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留学生是好人

事先声明我不喜欢董明珠因为她搞出来的空调实在是太丑了,我也不喜欢胡锡进因为谁都知道他在乱带节奏。

董明珠说“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胡锡进让董明珠道歉。然后现在有了第二波讨论。

意见相反,就说明其中有一个是对的么?未必。

归根到底,这类话题,辩论中谁对谁错不重要。

辩论会被怎么解读、会被怎么利用,这个才重要。

不要为了反胡锡进而反胡锡进,也不要看董明珠大嘴巴就喷她。实际上这俩人说话,一个太直率,一个太腹黑,都不要跟着走。

现在就是应该发出声音,因为客观上绝大多数留学生就是好人。

1. 留学是中产就能做的事情,中国已经小康很多年了,很多人自己或亲戚家就是中产,有孩子留学的不是少数。

这是个很大的群体,是无可非议的,不是非得多优秀才能去留学,也不是留学就必须学到多优秀,看看世界也蛮好。

阶层固化这种是极少数大资本家大官僚才能搞得起的事情,是少数。

防止阶层滑落也是人性,人性造成了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你应该做的不是批判留学生,而是要去批判官僚和资本家。

你以为拦着留学就没有阶层固化了?

就算是有阶层固化,它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全部都是敌我矛盾,还是里面其实混着人民内部矛盾的成分?当前面对中美的高度激烈竞争,我们要不要把这两个混起来一起去打倒?

总之,不要中了计。本来是要动既得利益者蛋糕的,不要反过来被既得利益者利用,挑动了工薪阶层和中产之间矛盾。

2. 在国外跟邪教分子对垒、守护火炬和国旗的,也是留学生。

就像张维为老师说的,其实越留学越爱国。

意林读者、亲西方公知现在越来越没市场,为什么?不是光靠国家宣传外加沈逸这些知识分子在周边跟年轻人沟通。

小红书对账之前,能够印证这些宣传的,主要是留学生群体带回来的、对西方国家的真实印象。

否则你在上面批判,回来的留学生不仅不支持你,还在说“你说的是假的”,对抗这些公知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不要把可以统战、可以争取的对象搞成敌对了。更不要觉得现在舆论搞得差不多了,就卸磨杀驴,觉得不需要留学生的支持了。

更不要觉得现在国内经济起来了、教育起来了,就不需要留学生了。

你就没想过,你自己有一天也可能被当成驴?有一天也不需要你的支持了?

3. 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留学生一直在提供大量价值,总体上是利远大于弊的,没有改变过。

AI、光刻、材料等等岗位,留学生骨干很多、且需要更多。我们看见那些还留在国外、替西方人打工发论文的中国人名字,就觉得可惜。

对于这些人,应该是千方百计吸引他们,我看吸引得还很不够。

不仅中国的海归要吸引,我们还要吸引全世界去美国留学的人才。

高价值永远有高风险。被策反当然是风险,但这个风险的成因,在于为了学习国内没有的东西,要背井离乡,情感上精神上的关怀就少。

所以国家一直对留学生群体非常关怀,一直在维系这个民族的、情感的纽带。

你现在这么一搞,是加大了他们变成间谍的风险、加大了防范成本和统战成本,而不是降低了。

何况留学生的问题,远比国内这些精美的问题小。

4. 说什么留学生大部分不行、少部分优秀的欢迎,这种论调就很不好。

这种一棍子打翻再扶起来几个的逻辑,和特朗普先对全世界宣战再搞豁免,没有本质区别,没有人能用这种策略赢得尊重。

说留学生是作出贡献了的,然后拿钱学森杨振宁举例子,结果就有人说什么“你也配和杨振宁比”。

那你说工人阶级、本土专家做贡献,不要举王进喜的例子?不要举袁隆平的例子?

还什么留学生回来的,要么就是国外留不下去,要么就是回来当间谍,总之不可能是身带本领回来报效祖国。

这是最彻底的民粹逻辑,没有比这个更带有偏见和歧视的了。

说这话的人,水平之差,大概率既没有在国外维护过国家利益、跟西方人斗智斗勇,也没有在国内贡献过什么利益。

5. 客观来看,任何群体,优秀的都是少数,天才更是极少数。

所谓只有天才才配回国效力,这本身就是最反动、最违背人民史观的论调!

我们要做的是英雄不问出处,尽可能扩大基数,然后再筛选。

管你什么留学不留学,什么背景什么来历,只要有能力都欢迎。只要你愿意建设美好生活,中国这么大,总有地方让你建设。

不是只有天才有价值,你说这句话的人自己大概率不是天才,既然你自己不是天才,凭什么只要天才为你服务呢?

今天说留学出间谍,明天就能说土包子没国际视野,后天还能说知识分子不接地气,大后天还要说商人家庭过于逐利……

国家永远要发展、永远要人才,不要搞这种区分。

6. 归根到底,留学生主管部门首先是外交,然后才是教育。凡是外交,都是极端复杂的。

中国有海归,亚非拉也有“中归”,西方也可以对亚非拉说留学中国都是间谍,那我们友好的国家还要不要派留学生来中国?

借留学搞阶层固化的利益链条真实存在,但亚非拉在中国的留学生就没有从其本国既得利益群体里面出来的么?你让这些国家的平民百姓怎么想?

总而言之,留学生由外交、统战在前面管,而不是国家安全在前面,是有理由的。

现在这么一搞,不符合实践规律。

况且歧视留学生是美国先搞的,还被我们抓住机会说美国麦卡锡主义复苏,本来是我们的先手。

现在这么一搞,美国人反过来说中国有中国版本的麦卡锡主义、改革开放倒退,先手没了,话头丢了,意义何在?

6. 还有说什么现在是国家考验留学生群体,你要是真的爱国就不要抱怨。

什么PUA话术?这个话说出口也不想想正常人会如何感受。

这是典型的挑拨离间。

7. 可劲儿给董明珠大嘴巴洗地也是醉了,可劲儿撇清关系也是醉了。再说一遍,董明珠说了啥其实没那么重要。

真要去理解她说啥,重点也不在于“有没有”,而在于“海归派”啊!

是“派”啊!真要抠字眼也往这个方向理解下好不?这个“派”意味着有一群人回国之后拉帮结派,这就要特别治理了。

参考董明珠自己的公司,她是不是要反高瓴?是不是要反美元资本往格力塞人?这些才是重点好么。

把一个很有可能是不同属性资本争夺公司人事任命权的问题,上升到社会公共舆论,甚至上升到统战问题。这明明就是巧妙地放大议题然后拿统战和外交战线来压董明珠。

本来是个公司治理问题,结果胡锡进这么搅浑水,第一时间把这个问题导向了海归里面有多少间谍、水平如何、有没有贡献,然后所有人因为喜欢他或者反对他,一拥而上,要么站海归,要么批判海归。还有各路大V转发平原公子赵胜,给他那两篇集中攻击很多海归水平不行的文章背书……

继续顺着这个议题炒作下去,海归派很容易往“外资”这个方向引,然后搞成中国不欢迎外资。

这非常不好,只能越来越被动。

你们应该看到,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敌人在想办法用留学生这个议题撬动更大的议题。

而留学生这个议题之所以复杂,在于你们这么脑袋一热一搅和,把统战、外交这个面子撕开了,把里子彻底暴露出来。一下子到了国安层面,这话题回转的空间就小了很多。

当下之急,就是赶紧把这个面子缝补上,别再拼命倒腾底下这堆东西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