任总统下台而轻易结束。

中国崛起并不完备

对中国崛起所面临挑战的认识不准确,其实来源于对中国崛起现状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叶海林进一步指出,在他看来,“中国崛起其实并不完备”。

所谓“不完备”,是说中国眼下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经济上。而衡量一个强国的实力,其实有很多标准,首当其冲的是安全影响力,也就是军事实力。在这个方面,中国与一些传统强国(如俄罗斯)尚存差距。近年来我们虽然军事实力获得提升,但在应用这种实力的经验和技巧上,还与传统强国存在较大差距。

而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实力崛起又显得过于显著。如今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唯二的两个GDP超过十万亿美元的大国。叶海林将中国的这种经济成就归因于两点:

500

其一,我们十分幸运的赶上了依靠劳动力密集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末班车”。叶海林提出一个判断,认为中国很可能是最后一个成功依靠劳动力密集产业启动本国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在中国之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曾经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通过所谓实现传递,但在中国之后,这种传递变得不可持续,后起国家再想依靠这一模式崛起,已经变得十分困难。这意味着“世界工厂”可能将被留在中国。

其二,是中国成功发挥了自身的体量优势。叶海林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让大家思考:移动支付和网购并非中国首创,但为什么只有中国能将这些产业发挥到极致呢?他否定了中国人工成本低的说法,指出正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随之而来同样巨大的市场需求摊薄了这些产业在中国的成本,使中国能产生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规模效益。而这正是中国经济能保持持续增长的原动力所在。

体量优势让中国前无古人,而赶上产业升级末班车又让中国后无来者。其结果就是中国成为了“产业黑洞”和“贸易黑洞”。我们构建了全世界少有的“全产业链”体系,因此也必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而这一点正是美国急于打压中国的原因所在——它在担心其经济主导权的旁落。

500

现场观众聚精会神听讲

双输是底线,双赢是高线

在解析了中美贸易战的成因之后,叶海林请观众进一步思索另一个问题:对于已经开打的中美贸易战,打到什么样的地步才算我们“赢了”?或者说,什么样的结果能让我们满意?

500

在叶海林看来,贸易战的结果无非四种:

第一,中国全赢。既美国不仅放弃对中国产业升级的打压,还在未来向中国移交世界经济主导权。在叶看来,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原因在于中国崛起的“不完备性”:除开经济之外,中国对美并没有太多好牌,但美国在国际政治、军事等领域仍有不少牌。所以贸易战一旦外溢,中国几乎不可能取得全胜。

第二,美国全赢。既美国逼迫中国彻底放弃产业升级。在叶看来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原因不仅是中国的内在增长需求不会接受这一结果。更在于美国自身也没有下定决心要跟中国拼个鱼死网破。

500

第三,中美双输。既中美都付出了对方想让自己付出的代价,而都没有达到自身的目的。在叶看来,这是中美贸易战中应该尽力避免的结局,但对中国来说并非完全不可接受——与天下第一对决,不让对方讨到便宜就算胜利。也正因如此,中国对贸易战损失的忍耐度确实比美国高,美国要想保住其地位,是无法接受这一结果的。

第四,中美双赢。即中美通过贸易战的“锻炼”对自身经济都进行了优化。美国解决了其产业空心化的问题,让工人们重新找到了工作;而中国则优化了自身产业结构,向外拓展了美欧以外的新市场。在叶看来,虽然双赢一词已经被提的略显老套,但它仍然是中美贸易战应当争取的最优解。在贸易战已经开打的当下,中国全赢或全输的可能性都不大,我们应当以中美双输为底线,动用自身的力量和智慧,去争取双赢这个“高线”。如果说崛起的中国已经有了成为大国的能力,那么在这场“大博弈”当中,中国则将锻炼自己,积累经验。这是一个大国必须经历的成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