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首位华裔英雄,该不该有个“黄祸”爸爸?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估计是看中国人主演的《花木兰》话题度太好,迪士尼趁胜追击,漫威首位华裔超级英雄“上气”的选角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前有刘亦菲演花木兰一骑绝尘,“上气”自然也成为“20-29岁、会武术、中国血统”小生们眼中的“大饼”。不止媒体捧场预测、群众也热情讨论,粉丝更是忙着为自家偶像“画饼”。
但“上气”是不是真是一个“好饼”,硬糖君倒觉得有待商榷。根据此前漫威曝光的消息,《上气》编剧是曾执笔《神奇女侠1984》的华裔编剧Dave Callaham,同时漫威也在积极接触亚裔制作班底。如此看来,《上气》似乎是一部“讨好”中国市场的电影无疑了。
但一片欢腾气氛里,有记性好的群众一拍脑门:不对啊!上气的爸爸不是傅满洲吗?
“上气”在原著漫画设定中竟然是“黄祸”化身“傅满洲”的儿子。于是,网友也迅速兵分两路:一路还在热情讨论选角,另一路则开始科普“上气”这个相当不知名的漫威英雄的前世今生。
左派表示:这部电影依旧反映了欧美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是对中国人的歧视,坚决不看,有点政治敏感度的演员也不该演;
右派出来灭火:急啥?知不知道,在漫画里上气最后和爸比反目成仇,并干掉了傅满洲。如此大义灭亲的壮举,算不算和“辱华”思维彻底决裂?
其实,不管是迪士尼的“花木兰”还是漫威的“傅满洲”,硬糖君一直觉得观众敏感点是件好事。你瞧,人家黑人女性都要演007了,可咱们还每次都得纠结美国片里是不是“刻板偏见”了。咱们“上纲上线”一点,或许好莱坞也就更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点。
“傅满洲”是谁
如果有一个民族,身材矮小却阴险诡诈,性情难以琢磨。他们过去贫穷而肮脏,喜欢拉帮结派进行罪恶勾当,大多数男人懦弱又猥琐,不近女色,毫无阳刚之气。
近年来他们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集权国家,野心勃勃地想征服世界。你对这个民族的评价如何?很不幸,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在好莱坞银幕上的形象。
这些形象见诸于始于1929年的好莱坞系列电影“傅满洲博士”,“侦探陈查理”,1962年的007系列片《Dr. No》,1985年由尊龙主演的《龙年》,1995年的大片《红潮激浪》更是暗示中国企图发动核大战。而其他粗制滥造蓄意丑化中国人的电影更是不计其数。
在西方世界,傅满洲( Fu Manchu) 是一个大众熟悉的名字。这个名字诞生于一位名叫萨克斯·罗默( Sax Rohmer) 的英国小说家的笔下。
罗默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当然,并非所有生活在莱姆豪斯的中国人都是罪犯。但不可否认,不远万里来到这儿的中国人大多都有着迫不得已的原因,他们除了犯罪之外,不懂任何营生的手段。”
正是在这样刻板印象的支配下,罗默开始构想一个“穷凶极恶”的中国人形象,并最终在1913年出版的通俗侦探小说《神秘的傅满洲博士》中,将其具象化。
从1913年到1959年,罗默相继出版了13部傅满洲主题侦探小说,使傅满洲这个名字风靡欧美,成为西方人流行观念中中国人形象的代表。
罗默笔下的傅满洲,是由相辅相成的两种气质构成的:“天才”和“邪恶”。
罗默本人曾如此形容傅满洲的外表: 高大、削瘦,长得像猫一样;肩膀很高,眉毛如撒旦,面庞像莎士比亚; 额发全部剃掉,双眼泛出绿光……却是一位伟大的天才,通晓从古至今的一切科学。
在傅满洲系列小说长达47年漫长的互文性叙事中,罗默不断丰富着傅满洲的形象,其中有几个事实十分值得关注:
第一, 傅满洲是个学霸,拥有欧洲四所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包括海德堡大学、索邦大学和爱丁堡大学( 第四所的名称原著中未提及) ;
第二,傅满洲是中国皇室成员,同时控制着一个名叫Si-Fan的中国恐怖组织,即掌握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该组织的经费则主要来源于其所从事的“白奴贸易”(贩卖白人当牛做马,听起来好像蛮“解气”的?)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