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对中国关税预计将很快降至约60%,美国经济预期喜忧参半

1. 华盛顿内部传的消息。中国对美关税将同步降低。这确实有相当可能性,作为中美会谈的先导,太高的关税没有谈的意义。降低之后,关税仍然非常高,但可以作为谈判的起点。

2. 美国一季度经济数据不值得看重,因为被扭曲太多了。抢进口大幅增加了贸易逆差,一季度逆差4663.8亿美元,同比增67.4%。这让GDP环比负掉了,因为逆差理论上会降低GDP。

3. 目前美国经济的硬数据还可以,没有明显的坏。金融市场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对于关税谈判不断有进展也有乐观预期。部分原因是,硬数据都不太及时,如4月初的就业数据,不反应近期的动荡。整体上,美国市场情绪在预期好事,认为市场已经见底,偏向唱多了。

4. 但高盛对12个月衰退风险的估计仍为 45%,一个不低的数值。中美谈判的不确定性是重要因素。另外,制药、半导体和电影等领域将进一步提高关税,一些暂停的“互惠”关税最终会生效。疲软的硬数据明显滞后的情况并不罕见,在一季度提前购买的影响结束后。

5. 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为连续三次,但时间推迟至6月或者7月。目前看美联储的独立性还在,坚持盯住通胀。风险是美国政治,破坏了美联储独立性,引入了更高通胀。

6. 对中国,高盛将经济增长率预期从4.5%下调至4.0%,认为冲击比预期的小。中国公司通过应对,出口其它国家、绕道,展现了明显的贸易弹性。因此,中国的刺激政策力度不大,没有额外的宽松政策。中国主要问题还是通缩,贸易战会加大通缩压力。

7. 高盛等机构的这类研究,是从金融视角出发的,考虑的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所以能够中立。对中美都不是一味唱多唱衰,要验证市场走势,不会搞一些惊人之论。个人认为值得参考,有一定水平。但也不可能讲得很明确,多半会模棱两可。如说衰退概率是45%,多一点点悲观就说50%,但总留有余地,赌博式预测显得不专业。

8. 我认为值得学习的是,这种观察不够痛快,但其实是审慎的,未来本来就不好预测,能够提供一些信息就不错了。许多人比较极端,有的说中国要崩了,上千万人失业;有的说美国要崩了,供应链要断了。结果出来,往往没有那么极端,大多数情况都是喜忧参半、有好有坏。虽然极端的预测抓眼球,但不是正确的持续观察办法。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