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一:全世界的医学教育内容实际只有3年
在发声支持王辰教授在协和医学院推行的4+4医学教育改革后,饶毅教授今日再次发文,文章题为《医学培养的时间与医生收入》。
正如文章题目所示,饶教授不仅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医学教育的情况,还发表了自己对于医学教育的思考与观点。
据饶毅教授介绍,医生培养不是表面在医学院的年数越多越好、学位越多越好。全世界的医学教育内容实际只有3年,无论何种学制,无论对外宣传如何,其实超出3年的其他年学习的要么是基础(非医学)、要么是临床实习。
一百多年前,西式医学教育传入中国。中国今天的现代医学教育,百分之百是舶来品,从形式到内容并无独创。早先有过德国、英国模式的医学教育(以及基本模仿它们的日本模式),1919年成立的协和医学院带来美国模式。欧洲模式的医学教育,后来在中国长期是主要模式,也就是中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医学院。
所谓美国模式,其实就是4+4,前面4年的大学,在美国不限专业。但是在入学考试(所谓MCAT)有要求,有些医学院对于本科课程有一定要求,但每个医学院不一样。比较普遍的是要求大学先修过统计、物理、化学、生物。有些美国医学院明确就是以上课程分别一两门就可以,其他允许各种各样。年龄其实是美国医学教育最初很重要的因素。即认为18岁就读医学院,太早了。等4年更好。
美国医学院的4年在课程上与欧洲、中国5/6年制类似。中国5/6年制医学院在第1和第2年学数理化、生物。之后与美国医学院基本一样。从解剖、生理、生化、药理、微生物、免疫等基础开始,然后临床医学课程,再临床实习。美国所谓4+4,在医学院的学习,并没有超出欧洲或中国5/6年制医学院的课程内容。
协和早期的4+4,前面4年是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物系课程,后面4年在协和。协和医学院本身的教学内容与中国5/6年制医学院的是一样的,并无神秘内容。因为美国8年制的后面4年也没有神秘内容,与中国5/6年制医学院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学内容一样。
协和医学院目前新推行的4+4,从以前的前4年只是生物系,改成与美国一样的可以其他专业学位毕业。但协和担心生物基础不够,最近版的要求,对生物要求25个学分,远远高于美国全部医学院对于入学前在本科“4”里面的要求。
协和医学院从1919年开始,就是博士学位。并非它的毕业生学了更多的医学,而是它要求学生先在燕京大学生物系(后来是北京大学生物系、在后来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念4年生物系课程,然后在协和医学院念4年。
协和医学院的博士学位,长期也与全中国的医学学士一样,并无研究论文,而且医学教育内容并无二致。协和医学院老牌毕业生,都没有博士论文。
但是,国内普遍认为,是博士就要有研究论文。对于这个问题,在国内一直存在争论,并没有定论。
饶毅教授认为,从世界范围看,医生总体是一个认真工作,扎扎实实,平时累点经常发点牢骚但不闹事的群体。而中国医生,总体也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有责任心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