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局中局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号“IT资本观察”
崛起港岛
1860年,西方对华贸易进入新的扩张期,外商所需融资日益增多,融资结构日趋复杂,香港的商界迫切感到需要创办一家本地银行,及时和充足的提供信贷,应付急剧扩张的对华贸易。
1865年,汇丰银行应运而生,创始人Thomas Sutherland是当时香港半岛东方蒸汽导航公司的主管。汇丰成立第二年,香港外资银行业遭到挤兑风波,汇丰通过维持交易汇票的兑付,渡过危机,从此业内建立声誉。
此后150多年的时间里,这家英资银行以香港和上海为中心,向全球拓展业务,正式走上国际银行的发展道路。
雄踞东方,蒸蒸日上的背后是逐利的本性、道德的坍塌。
撕裂合规
2012年,美国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一份长达335页的报告,打破了汇丰金融帝国百年传奇的人设。
这份300多页的报告,详细描述了贩毒份子和与恐怖主义有关联的团体如何利用汇丰银行洗钱从事非法活动。在被指控反洗钱工作存在“严重”缺陷后,汇丰银行又被指控未能遵守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发布的禁止人员清单,清算了大量可疑游客的支票,并向一些外国银行提供美国代理账户。借用该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Carl Levin的话,“汇丰的合规文化很早以前就已被污染”。
报告发布五个月后,司法部宣布汇丰银行将支付一笔巨额罚款,以应对其涉嫌违反《银行保密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和《对敌贸易法》的刑事指控。汇丰银行遭到该指控的原因是没能有效开展反洗钱项目,且没能对其外国代理账户持有者进行应有的尽职调查。
为此,汇丰银行同意支付总计19.2亿美元的罚金,并与美国司法部达成为期五年(2012-2017年)的延期起诉协议。
根据协议,汇丰银行同意加强制裁和反洗钱计划,并同意在任何调查中配合司法部。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汇丰还需接受美国联邦政府指定的监督者监督,该监督者是一家叫做Exiger的公司。在2012至2017年间,该公司基本上入驻了汇丰,并可以获取汇丰的一切信息。
茶楼设局
2013年8月22日,香港。
时任汇丰银行亚太区全球银行业务负责人Alan Thomas与华为高管约定在茶楼会面。现场,华为高管向Thomas提供的英文PPT显示,华为已经出售了Skycom股份,而且该高管本人已不再担任Skycom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华为高管对信息进行如实陈述,汇丰对PPT内容也完全知情。几天以后,汇丰要走了这份PPT的副本。
两家企业看似普通的一次商务交流,多年后却成为美国司法部手头的指控证据。
汇丰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延期起诉协议”在2017年到期,协议期间,如果汇丰没有按要求履行相关内部整改要求,美司法部有权撤回该协议,并针对汇丰违反美国制裁提出刑事指控。
2016年9月,市场传出消息,美国司法部正在就是否撤回和汇丰银行的“延期起诉协议”,以及是否以刑事罪名起诉汇丰银行进行讨论。
针对这次讨论的细节,汇丰不予置评。但路透社获得的文件显示,汇丰着手对华为进行调查的行动,“凑巧”在汇丰与美国司法部之间协议到期前启动(2016年底至2017年)。路透分析,汇丰希望以此抵抗美国司法部针对其涉嫌违反制裁提出的指控。
真相
由此推断,汇丰2013年在香港茶楼邀请华为高管讲述PPT,这一举动十分具有迷惑性。汇丰完全知晓华为与Skycom的关系,华为高管介绍PPT内容不存在任何误导的可能。
恰恰是汇丰,在2017年2月到7月之间,主动向美国司法部至少做了四次陈述,随后终止与华为的合作。2017年12月,美司法部针对汇丰的刑事指控被正式撤销。
这期间,汇丰单方面向美国司法部提交了一系列报告进行“示好”。美国司法部正是利用这些报告向华为高管提出了刑事诉讼。
后来发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华为高管乘坐的国泰航空班机降落在温哥华机场时,加拿大警察和边境服务局人员没有服从法官“立即逮捕”的命令,故意推迟逮捕令的执行时间,在FBI的要求下对华为高管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非法拘留、审讯和搜查,非法扣押电子设备并强迫交出密码,非法扣押所有行李等。
此后,汇丰银行发起多轮游说,试图远离与事件有关的各种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