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丽热巴,需要一个好角色

500

500

迪丽热巴需要一个让她再度突破的好角色,一个依托于好故事,让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认可的好角色。

这是现实亟待解决的破局之道。

作者|摸金校尉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近期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有关迪丽热巴的热搜,是因综艺中一个暖心细节:她将伞递给未带伞的工作人员,网友感叹“温柔刻在骨子里”。

500

关于“迪丽热巴真实人品怎么样”这个话题在某乎上亦有长篇讨论,从《跑男》中默默擦凳子积水,到过指压板环节时,甘当“人肉护盾”忍痛不语等等,一直有人试图从中拼凑她的真实人品画像。

作为90后女演员中从业超十年、口碑较稳的少数派,迪丽热巴的公众形象难得地统一是“还不错”。鉴于粉丝、路人对演员的观感不同,能统一做到“还不错”,在当下市场环境中也并不多见。

但关于她的颜值争议,坊间却从未停歇。三年前便有人断言其“颜值崩塌”,然而细观下来,所谓的“崩”更像是一场群体性假想——

人们苛求完美,却不愿承认完美本不存在。

500

对此,网友一针见血:“她人品如何难定论,但评论区某些人的人品绝对堪忧。”

三年前的这句话,到今天也依然适用。

500

01

先叠甲声明:

本文旨在讨论内娱演员的过往及作品表演特点,尽量用客观态度阐述意见和建议。所以红黑二粉都不要过多纠结哪个地方描述得不够“刺激”。

饭圈也好、喷子也罢,最难做到的都是“平心而论”,厮杀起来也颇有些“拜上帝会”末期那种“天父杀天兄”的酣畅淋漓。但对于人物,尤其是在内娱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而言,其从业履历和个人价值都不公平。

500

近年来,80-85代女演员集体迈入转型深水区,马丽主演的《水饺皇后》(待播)、张小斐的《恶意》(待播)剑指大银幕;赵丽颖凭《浴火之路》探索硬核犯罪题材,唐嫣以《念无双》重归仙侠。

先不说类型,仅从演员年龄段划分,马丽、张小斐、赵丽颖等演员尝试转型的状态是可喜的,其背后的动因也是残酷的,实事求是地说,无论从观众耐受度还是演员定位而言,“变”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市场需要。

有些人对唐嫣重新回归仙侠剧赛道评价过于刻薄,但即便是赵丽颖在积极尝试转型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放弃这条路,何况《念无双》与《繁花》拍摄时期相近,彼时谁会知道哪个更火呢?

而对于更年轻一些的孟子义、宋祖儿而言,凭借《九重紫》《无忧渡》就能稳守古偶基本盘。仙侠古装剧目前对于她们来说正当时,对于她们而言,短期内(市场环境和观众基础)变化不会太大,结合剧集市场目前的环境,转型暂且还要看电视剧市场的类型走向。

500

反观迪丽热巴,虽手握仙侠剧《慕胥辞》待播,但市场对同质化作品的容忍度正急剧下降。相较于95后演员的“青春红利期”,她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既需稳固“颜值即正义”的观众基本盘,又需在悬疑、现实题材等新赛道中寻找突破口。

02

内娱市场近年呈现“两极分化”:仙侠古偶依赖颜值红利,悬疑犯罪倚仗剧本张力。前者对演员年龄尤为苛刻,后者则考验角色塑造能力。

迪丽热巴的困境在于,其代表作《三生三世》系列虽奠定国民度,却也将其困在“美强惨”的固定模板中。而《漂亮的李慧珍》这类得以突围的作品,却因缺乏持续输出,逐渐被市场淡忘。

更严峻的是,00后花旦已悄然入场。如张子枫、文淇等新生代凭借文艺片与现实主义题材崭露头角,观众对“故事深度”的需求正挤压传统流量剧的生存空间。迪丽热巴若继续固守舒适区,恐将面临“前有转型前辈,后有新生代追击”的双重夹击。

500

迪丽热巴第一次事业高峰是2015年的都市爱情剧《克拉恋人》(唐嫣主演),虽非女一号,但高雯这个角色让她初露锋芒。两年后古装仙侠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杨幂主演)热播,她依旧不是女一号,但“凤九”这个角色彻底为她打开国民度,成为观众心中“意难平”的白月光。

500

500

而《漂亮的李慧珍》也为她迎来了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演技高光——在观众需要忽略外貌的情况下,欣赏角色本身就需要故事和角色都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幸运的是,这部剧也为迪丽热巴提供了广阔的表演空间。

500

那几年,还是“胖迪”时期。在综艺《奔跑吧第一季》中,她以生猛姿态打破“女明星”刻板印象:指压板上咬牙背起男嘉宾,泥潭游戏里滚成“兵马俑”,甚至因狂吃道具酸奶疙瘩被贴上“吃货”标签。

500

彼时舆论评价两极:一方认为她“综艺感弱”,另一方却偏爱这份未经雕琢的质朴。

这段经历意外成为她路人缘的基石。节目中,她总在镜头边缘默默递纸巾、收道具;某次户外录制突遇大雨,她第一时间将外套披在跟拍PD身上。这些未被剧本设计的瞬间以及“胖迪”标签下的接地气形象,恰好中和了顶级神颜带来的疏离感,为后续转型埋下伏笔。

03

从早期的博客到如今的微博、小红书,艺人们也越来越爱“走下神坛”(虽然大部分人选择交由团队运作),但总有一些亲自管理社交平台的艺人,即便他们有些许“怪咖”特质,但通常都能获得不错的评价。

毕竟在如今这个时代,能在公开平台上看到,且也有艺人愿意深入分享自己的时候并不多。

500

迪丽热巴在社交平台上就像一个普通的女孩,分享的都是日常生活和表情包。有些人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与她一同成长,比如一位杂志编辑回忆起自己和迪丽热巴都还未走红(升职)时,有过一次短暂的接触,在那之后,她收到了迪丽热巴特意从老家给她寄的礼物。

我不太喜欢用“高情商”这个词,因为它通常意味着“圆滑”。这是否为她逐渐积累了众多路人缘,也无法判断。但无论何时,人品始终是最重要的。

回到开篇的话题,“给工作人员递伞”这种无声的温柔才是最让路人受用的:

往往只有无名之辈,才能真切感受到明星的温度。

有了这个值得评价的基础,再来看迪丽热巴的未来,我们才有讨论的空间和必要。

04

在国内的知名女演员里,以巩俐为首的60后演员基本已到可以拍传记的水平;70后的章子怡等人算是国内顶级女演员的代表;而80代的刘亦菲们走的是精品路线;95后的孟子义、宋祖儿等人还处在前辈们都经历过的争论期,在00后花旦来势汹汹的当下,处于90后中段的迪丽热巴已站上转型临界点。

500

纵观其作品列表,《长歌行》《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等古偶剧虽能维持热度,却难以复制《漂亮的李慧珍》的出圈效应;现代题材如《幸福,触手可及!》亦未激起水花。

500

而破局的关键在于角色与剧本的双重突围。观众对迪丽热巴的期待,早已超越“美得惊心动魄”。若参考赵丽颖《风吹半夏》中草根女企业家的狠劲,或张小斐《你好,李焕英》中母亲形象的共情力,可发现“破圈角色”往往具备两个特质:

人性灰度以及时代共鸣。

反观迪丽热巴待播的《慕胥辞》,仙侠设定仍难跳脱“三世虐恋”套路。若想真正突围,她或许需要一部类似《我的阿勒泰》(民族题材)或《微暗之火》(悬疑女性向)的作品——用复杂角色撕掉“仙侠专业户”的标签。

500

根据某平台用户调研,迪丽热巴的粉丝中,18-25岁女性占比超60%,其对“强情节+情感共鸣”类作品需求最高。而路人观众则更期待她尝试“颠覆性角色”,如反派、精神病患者等。

此外,男性观众对其作品的关注度不足30%,这意味着拓宽受众群体需从题材入手。

例如,《隐秘的角落》通过悬疑外壳探讨家庭教育,成功吸引全年龄段观众——此类“类型混搭”或为破局方向。

且不管其待播的《枭起青壤》《慕胥辞》《利剑玫瑰》会受到什么样的评价,仅从演员自身发展来看,迪丽热巴都该摆脱和95后甚至00后处于“同温层”的状态。

作为旁观者,我之所以对迪丽热巴的未来产生焦虑,根源在于一种“双向期待”:

当一位公认人品与实力俱佳的演员,始终以细节传递善意时,观众回馈的“温度”不应仅是赞美,而需包含更理性的审视——

直面市场对同质化作品的疲惫、警惕类型赛道日益拥挤的危机。

500

若继续停留在安全区,她终将面临被迭代的宿命。

迪丽热巴需要一个让她再度突破的好角色,一个依托于好故事,让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认可的好角色。

这是现实亟待解决的破局之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