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董小姐事件想到的

@项立刚 在一篇帖子里说:“他们其实是看不上企业的,他们要进科研机构,要进金融的核心,要进一流的医院……”。实际上,他们不光看不上现有的企业,也不想自己去创办企业。这个事件引发了我三点思考:

一、关于下海创业热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前些年有过一阵“下海”潮,很多人纷纷走出广义体制内的稳定环境,到市场的大潮中去搏击风浪、搏取财富,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成功了,实现了个人的成功和财富自由。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头十年。本人90年初出生,上大学的时候恰逢潮流末期,再加上政策环境的影响,虽说当时也慢慢流行起了考研、考编,但是远没有现在这么狂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憧憬着去市场的风浪中搏一搏,不太愿意进(广义)体制内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这一点相信跟我同龄或者比我年长的人都有体会。关键的问题来了,谁也没料到后来的形势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两极反转,直接从“下海潮”调转到了“上岸热”。其实我毕业的时候也是有很大机会“上岸”的,因为当时的竞争远没有现在这么恐怖。奈何自己就是村里娃一个,家里人也都没啥见识,也随大流去搞什么创业,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莫大的讽刺。不过这纯粹是我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说到下海创业,其实像思聪这种富二代或者董小姐这种权势二代才更应该去创业才对,因为他们家里兜得住,输得起,村里娃还是少凑这个热闹为妙。所以我现在对如今很多95后、00后们坚持二战/三战也要“上岸”,甚至脱产全国巡回考试的做法深表理解,我如果再年轻几岁应该也会加入这个大军。

由此想到,前些年的创业热是不是某(些)人精心布局的阴谋,就是要忽悠“村里娃”傻乎乎的去市场上累死累活抢饭吃,不要跟既得利者们的孩子去竞争广义体制内的稳定环境。如果真是如此,只能说真是好算计,实在是高明,不服不行。

二、关于风闻社区的“大火柴们”

这个社区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前段时间有个爱吃猪下水的“知名”网友“大火柴”,“大火柴”及其同类人代表的是什么思潮想必大家也都能理解。在“大火柴们”看来,他们自己是纯正的“左/社(共)/公/马(毛)”。他们一听到相关的符号/概念(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央/国企、计划等)就心潮澎湃、眼眶湿润,就觉得找到了组织,找到了自己人;反之,一听到“右/资/私/哈”相关的符号/概念,就恨得牙痒痒,要批倒批臭再踏上一万只脚。所以,始终在广义体制内吃饭的人或家族在他们看来毫无疑问是自己人,而经受不住“资/私”的诱惑的老农民(因为分田单干了)、小商贩(因为投机倒把了)某种意义上就是叛徒甚至敌人了。大家别笑,他们的逻辑真有这么逆天。然而,“大火柴们”,你们把中日友好医院董小姐(卫健系统)、江西国控周公子(交通系统)、北大包丽案男主牟公子(金融系统)等当自己人,问题是他们会用旁光扫你们这些小工人一眼?他们走的是什么路,你们又走的是什么路?

连最基本的朋友/敌人都分不清,闹出这么大乌龙,还敢说自己是伟人的追随者。

三、关于我们的左翼同志汪编剧

汪编剧在当年自由派公知如日中天的时候也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左翼立场,这一点难能可贵。但这一次在董小姐的事件中神奇的闭麦了,以“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评判”为由拒绝发声,这就有意思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