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严查假学历保声誉,内地中介放弃“保取录”业务
星岛新闻追击去年香港爆出多宗假学历个案,多间大学随之而严打假学历,防范同类事件再发生。下学年将于9月开始,对于新学年的收生审核情况,有院校的消息人士向《星岛》表示,大学为保声誉,今年收生时采取“宁缺勿滥”的原则,“‘假学历’学生一个也嫌多”。
有内地留学中介机构的职员向记者表示,“香港查得严,被查到很麻烦”,如今其公司已几乎不再接香港留学的“保录取”业务。如果学生希望“保录取”,公司会推荐他去英国、澳洲或其他国家。
▲去年以来,香港多间大学严打假学历。
中美关系紧张料申请创新高
为加强防范假学历申请,香港多间大学近日回复查询时均表示,大学已有严谨机制核实申请者学历。对于新学年的收生审核情况,有负责大学入学事务的消息人士向本报表示,由于去年爆出假学历事件,今年对申请人的审查较去年所需的时间更多,收生时“当然要宁缺勿滥”,“大学声誉太重要,万一录取了‘造假’的学生,非但对‘货真价实’考进来的学生不公平,亦会令公众怀疑大学收生的严谨程度,所以‘假学历’学生一个也嫌多。”
近日中美关系持续紧张,消息人士表示,不少内地家长把子女的入学申请转投到香港的大学,他相信今年大部分院校的非本地申请人数目都将创新高,“由于申请者多,要找到合适的学生满足学额,坦白讲不会太难。困难的地方在于审批的步骤多了、繁复了,而我们人手极有限,所以今年真的较去年辛苦。”
▲香港多间大学近日回复查询时均表示,大学已有严谨机制核实申请者学历。
去年以来,香港多间大学严打假学历,内地留学中介机构在接相关业务时变得慎之又慎。“香港查得严,被查到很麻烦”,有内地留学机构市场人员向记者表示,如今他所在的公司已几乎不再接香港留学的“保录取”业务(通过伪造履历等方式来保证录取),如果学生希望“保录取”,就会推荐他去英国、澳洲或其他小众国家。
不过,在“小红书”等内地社交平台上,仍有不少学生发帖找寻中介,亦有不少机构公然发帖“揽客”。有学生在小红书评论区直言,自己是“学艺术出身”,学历背景很薄弱,但非常想去香港留学,唯有寻求有相关业务的机构的帮助。
深圳某留学机构从业员向记者坦言,从短期来看,“保录取”业务不可能真正消亡,“严打”或许只是抬高了业务价格,“只要市场有需求,就永远有人做”,但他指赴香港留学方面的业务,目前确实比较困难。
理大科大等加强验证机制
至于如何加强防范假学历个案出现,部分大学表示,已加强现有机制。其中,香港理工大学表示,大学包括通过International Credential Evaluation Service、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生讯息网等官方认可的学历认证机构或平台,以及向颁授学位的院校,直接核对申请人的学历证明。
香港科技大学表示,为更全面应对以虚假学历或伪造文件申请入学,近年已经进一步提升各学院在收生方面的协调和沟通,并制订处理欺诈入学申请个案的程序指引及引入通报系统,将怀疑个案报备所有学院,以提高警觉。
香港中文大学表示,就研究院课程而言,校方要求所有电子成绩表等文件须由院校、考试组织或认可的第三方机构直接发送,相关文件不会经由申请人或中介机构提交。成功获录取者在入学注册时,若未能提供必要文件,将不能注册成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