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机器人史上最大规模招聘,近屿智能带你进入AI行业
特斯拉正围绕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展开史上最大规模招聘,官网显示相关岗位达约 80 个,覆盖美国四大生产基地,形成从人工智能算法到制造工艺的全链条人才矩阵。其中 66% 岗位集中在 AI 与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深度学习、视觉感知、运动规划等核心方向,如强化学习训练师需优化模拟环境任务策略,视觉工程师需迁移汽车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技术。近 30% 岗位聚焦制造与工程,涵盖量产工艺优化、硬件集成验证,体现研发到落地的全流程布局。
此次招聘打破传统科技公司模式,以 “能力至上” 为核心,多数岗位仅要求本科或同等经验,部分技术岗未设学历限制,更看重实操技能。例如,建模工程师需精通 Python 等语言并掌握动态模型构建,数据收集员以时薪 48 美元招募,通过动作捕捉为机器人提供运动数据。岗位划分精细到具体技术环节,如 “关节结构设计专家” 需确保关节运动精度误差小于 0.1 毫米,凸显对算法决策与硬件精度的双重要求。
招聘背后是明确的量产规划:擎天柱已进入试生产,2025 年目标生产 5000 台零部件,2026 年产能提升至 5 万 - 10 万台,2027 年计划达 50 万台规模。首批产品将部署于特斯拉工厂承担重复性工作,单价预计 3 万美元,通过复用汽车供应链(如 4680 电池、FSD 芯片)实现成本颠覆。
这场招聘不仅是技术冲刺,更预示制造业变革。随着全栈岗位到位,擎天柱研发量产加速,其 “算法 + 硬件 + 场景” 模式正重塑机器人行业人才标准。若 2027 年 50 万台产能达成,该业务或成特斯拉新增长极,而全球制造业也将因低成本人形机器人的普及,迎来重复性工作被替代、人类转向创造性领域的劳动力结构转型。