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牛的银行?

500

作者 雨秋

编辑 庄泽

随着时间来到5月份,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宣告结束,作为“万业之母”的银行扛住了经营压力,在报告期内继续稳健增长,42家上市银行的总资产规模顺利突破300万亿元大关,其中“宇宙行”工商银行的资产规模距离50万亿元仅剩一步之遥。与此同时,在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等方面,其他银行也各有特色。

国有大行稳占C位

城商行逆势突围

总资产方面,报告期内,42家上市银行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具体来看,资产规模高居前列的依然是国有大行,工、农、建、中、邮储、交六大国有银行分别占据了资产规模的前六位,其次则是以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其均在10万亿元以上(见表1)。

不过,资产规模增长最快的当属城商行,其中江苏银行增速达16.12%,是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增长最快的。苏州银行、宁波银行等直追其后(见表2)。

表1: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前十

500

数据来源:Wind,下同

表2:上市银行总资产增速前十

500

成都银行不良最低

兰州银行最高

不良方面,报告期内,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整体下降,其中下降的有27家,9家不变,6家上升。

具体来看,成都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实现“九连降”,已降至0.66%,该行也成为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不良贷款比率低于0.7%的银行。厦门银行、宁波银行等略高于成都银行。

兰州银行同期则是上市银行中不良贷款比率最高的,并且相较年初增加了0.1个百分点至1.83%。郑州银行、青农商行均为1.79%,西安银行为1.72%,直追其后。其中,西安银行不良贷款比率相较年初增加0.37个百分点,在上市银行中增幅最大。需要注意的是,工商银行是不良贷款比率前十中唯一的一家国有大行(见表3)。

表3:不良贷款比率后十和前十

500

拨备方面,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整体同样有所下降。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率,用于衡量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抵御能力,在净息差收窄等复杂环境下,上市银行通过释放拨备、减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应对经营压力。

其中,杭州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最高为541.45%,同样在500%以上的还有常熟银行,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前十的银行在报告期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则最低,为141.9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同样在200%以下的还有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光大银行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后十的银行中,兰州银行同样上榜(见表4)。

表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前十和后十

500

中小银行营收、净利增速较快

工商银行“垫底”

营收方面,上市银行在整体释放拨备的背景下迎来了营业收入的普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银行达32家。其中,农商行和城商行等中小型银行表现较为出色。

具体来看,营业收入增速最快的是瑞丰银行,达15.29%,西安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的增速同样较快,均在10%以上。平安银行同期则出现了营业收入的下滑,达-10.93%,为上市银行中下滑最快的一家。而在营业收入增长后十的榜单中,工商银行再次上榜(见表5)。

表5:营业收入增长前十和后十

500

净利方面,上市银行的归母净利润表现基本与营业收入的表现相似。其中,浦发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最快,达23.31%,青岛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等中小银行紧随其后;资产质量处于落后位置的民生银行则在负增长,同样负增长的还有贵阳银行、平安银行、厦门银行,工商银行再次进入归母净利润增长后十榜单(见表6)。

表6:归母净利润增长前十和后十

500

整体来看,营收和净利同时增速下滑的仅有平安银行、贵阳银行、民生银行三家。

管理层薪酬整体下降

贵阳银行、工商银行等增加

面对2024年的经营压力,上市银行在整体释放拨备的同时,也在大幅削减管理层的薪酬开支,其中有33家银行的管理层薪酬相较2023年出现了明显下降。

另外上升的9家银行分别为华夏银行、青岛银行、瑞丰银行、青农商行、交通银行、贵阳银行、工商银行、南京银行、江阴银行(按照管理层薪酬增加规模由高到低排序)。这与其2024年的经营效益情况整体相匹配,如华夏银行在管理层薪酬增加的同时,营收和净利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唯二例外的两家公司是贵阳银行和工商银行,其在管理层薪酬增加的同时,营收和净利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按照管理层薪酬规模统计,目前民生银行在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一(见表7)。

表7:管理层薪酬前十和后十

500

注:上市银行的部分管理层薪酬尚未确认,目前仅以Wind统计为参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