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我的天空123”
这位网友写文章又提我名字了,我真是一声叹息。不是调侃,是真的叹息。当前经济学基础知识里的一些错误,真的非常误导大众,也误导官学,或自称官学的人。
1、财富的本质是“能量”。
谁不同意这个观点,就可以说一下自己认为的财富本质是什么。然后再问一下,如果没有能量,你这个“本质”还存在吗?
至于能量是什么,就是物理计算里的那个能量。你在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时,计算的那个能量是什么?你觉得它存不存在?
2、市场经济中,货币滥发导致货币贬值,物价升高,使普通百姓的财富缩水,最后影响消费,这有什么错误吗?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事实。但是请注意,我国GDP增速见顶是在2007年,然后就是一路下滑的趋势,至今没有改变。
而我国货币供给在2008年之后出现了哪些变化,以官学自居的“123”你不知道吗?经济增速下滑,而货币供给“逆势增加”,会导致什么结果,官学们不懂吗?
物价高不高,听过“新三座大山”的说法吗?知道房价不被计入物价统计范畴吗?听过“小林妈妈”的故事吗?她儿子有先天心脏病,治疗费很高,结果她丈夫压力太大,为此跳河自杀了。还有教育内卷带来的各种相关支出。知道很多年轻人一想到生孩子,养孩子需要的巨额支出就头皮发麻,犹豫要不要生育,要不要结婚吗?
所谓低物价,不过是高物价集中在必需品领域里,把非必需品领域里的消费给大幅压降,导致了低价问题。可是,低价之下,为什么人们还是消费低迷,消费降级?因为必需品领域里,人们逃不开的领域里,是很高的价格呀。看看美日韩的鸡蛋、大米、白菜……人家已经给出了前车之鉴。当货币供给继续逆势增加,必需品领域也会遭遇消费低迷。服装鞋帽、餐饮外卖都会出现恶性价格战,走向消费低迷。这就是“流动性陷阱”现象。再往后,如果还继续增发货币,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有恶性通货膨胀。
看看美国,为什么要加息收紧货币供给?为了托住股市、债市,又不得不增加货币供给,结果美国的物价是不是又上升了,通胀是不是又上升了?
按你们的说法,我国人民的货币收入是大于物价涨幅的,那么消费为什么会降级,为什么会低迷呢?这种情况下,居民为什么不再加杠杆买房,买大房子,改善居住条件呢?难道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欲望已经被全部满足,再也没有什么可消费的了?
像你一样的某些官学,最喜欢展示数据,玩弄数据,却对现实状况,对一些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数据终有一天会反噬你们。
3、一个经济体是不是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验证的方法之一就是,当经济进入增速下滑的时期后,宏观地看财富向哪个人群转移了,又远离了哪个人群。是不是非资方(主要是劳动者和普通人)在消费降级,消费低迷,造成经济循环的恶化,致使中小资本家也跟随受害,而剩下的人群还在进行高消费,奢侈消费?
至于有没有“零和博弈”的问题,我想问你,一边是经济增速下滑,盈利越来越困难,已经到了恶性内卷的程度,另一边是市场经济模式,以逐利为首要目标,永恒不变,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情况下,零和博弈存不存在?是不是广泛存在?
至于不同阶级阶层之间是怎么零和博弈的,具体手法是什么,建议阅读我在2025年4月2日发布的文章《答“我的天空123”——请勿一再歪曲事实!》。其中的“补充内容”部分做了解释。你最好把这篇文章整个看一遍。
4、你说【理论上讲利润归零就没剥削了,资本连本儿都没了,怎么会反而出现“拿更大的份额”?】,你觉得逻辑上不通。
我想说,利润归零并不是资本连本儿都没有了。从利润见顶回落开始,资方就在想尽办法维护盈利规模不下降。但是,经济周期是人类控制不了的,所以资方想尽办法也不可能维持住原先的利润规模。那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要从哪里获得利润来尽力保持原有的盈利规模呢?是不是要从别人的损失中获利?这是不是催生了零和博弈?当前社会中有没有广泛存在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
你知道前些年的共享单车大战吗?知道这两天某东和某团的激战吗?知道有“资本无序竞争”这回事吗?你听说过某大型房企欠一屁股债,早都资不抵债了,而企业高管们还能收获巨额薪资,并转移海外吗?这是不是本儿都赔光了,而资方还能发财致富?这个致富的方法与剥削是否异曲同工?是不是不公平地获取了财富?
关于剥削,我提出过“合理剥削”与“不合理剥削”两个概念。以前推荐文章给你,你应该没看。
“合理剥削”是以“创新”为依据进行剥削。其合理性在于创新可以带来“新增财富”。此时,创新者可以不再劳动,仅凭创新成果就参与财富分配,并且不会对经济产生危害。因为所有人的财富都增加了。
“不合理剥削”是以“资本”为依据进行剥削。其不合理在于,资本本身不会带来“新增财富”。新增财富是创新和劳动的成果。因此,资产阶级依据“资本”进行财富分割,此时财富总量未增加,没有新增财富,没有利润。而资本在无创新,不劳动的情况下,就分割了大量财富,追逐并实现自己的利润,这是不合理的,有害的。资方获得的这个利润是通过挤占劳动者的应得财富实现的。结果就是,劳动者的劳动付出没有获得公平的回报,造成“劳动力再生产”无法完成,表现为消费低迷和生育下滑,引起经济循环坏死,然后把经济毁了。这种情形在经济增速下滑时期会常见。
有时候资产阶级也劳动,也创新,但是他们的收入过高,明显与其创新或劳动的成果不符,这也会侵害非资方的利益,最后破坏劳动力再生产,破坏消费、生育和经济循环。
企业家和资本家不是一回事。企业家主要凭借创新和劳动参与财富分配,不破坏分配的公平,不恶化经济循环。而资本家主要凭借“资本所有权”进行分配。这一直在破坏经济运行,只是在经济增速上升阶段被掩盖,但是在经济增速下滑阶段暴露出来。
判断分配合不合理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经济循环是否健康可持续。经济循环是越来越好了,还是越来越差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导的。资本主导下的经济循环是向好的,还是日渐困难的?为了维持经济循环,债务经济是不是越来越走向危机了?
5、关于不被资本剥削的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其实也与市场经济的资本逻辑有关。
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在分工中做了制造业国家,财富主要在城市里。为了最大限度获得制造业的全球市场和红利,不得不一定程度开放农业领域给其他农业强国,换取更大程度的自由贸易。于是,我们的农业领域盈利就不像工业那么容易。大量便宜的外国粮、油、肉等产品进入我国,使我国的农业遭到冲击,农民收入不如城市人增长快。这其实就是经济依照市场和资本的逻辑运行的结果。
按理说,此时应该进行国家补贴,搞转移支付,把城市财富,尤其资本利得的一部分划转给“三农”,去建设新农村,减贫脱困。我国也是这么做的,但是力度还不太够。大量财富宁可在城市里玩金融游戏,收割韭菜,也不到农村去提高农民收入。所以有农民承受了改革开放代价的说法。这依然要由“资本”去负主要责任。他们获利最多,制造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安全也需要农业安全来保障。因此,资产税、直接税等至今推进缓慢,就引发了公众的大量讨论。
当然,资产阶级除了私人资本之外,一些掌握公有资本却为私人服务的情况,比如腐败分子,也应被划入资产阶级范畴,即官僚资本。
6、追求利润并不是罪恶。我从来没有表达过逐利是罪恶的观点。
只有不公正地获得财富,非理性地追逐利润,这才是错误的。严重了就是罪恶。
在经济增速下滑,宏观利润越来越难以获得时,市场经济还用竞争来压迫人们逐利,强行逐利,非理性逐利,这才是错误的,罪恶的。因为,这种做法导致零和博弈,毁坏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最后杀死经济。
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在经济增速下滑阶段里,搞恶性内卷,搞逆势增发货币。经济增速越低,货币增发越多。例证就是规模不断扩大,走向深渊的恶性债务经济。
这些罪恶不是因为逐利了,而是因为“非理性”逐利了。请注意是“非理性”逐利错了,不是逐利错了。
7、偶尔倒牛奶,当然不是大问题。但大问题是,一边产能过剩不断发展,一边失业增加逐渐严重。中年失业,青年难就业,老年难退休……
这么奇怪的问题是怎么发生的?
为什么失业者不能把闲置的产能开动起来,去生产财富,满足生活需要,同时繁荣经济?
因为,经济增速在下滑阶段,资方盈利越来越难,越来越少,于是为了保护盈利就减员增效,减薪裁员。
这么做之后,资方的利润增加了,或利润减少没有那么快了,但是劳动群体的消费力被扼杀了,导致需求萎缩,消费低迷,引起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下,资方继续逐利,减薪裁员,又一边盈利,一边增加失业,杀死消费,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把经济循环毁了。劳动者和资本家全部受害。
这是由市场经济的非理性逐利导致的,是由资产阶级的鼠目寸光,自私自利导致的。市场经济模式在经济增速下滑后依然逐利,而且更加拼命,更加疯狂的逐利。结果一边逐利,一边杀死消费。不能从新增财富中获利,就减薪裁员,用增加失业来维护盈利,活脱脱的“愚蠢”又“自相矛盾”。
由此,强行逐利和非理性逐利的过程就导致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联系被割断。生产资料需要生产和销路。劳动者也需要工作和消费。但是,他们就是无法对接。
这种情况下的“倒牛奶”,可真的是罪恶了。即,非理性逐利的罪恶!
8、关于政府借债的问题。我多次提醒你,理解我的观点要注意“经济阶段”。
在经济增速持续上升时,借债当然是容易还上的。但是,当经济处于增速下滑的时期,连续下滑很多年了,还大量借债,这债还容易还上吗?
你的思维怎么能这么僵化死板?思考债务经济的时候,你不要看看经济阶段、经济趋势吗?
我们俩到底谁的精神状态有问题?
9、最后总结一下。
当前一些以官学自居的人,恰恰表现出民科的特征。他们被旧理论迷惑,对经济现实给出的“反证”,痛苦的哀鸣,视而不见,错误理解,所以经济改革也难产,以致经济趋势依旧不容乐观。
请注意,经济运行主要是生产和分配(或称供给与需求)两部分。
如果生产力水平没下降,生产力条件没恶化,而经济越来越差,那么主要问题就要到“分配”里面去找。需求和消费的问题都是“分配”决定的。
分配问题主要就是分配规则是否公平公正。
分配规则主要是“经济模式”决定的。
所以,生产的部分没问题,而经济越来越不好,就需要到经济模式里找问题,看分配哪里出错了,看哪个阶级阶层被伤害了,哪个阶级阶层不当得利了。
最后分享文章: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