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针一季度财报后遗症发作,金融投资成业绩 “枷锁”
在日化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老牌企业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两面针”,证券代码:600249)近日公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让市场投资者大为震惊,直呼 “扎心”。这份财报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艰难处境。
从表面数据来看,两面针在一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同比增长
15.49%,达到了 2.4
亿元,看似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其净利润数据时,却发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一面。公司净利润同比暴跌超千万,从去年同期亏损的
127.45 万元,急剧扩大至亏损 1416.95 万元,如此巨大的跌幅,着实令人咋舌。
造成这一惨状的幕后
“黑手”,正是两面针的金融投资业务,尤其是炒股行为。两面针的财报数据,就像是一幅充满矛盾的画卷,呈现出 “冰火两重天”
的景象。在经营活动现金流方面,从去年同期的 - 1425.88 万元成功转正,达到了 1249.03
万元,这似乎暗示着公司经营状况有所改善。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如自由落体般大幅下滑,亏损额扩大了十倍有余。
进一步分析财报可知,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成为了两面针业绩的
“黑洞”。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高达 2645.91 万元,再加上债务重组损失等其他非经常性项目,合计对净利润造成了
1911.06 万元的拖累。这无疑表明,两面针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决策失误,让公司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金融投资曾为两面针带来的收益。在
2024 年,由于持有中信证券等股票,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了 43.19%,达到了 2.91 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也高达
10.69%。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收益与风险并存的金融投资模式,显然已经对公司的业绩稳定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现金流改善的背后,同样隐藏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实现了从负到正的转变,但这一改善的背后,或许暗藏隐忧。两面针解释称
“材料采购款减少” 是主要原因,但从报表细节来看,应付账款增加了 832.76
万元,这意味着公司延缓了对供应商的付款,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对营收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对公司的商业信誉造成损害。
从主要经营数据来看,2025
年第一季度两面针家用牙膏营收 3555.56 万元,同比增长 8.49%,旅游牙膏营收 2989.72 万元,同比增长
13.9%,两者合计营收 6545.28 万元,同比增长 10.89%,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然而,合同负债(预收款项)减少了
1243.47 万元,这或许反映出下游市场需求的收缩,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此外,两面针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研发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却并未显著转化为产品竞争力。在 2025 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仅为 477.45 万元,不足营收的 0.2%,如此低的创新投入,在竞争激烈的日化行业中,显然难以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当前传统日化行业深陷红海竞争的背景下,两面针的主业利润率难以大幅提升,再加上资本市场波动对业绩的负面影响,使得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处理好 “金融投资反客为主” 的问题,两面针很可能会陷入 “投资失利侵蚀主业” 的恶性循环。
对于两面针而言,或许可以借鉴云南白药的转型经验,以坚定的决心剥离非核心金融资产,将战略重心重新回归到产品创新与渠道建设上来,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同时,公司还应重视专业风控团队的建设,毕竟在金融投资领域,能够成功复制雅戈尔
“产融结合” 模式的企业少之又少。
两面针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择,将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命运。只有果断做出改变,回归商业本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回自己的立足之地,实现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