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亲自“开卷”,谁在瑟瑟发抖?
十年前,京东在美上市后的第一个618,刘强东亲自送了一回快递,如今再次披挂上阵,送起了外卖!
作为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已经创办了多家上市公司,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以495亿人民币身价,排名第427位。就这样一位商界大佬,为何送起了外卖?中国外卖行业,是否重演当年的"百团大战"?
京东外卖业务,近期来一直在进行营销推广,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线40天外卖平台,日订单量便突破100万单,4月15日,又说日订单量突破了500万,增速相当于当年美团的3倍,但要把这势头保持下去,就需要不断有热点出来。
东哥这波亲自下场,虽没法判定收外卖的小伙,是不是演员作秀,但能肯定的是,它属于京东的营销活动。这就好比你去一家饭店吃饭,老板亲自给你端茶送水的,还问你服务到不到位,你是不是瞬间好感度蹭蹭往上涨,还会觉得这店相当靠谱?就目前来看,这效果确实不错,最起码短时间内,对商家和骑手来说,带来不小的吸引力。
当然,从京东接二连三的密集行动中,我们也应看到,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商业宣战。刘强东的“亲征”,在表决心“战斗到底”的同时,似乎也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这场仗,京东输不起。
2030年,即时零售规模将达5万亿,外卖只是“入口”,生鲜、医药、数码才是终极战场。然而,目前京东主站用户,日均打开频次仅1.2次,对面的美团高达7.8次。
不仅如此,美团闪购业务已渗透京东的3C、家电等核心品类,2024年非餐饮类订单突破1800万单,直接威胁京东的“次日达”体系。刘强东深知,失去高频入口,京东将沦为“线上仓库”,所以,急需通过外卖撬动流量反哺。
当然,商界大佬躬身入局,对于外卖行业而言,绝对是颠覆性的重塑,来看看京东外卖,如何改写行业规则?
第一,佣金革命。严格控制京东外卖的净利润,打出“永不超5%净利率”承诺。
为什么要这样做?刘强东说得很清楚,现在某些平台,一年净赚几百亿“盆满钵满”,但平台上商家赚不到钱,外卖员的单价越来越低,连消费者也是骂声一片,显然,这种情况并不正常。
第二,五险一金“核武器”。这场“福利军备竞赛”背后,是运力资源的生死博弈,谁拥有稳定骑手队伍,谁就掌握即时配送的命脉。
京东率先为10万全职骑手缴纳社保,就连兼职的外卖员,也会买一份商业医疗保险,虽然单月成本激增2.8亿,却换来“责任企业”的舆论高地。
显然,京东主打的就是一个,“让骑手有尊严,让商家有钱赚,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他的加入,或许不能立刻改写局面,但至少能证明,在万亿市场的红海中,仍有人愿意为“体面”二字,押上真金白银。
不过,话又说回来,京东百亿投入,仅换来500万日单,不足美团8000万单的7%,若社保成本全面铺开,年支出还得激增数十亿,刘强东的“长期主义”,是否扛得住资本压力,这还得挂上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